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摘 要】我國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要求以高效的學習態度為前提,以全面的教學方式為基礎,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師生協同發展的大學英語課堂,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建立好師生的關系,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本文主要探究了構建師生協同發展的大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理論模式。
【關鍵詞】師生協同發展 大學英語課堂 有效教學
自從2004年國家頒布大學英語新課標以來,建立師生協同發展的教學理念成為現在大學英語課堂上主要的教學方式。為了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現階段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之舉。
一、構建師生協同發展的大學英語課堂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現階段英語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大學英語教學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F階段的教育逐漸擺脫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有效的合作關系,不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然而想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就要建立學生與教師的協同關系,在教師的不斷幫助下,學生漸漸地掌握與人交際的能力,對以后學生的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師生協同發展不僅對學生有所幫助,對教師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不僅能夠改善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關系,還能夠提高教師的自我教學能力,不斷地與學生溝通,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以后的教學發展。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不斷溝通的同時,還能通過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英語有所了解,不僅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還使得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為融洽。這樣的協同發展正是現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這種發展,不斷地為學生與教師建立互相幫助的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一直是學生最堅實的依靠。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教師不斷解決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難點,使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所提高。在這樣的協同發展關系下,能夠使學生更加依賴教師,建立更加牢固的師生關系。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更加了解學生的習慣與學習方式,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不斷改進原有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更加融洽。
二、構建師生協同發展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在進行教學前,教師要不斷地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狀態及時進行觀察,找到更容易為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掌握學習技巧,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習質量。比如在學習Listening and reading 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在聽過課文后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對話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還會讓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方式產生興趣。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讓學生課前以小組形式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互相幫助,以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二)課堂教學實施
在課堂上教師根據課前備課內容實施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成員中有學習優秀的學生,也有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組內進行學習或討論時,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向學習優秀的同學學習,這樣能夠有效節省教師教學時間。在上課時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單詞與短句,讓學生通過圖片來更加形象地記憶單詞及短句,采用不同的圖解或者是抽象記錄方式強化學生對單詞的認知。比如“Seeing the girl looking around helplessly on the platform, the young porter asked politely if she needed any help”. 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看到女孩在站臺上無助地四處張望,年輕的波特問她是否需要任何幫助的話。翻譯這句話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插一個小漫畫,以便讓學生更形象地對這句話進行理解。教師通過貼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產生共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三)實施改革與創新
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學習方式與技巧,還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教師建立一種互助體制,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素質有所提高;不斷地為學生創新教學方法,創新學法,達到“教學相長”,師生共同發展。
三、結語
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不僅要負責對學生進行學習的指導,還要與學生建立一種互相幫助、互相發展的師生關系。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對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的問題,教師還需不斷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任慶梅.構建師生協同發展的大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理論模式[J].外語界,2014(03):20-28.
[2]郝鴻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
[3]李航.外語課堂師生意義協商:互動與優化[D].重慶: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