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通過課堂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形成化學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進來,動手實驗,是化學教學最有效的教學形式。
【關鍵詞】動手能力;實驗;興趣;積極性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靈魂和精髓,是中學化學最有效的一種教學形式。近年來,理化生實驗操作能力考查已成為郴州市中考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課堂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形成化學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事實上,目前的課堂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在中考的升學壓力下,學校,老師和學生更多的關注與升學率,關注分數,實驗現象要求記住就好,忽略了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所起到的基礎性作用,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現談談我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體會與感悟。
一、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參與越多,對化學的“感情”就越深厚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做了如下安排:
化學第一堂課序言部分只是略講化學的發展史,重點在于安排“自制葉脈標簽”、“燒不壞的手帕”、“鐵樹開花”、“水中生火”等十幾個奇妙的小實驗,讓學生深深折服的同時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與積極的思索。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演示實驗我都讓學生上臺親自動手,臺下學生點評操作得分,在增強學生興趣的同時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強。學生分組實驗要求大家在相互配合的同時作為監督員,成員之間的操作技能相互打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開展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競賽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也規范了基本操作技能。
二、初中化學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對于當今的中學生來說,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由于沒有過多的時間投身實驗,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積極的抓住課堂,在課堂上扎實而有效的進行實驗,才能保證課后工作的有效進行。筆者以為,要先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學校應給予化學實驗高度的重視。實驗器材應當充分準備好,給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先決條件,爭取可以讓每個學生都進入實驗室自己動手操作而不是只是老師在課堂上操作演習。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增強,同時也是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實驗教學,都要注意學生與老師的積極配合。因為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學中形成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只是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那么就不能有效的保證教學質量。
三、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
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來自己設計實驗,完成實驗。例如,九年級下冊復分解反應是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重難點,這些課我并沒有按照教材的演示實驗走下去,而是提供各種藥品,學生自己選擇藥品之間的反應。在選擇好藥品之時同組學生先探討該實驗是否能反應,如某生選擇了CUSO4和NaOH。經過本組同學探討,該實驗能進行。動手實驗,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結論正確。在他們反復選擇藥品——討論——實——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已經將這一堂課的精髓牢牢的記在了心中。這樣安排,老師雖然費時費力,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增強了。他們千方百計翻書查資料,設計出最好、最合理的方案來,甚至有的同學還能找到連老師都沒想到的簡單易行的好方案來。
這種放手讓學生參與的做法激勵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增強了化學實驗思維能力,拓寬了學生知識面,變被動、機械的學習為主動靈活的學習,學生動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們普遍反映這種實驗解題比過去只按書本背幾種混和、分離、鑒別、加什幺試劑、有什么現象的死背硬記更有意義;做這樣的實驗,不但覺得學得開心,而且知道怎樣做,做后記得也牢,同時也改變了過去實驗只能按課本“照方抓藥”,個別人動手大家觀看的現象。
在學生做實驗時,教師應現場指導,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并結合實驗采取及時提問、出思考題等手段,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解答疑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觀察現象更仔細,實驗的興趣更濃厚。
參考文獻:
[1]化學課程標準研制組.化學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2]王啟勝.才智.中學理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