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趣味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一定的獨特優勢,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趣味學習活動來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趣味教學活動的設計,在設計中重視應用實驗現象,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加工,帶著幽默感去進行知識的講解。
關鍵詞:趣味教學;初中物理;設計
新課改提出初中物理教學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
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但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對物理知識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因此,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初始階段興趣都不太高,所以,老師需要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來改善這一狀況。趣味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一定的獨特優勢,老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趣味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
興趣。
趣味教學活動的設計是以學生實際為基礎,以教學目標為設計主線,緊緊圍繞初中物理教學大綱,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設計的富有樂趣的教學計劃。該計劃重在學生活動,通過讓學生動起來達到課堂活起來的目的,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物理知識。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做好趣味學習活動的設計?
一、重視應用實驗現象
中學生學習物理是通過物理現象來認識物理規律,他們對教材中介紹的物理規律直觀感知越強烈,那么該知識在他們大腦中的概念就越深刻,記憶也越牢固。因此,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是學生學習物理的有效方法,在進行教學之前,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驗材料讓他們獨立進行實驗,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下生活,
又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埋下了伏筆,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壓強這節的教學時,可以在課前預習環節為學生安排這樣兩組實驗:(1)用一個硬紙板蓋住裝滿水的水杯口,小心而且迅速地將水杯倒轉過來,觀察紙片及杯內的水是否會灑落;(2)找一個水杯和剝了皮的熟雞蛋,水杯的口徑比雞蛋略小,將一張紙點燃后投入杯中,然后用雞蛋堵住瓶口,觀察接下來會有什么現象發生。這兩個小實驗所需的材料在生活中不難找到,而且操作簡單。學生做完實驗后會被實驗現象驚呆,急于知道其中的奧妙,如此,便激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欲望。
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加工
教育先驅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探索,并做到學以致用。教學并不是老師滔滔不絕的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去機械的接受?!蓖ㄟ^物理實驗現象讓學生知道了結果,然后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這樣就可以初步建立新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成為學習新知識的主體。同樣是進行氣體壓強這節的教學,在進行了課前預習的實驗后,老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兩個問題:(1)杯中的水和紙片為什么不會落下來,對它們的受力狀況進行分析。(2)雞蛋受到什么力導致其落入杯中。學生利用之前學的力學知識就會判斷出紙板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處于靜止狀態,然后對紙板進行受力分析:紙板受到向下的力有自身重力和水的壓力,紙板受到向上的力為壓力,該壓力的實施者為大氣,為大氣壓強的進一步講解打下基礎。第二個實驗中雞蛋落入瓶中的原因也是因為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紙燃燒消耗了里面的氧氣,使內部氣壓小于外部氣壓,雞蛋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壓入杯中。
通過對這兩個實驗的分析,為大氣壓強知識體系的初步建立打下了基礎,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入教學內容。如此設計學習活動,體現了物理科學探究的特點——實驗與思索相結合,通過實驗去探究科學的本質。讓學生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物理規律的喜悅,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學習物理。
三、帶著幽默感進行知識的講解
好的課堂氛圍能夠帶動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而差的課堂氛圍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因此,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來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富有幽默感的講解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活躍,將枯燥的知識點予以生動化、形象化,使學生樂于聽老師講課,喜歡上教師的講解,并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實現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的雙提高。老師帶有幽默感的上課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掌握物理知識。例如,在講解凸透鏡成像原理時,老師說道:“照相時,某君頭頂地腳朝天,此乃因何所致?”答曰:“凸透鏡成像所致也?!睂W生們在一片歡笑中牢記了知識點。
趣味教學活動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活動的設計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在設計中要重視應用實驗現象,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加工,帶著幽默感進行知識的講解,以達到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挖掘學生潛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紅軍.基于初中物理趣味教學策略的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3(11):41.
[2]邢鳳霞.關于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學的幾點建議[J].學周刊,2013(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