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源動力,有興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會進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應該是每個數學老師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課堂教學,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關鍵詞】數學;興趣;培養
學生一開始學習數學,就走進了一個完全抽象陌生的世界.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學生在學習中采取何種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這種事物的喜惡程度。我們知道,對某些事物的喜與惡并不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說,這種情感的差異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受到世界的感染逐步形成的,我們也知道孩子階段,特別是小學生階段,是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因此在這一階段設置數學課,通過老師潛移默化的教育,使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以后學習數學的主要基礎。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應該是每個數學老師思考的問題。在近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營造和諧的民主氛圍
我認為,激發和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長期興趣第一步是:讓學生喜歡你。如果他們對老師有好感,便會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主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動夫學這門課。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需要,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眼中不僅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愛的親密朋友。比如:當我在教學中遇到不會的題目時,就會蹲下身來,對學生說:我們比比看,誰最先找到這道題的解題方法,誰就是老師。每個孩子的自尊心,個性都是很強的,都想當老師,于是積極思考,隨后小手如林。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給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和諧、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使學生逐步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也有不懂的時候,我也要當當老師。這時我與學生是平等的,融洽的。在這一點上,孩子們讓我感到驕傲,同時我也深深體會到:只要你有一顆真誠平等的心,孩子們會敞開心扉接納你,信任你,并不會笑你的不足之處。因為我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時,就對學生們真誠地道出自己的實際水平跟他們一樣,剛入門的!真心地希望能與同學們在這一年的數學教學中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進步。就這樣,我邊學邊教,邊教邊學,與學生們在課堂上一起,努力學習著,并沒有不懂裝懂,也沒有老師的架子與面子。所以,學生真心地接納了我,允許我暫時的錯誤,也允許我及時的糾正。固而,我的數學課堂總是其樂融融的,不時會有“老師,這道題應該這樣做?”這樣聲音的出現,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保持滿滿的。這就是我班成績能保持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我認為,對于有進步或表現好的學生,教師及時,真誠和恰到好處的表揚,能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且對于有些學習成績不好,但他的數學書寫很棒,或者他回答問題的聲音響亮,語感較好的,我都對他進行適時表揚,使他們在得到贊賞的同時,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一個人的力量與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于是,我分析了本級的學生特點,女同學和個別男同學對于數學學習特感興趣,積極性較高,程度也較好,對于數學語音的學習接受比較快,因而我就專門培養了四,五個主力同學,擔任數學小老師,專門幫助那些對于解題有困難的學困生,進行“一對一,一對二”幫扶,同時,檢查其他中等程度的同學掌握新授課的記憶與鞏固情況。這樣,既大大減少了我的工作量讓我有更多的精力來備課,也進一步增進學生間的互動,展開比賽,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
盡管創新教學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教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卻缺乏基本的行動力,依然采取的是教師的一言堂,采取古板和守舊的“填鴨式”教學,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培養,甚至會對于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造成不利的后果。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的,自制能力較差,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相對較短,很難在40分鐘的課堂上全神貫注地聽課,那么老師們便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度為有意注意,對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展有趣的課上活動,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當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一些游戲,互動情境等教學活動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就特別高,改變了由于長時間的聽課帶來的沉悶氣氛,從而再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的好,使學生受益,還要老師善于利用?!痹僬?,數學知識本身產生于現實生活,那么數學學習的素材也應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即生活數學。因此教學時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打破數學教材的狹隘框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興趣的故事、實例、新聞等入手,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進行充實、重組和處理教材,提出真實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使原來十分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學生感興趣,而且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教師要設法將一些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設計成若干有趣、誘人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中去品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課堂產生愉快的氣氛??梢蚤_展闖關游戲,幫老師解決問題,誰最聰明等,如在進行小數乘除法訓練時,學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來進行,將有神奇的效果:小猴子想吃桃子,但必須闖過五關,你們愿意幫它吃到桃子嗎?這是怎么回事?幫老師解決一下。同學們信心陡增,都愿意熱心幫忙付出,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鉆研、探究。如:《10以內的減法》的教學片斷:在課堂教學上,老師微笑著問學生:“樹上有5只鳥,獵人開槍打死了1只,還有幾只?”“還有4只?!庇幸粋€學生說道。(其中有2、3個也附和著)“應該是一只也沒有了,因為全都嚇跑了?!保ㄆ渲杏?4%的學生贊同的點著頭)“還有3只小鳥?!币粋€清脆的聲音在嘈雜聲響起?!霸趺磿?只呢?不對,不對。”其他學生紛紛反對?!澳隳芨嬖V大家為什么‘還有3只小鳥嗎?”老師用溫柔的語調鼓勵著“因為5只小鳥是一家人,打死了鳥爸爸,嚇走了鳥媽媽,還有3只不會飛的鳥寶寶?!倍嗝淳实幕卮鸢?!老師和全班同學禁不住為他鼓起掌來。
四、優化課堂提問
如何進行問題的設置,提高提問的技巧,創造提問的良好氛圍,提供多種提問的類型,對學生思維的引發,對學生思維的良好品質、思維方式的多樣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合適的課堂提問,能夠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內容,連接各個環節,由點到面延伸出各個知識層面。而且富有啟發性的課堂提問,還可以大大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探究數學知識,形成合作交流的探究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數學思維。
無論是學生還是我們老師,我們都知道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種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因為它是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我們老師對學生組織教學,進而啟發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理解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提問在課堂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設計問題要精益求精,切勿冗雜;提問要難易適中,既要照顧到全體學生,又要有層次的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既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富有創造性;既要運用數學語言科學地正確表述,而且還應講究語言的藝術性,方法和形式要靈活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