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華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愿望,才會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松、更主動。培養小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小學生們在枯燥的漢字學習中產生濃厚的興趣的同時又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從而增強識字的能力。讓孩子們在識字中得到樂趣,還能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得到訓練,如何激發學生在識字上的能力和興趣,如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對小學生識字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文
【關鍵詞】識字;興趣;能力
識文斷字是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對小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都具有決定性影響。然而,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玩樂,很難靜下心來認真識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覺得枯燥乏味,因而難以形成專注力。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學要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法,營造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情境,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產生識字興趣。本文將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小學教育的基本內涵,著重探究培養小學生識字興趣的有效方法。
一、小學識字教學要善于靈活取材,增強教學親切感
1.師生互動促進識字教學
教師是學生識字學習的引導者,必須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變化,觀察和分析學生的反饋信息,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地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者在進行某項課程的教學時,針對課文中出現的新字和新詞要著重講解,在保證預期教學目標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文中出現的字詞上。教師要善于營造特殊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提問,增強識字教學的效果。
2.生生互動強化識字學習
師生互動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而生生互動則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和合作能力,還能發揮良好的帶動作用,營造較好的識字學習氛圍。學生之間自發成立學習小組,由教師布置識字學習的具體任務,每個小組都要提交最終的學習成果,再由教師依次測評,為每個小組確立考核分數。這種任務驅動下的生生互動學習能夠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也能激發和調動絕大多數學生的識字興趣。
3.增強識字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上述兩種教學方法主要立足于課堂之內,課堂之外同樣也應成為培養小學生識字興趣的“前沿陣地”,教學者要充分利用豐富的生活素材引導學生識字、認字,逐步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生活中隨處可見廣告牌、標幅等,其中的內容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認字,并且和學生家長保持緊密溝通,注重觀察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識字進展。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識字3中的課程“失物招領”時,教師提問學生:“大家知不知道怎樣寫一份失物招領啟事啊?招領啟事中要包含哪些生字呢?”不少學生都是一副疑惑的表情,此時教師可向學生展示一些已經寫好的招領啟事,帶領學生認識其中包含的生字,教師還可帶領學生尋找生活中貼在墻上的招領啟事,了解其寫作格式,觀察其中又包含哪些生字。學生由于要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十分認真投入,收效很大。
二、結合漢字特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1.激發想象力,創設識字情境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研究證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擅長通過想象力進行形象記憶,而對于抽象事物的記憶與理解則要弱很多。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創設形象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通過想象力賦予每一個漢字特殊的意義,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提升記憶的速度和準確度。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中的課文《小熊住山洞》時,要求學生掌握“洞”字的寫法。此時,教師鼓勵每個學生講一講自己心目中山洞的樣子,其中有一個學生說“洞中一般都會有水,有時是小河、小溪,有時是從巖石上滴下來的水珠。另外,洞一般都是圍起來的密閉空間?!敝T如此類,學生發揮想象力,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洞的樣子。由于洞中有水,所以“洞”字的偏旁和水有關,而洞除了出口外其余空間又是封閉的,因而“洞”字的另一部分是少了“同”字。學生按照上述方法進行聯想記憶,必定會快速掌握識字要領。
2. 引入猜字游戲,寓教于樂
猜字謎是我國流傳已久的風俗,在小學識字教學中同樣可以運用這個方法,而且還能發揮不一樣的效果。教師設置謎面,既可以引入現成的謎面,也可根據漢字自行設計謎面,但不宜難度過大,盡量選擇那些容易猜到的字,快速吸引學生的識字興趣。學生之間也可相互設置謎面,引導對方猜字,真正將猜字游戲與識字教學相結合。
例如在學習漢字“雷”和“田”時,前者與后者的區別在于多了一個“雨”字,為此,教師針對這兩個漢字之間的關系設置一個謎面,即“打雷不下雨”,由謎面可知,“打雷不下雨”代表“雷”字中少了一個“雨”,答案為“田”字。通過不同漢字之間的轉化關系設置謎面,既賦予了漢字本身以趣味性,又加深了學生對相關漢字的印象,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漢字的探究興趣。
三、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學習
1.教會學生觀察漢字,建立記憶圖像
小學識字教學必須要重點培養學生觀察漢字的能力,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記憶圖形,根據圖像搜索相互關聯的漢字,提高識字效率和質量。學生在觀察漢字過程中不僅要在腦海中形成圖像,還要手腦并用,熟練掌握該漢字的寫法,只有這樣才能建立更為牢固的印象。
例如在學習漢字“口”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如果在原來漢字的基礎上再多一個“口”將變成什么字,如果再多一個“口”字又將變成什么字。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手寫,兩個“口”則為“呂”,三個“口”則為“品”。諸如此類,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類似的漢字還有很多,如“日”、“昌”和“晶”,以及“人”、“從”和“眾”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進行關聯記憶。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小學生識字興趣的方法是十分多樣和豐富的,關鍵在于選擇正確的時機,并運用相對應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主動性。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充分利用課內教學資源,深入挖掘有趣的教學點,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識字學習;另一方面積極引入課外教學資源,回歸現實生活,選取豐富生動的生活素材和案例,巧妙地營造出了識字教學的情境,使學生真正融入其中,感受識字學習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當然,教學者在培養小學生識字興趣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足,比如教學節奏過快、忽視部分學生的學習實際等,這就需要教學者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策略,切實保證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