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華
【摘要】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就是要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們看成學習的容器,而應當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真正成為有趣、有序、有效的課堂。
【關鍵詞】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 學生主體
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首先應當轉變教學觀念,把學生當作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來對待,而不要把他們當作學習的機器來對待,因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有個人的追求,有對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感經歷,這些正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所以我們要以學生為本,就要在備課時考慮學生的這些經歷、情感、思想和認識,從而激活他們的這些實踐經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把舊課堂的“要我學”變為新課堂的“我要學”,以致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教師上好課的前提條件是認真備課,進行精心的課堂教學設計,我認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教師應該以怎樣讓學生會學和學會,怎樣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動手,怎樣真正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指導思想,設計教學環節。例如我會把要讓學生“專心聽講”的內容設計成學生“多動多講多問”的有意義的問題。也就是把課本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道理、基本操作、例題等基本知識中的句號變成問號,改編成學生探究的問題,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堅持在備課、設計教案時首先把學生放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考慮學生的學路,精心設計學生高效的學路。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要做到靈活求實
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時會出現與教學預期不相符的情況,我認為在這種情形下,教師應該要以學生的實情作為新的起點,修改教學計劃,切忌變著法子往預設的套路上拽,滿足于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特別是對于教學中出現的意外和學生的失誤,不要慌張,不要遮掩,要沉著應對,可以試著讓其他學生找出問題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將教學曲折,變為教學精彩點;而且教師要善于把握良好的契機,加強練習,深化目標,清楚的認識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教學意外才是正常的。我們要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成材的搖籃,就要敢于讓課堂成為出錯的地點,不怕出錯,就怕不出錯,更怕錯了不改錯!
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適時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評價有考核、激勵兩重含義。既包括評價學生對知識、技能理解、運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還是糾正學生的不足。又包括激勵學生的情感發展,使學生有積極的心理體驗。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評價必須是適時、適度的,不然也就沒什么效果了。
另外,我認為愉快的教學、學習氛圍也很重要。心理專家研究表明:愉快輕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腦清醒,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理解力。反之,壓抑的心情使人大腦受抑制,思維混亂,學習效率大減。如果英語教師上課精神煥發,充滿激情,再會煽情,和學生特別親近,循循善誘,激勵鼓舞學生,學生就愛學、樂意學,課堂氣氛就活躍,學生就敢想敢說,就有自信心,就有學習的興趣。相反如果課堂氣氛沉悶、呆板,教學效果就不可能好。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性別等因素,按照“互補互助、協調發展,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靈活分組。常用的分組形式有:
1.兩人互助式。同桌的兩個人就是一個自然的互助學習小組。這種方式能迅速覆蓋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學習和操練英語的機會。
2.四人合作式。這種形式是相對固定的一種組織形式,也是我在教學活動中較常用的一種方式。通常由四人組成,盡量保證每個小組有一個優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后進生。Part A部分的課本劇排練和表演就經常采用這種形式。
3.大組競爭式。一般以縱向或橫向的一排或兩排為一大組,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經常把這種分組形式用于Part B的單詞競賽,Part D的游戲和解決難點的游戲、比賽等活動當中。
4.自由組合式。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這樣組成的小組,組內的成員大多興趣愛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我經常讓學生們在課外利用這種方式來互學、互教、互演;或者在課堂上,利用每個unit的最后一個課時,讓學生們在相對固定的四人小組表演完了之后,再自由組合,進行交換角色表演或拓展表演。
其次,要合理分配小組成員,讓每個組員明確各自職責。我對相對固定的四人小組成員作了明確分工:一號當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與合作;二號當紀律員,負責維持合作時的紀律;三號當記錄員,負責記錄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四號當匯報員,負責將小組合作的情況在全班作匯報。由于每個學生各司其職;少了盲目性與爭吵,小組合作變得快樂而有效果。
四、英語課堂教學后反思的重要性
我認為教師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盡享及時、有效的反思。反思的重點在與探究。反思是反省、思考,具有探究性質。以反思課堂效果,反思課前設計在本課的實際運用情況,反思師生雙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如何改進等。
總之,我們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并讓英語課堂煥發出生命力,我們必須常想想: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時,我們是否給予他們力量?學生在學習中迷失方向時,我們是否給予他們指引?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我們是否給予他們支持?學生喜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時,我們是否給予他們鼓勵?學生激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們是否給予他們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