陳利紅
【摘要】高職學生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不同,他們更需要關愛和鼓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貫徹好勵志教育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一些貫徹勵志教育的方法,幫助高職英語教師更好地“教書育人”。
【關鍵詞】高職英語 勵志教育 鼓勵
一、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許多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沒有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為了眼前的快樂而不努力學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一味注重傳授知識,過分注重提高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付出了巨大努力,收獲卻甚微。
二、問題形成的原因
高職學校相關英語教育工作者普遍認為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但卻沒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高職學校的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不同,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由于成績差而得不到教師的支持,甚至一直被教師批評,因此對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降低,高職學生實際上更需要教師的關懷和鼓勵。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不在于英語學科本身,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英語教學大綱不明確。在英語教學大綱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勵志教育的內容。各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大綱內容幾乎一致:以基礎語法、翻譯練習、應用文寫作為主要形式,訓練書面表達能力、加強口頭交際訓練、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往往根據教學大綱的內容,傳授給學生英語知識,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但這都是學習方面的教學,教師并沒有在教學中貫徹勵志教育。
2.英語教材不完整。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但現在的英語教材都是根據教學大綱的內容而設計的。在目前的高職英語教材中,幾乎都是英語知識,比如如何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運動項目等,并沒有相關的勵志教育。教材中的知識的確是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勵志教育的缺失卻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3.課堂教學不得法。
(1)教師態(tài)度不積極。有一部分的高職英語教師本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就沒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他們將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全部歸咎于高職學生的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等。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其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著學生,如果一個英語教師本身態(tài)度消極,學生很難會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也會對學習這件事產生抵觸情緒。因此,高職英語教師要想改善英語教學效果,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
(2)教學方法不恰當。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往往會根據教材內容一味傳授英語知識。教材中缺乏勵志教育的相關內容會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課堂很容易枯燥乏味,這種教學方式無法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不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三、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貫徹勵志教育的方法
根據對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出現原因的分析,筆者認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想貫徹勵志教育、提高教學水平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調整高職英語教學大綱。教學活動都是以教學大綱為指導的,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相關勵志教育的內容是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教學大綱在教育中起著指導作用,高職學生和普通高校學生的成長歷程不同,他們在學習中遭到的失敗更多、受到的批評和指責也更多,更需要關懷和鼓勵。因此,高職院校不應當照搬照抄本科教育的教學大綱,應當制定符合高職學生的英語教學大綱,在教學大綱中增加勵志教育的內容,為教師開展勵志教育提供依據。
2.完善英語教材。教學大綱中有了勵志教育的思想,就要完善英語教材,使其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補充一些勵志教育的內容,讓教師在傳授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勵志教育。
3.貫徹執(zhí)行勵志教育。高職英語教師應當注重完善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執(zhí)行勵志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1)高職英語教師應當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態(tài)度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聯系,積極的教師往往更能營造一個活躍的學習氛圍。相關英語教師要想貫徹執(zhí)行勵志教育,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面對教學。
高職學校應當對教師進行一些勵志類的培訓,讓教師受到激勵,改變自己消極的態(tài)度,將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帶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學生受到教師的影響,自然也會受到鼓勵,改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
(2)改變教學方法。要使課堂不枯燥乏味,相關英語教育工作者就要改變目前的教學方法,在進行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的勵志教育。高職學生被批評和職責的次數較多,因此教師不能對其進行說教,可以利用心理暗示的方法逐漸讓學生自信、堅強、樂觀。教師在教學時要多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幫助,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此外,還可以將英語知識與勵志教育的內容相結合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充滿樂趣地學習。
四、 結語
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從某個程度講,“育人”比“教書”更為重要,只有解決了學生的思想問題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必須要貫徹勵志教育,這樣實現教師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陶軍,秦燕.高職院校學生勵志教育的必要性[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