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治療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的臨床效果。 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診的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患者120例,采取數字隨機法分成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對照組采取中醫針灸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推拿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效果。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85.00%,對照組總有效率70.0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治療治療肢體活動受限效果顯著,較單一使用針灸效果更好,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 中醫針灸;推拿;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c)-0160-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C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reatment of Limitation of Motor Limbs Activity
LI Le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Zhe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reatment of limitation of motor limbs activity.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mitation of motor limbs activit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CM acupunctu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xibus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5.00% vs 70.0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C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reatment of limitation of motor limbs activ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acupuncture, and the clinical value is high.
[Key words] TCM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Limitation of motor limbs activity; Clinical effect
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是常在運動中發生的疾病,分為急性肢體活動受限以及慢性肢體活動受限兩種,急性病癥主要包括拉傷、扭傷、左上等,而慢性則更加棘手,一般包括各種關節炎癥,肌肉損傷等[1]。該病采取針灸以及推拿均可治療,治療機制為通過刺激穴位或者活動周身肌肉、經絡,達到活血化瘀,促進功能恢復的作用。而將兩者聯合一起使用可能進一步的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有利。該研究對2013年2月—2015年2月針灸聯合推拿治療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的60例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診的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患者120例,采取數字隨機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在28~44歲,平均年齡(35.4±2.5)歲,病程28~60 d,平均病程(43.7±5.2)d;對照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在27~44歲,平均年齡(35.2±2.6)歲,病程24~60 d,平均病程(43.4±5.3)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采取中醫針灸治療,針灸前進行皮膚消毒,選擇0.3×40 mm的毫針進行針灸,選擇4組穴位,分別是:①三陰交穴、關元穴、氣海穴、顫中穴;②腎俞穴、太溪穴、命門穴、百會穴;③太沖穴、內關穴、風池穴、陽陵泉穴;④足三里穴、外關穴、大椎穴、曲池穴;在治療的時候,值選擇1組穴位,進針的深度控制在1.5~2寸左右,選擇捻轉補法及提插補法進行進針9次,順著在人部及地部進行同樣手法,直至患者的皮膚局部出現淺表血管充盈,自覺發熱,可以出針,選擇梅花針在出針處進行扣刺及按摩,1次/d,10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3個療程。①急性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采取局部取穴及遠道取穴,選擇同一經脈的重要穴位;②慢性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采取辯證取穴,根據四診八鋼進行辯證[2],選擇同經,或者異經的穴位。
1.2.2 觀察組 該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推拿治療,對督脈及四肢進行推拿,宣散氣血,盡量恢復肢體運動功能。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患者的肢體可以活動靈活,正常的參加訓練;顯效:患者的肢體無法活動靈活,但是受限的部位疼痛感已經完全消失,受限部位的功能基本恢復,可以進行低強度運動及訓練;有效:患者受限部位疼痛感有所減輕,但是仍會感覺疼痛,可以進行簡單運動[3];無效:不符合上述情況;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n×100%。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專業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t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85.00%,對照組總有效率70.0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參與運動與鍛煉的人員會從事業余以及專業的訓練,但均需要經過長時間努力,而由于運動對身體的負荷增加,因此由于運動導致的身體活動不便也十分常見。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是該類人群中常見的疾病[4]。肢體損傷難以治愈,特別是通過西醫治療,難以收到較好的效果。我國傳統中醫學強調對機體生理功能進行調整,對機體固有疾病抵御能力進行強化,激發身體潛能,提高機體自我恢復能力,因此對于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的治療有著獨特的方法[5-6]。
針灸以及推拿均是祖國醫學中對于肌肉、筋骨等受損較好的治療方法,針灸運用于運動性功能受限的機制是通過對特定穴位的刺激,起到刺激神經,激發生理功能恢復,并且促進血流循環,起到活血通絡之效,同時也刺激肝腎、脾胃功能,調節患者身體環境,以促進受限的功能恢復[7]。針灸對醫師的專業技術要求較高,講究穴位以及針灸手法,以辯證取穴的方式進行治療,但也存在部分患者無效,或者見效較慢。該研究聯合推拿進行治療。推拿以四肢部分和督脈為主,主要功效在于解除肌肉疲勞,活躍患處血供,促進周身血流循環,并且恢復拉傷、挫傷、扭傷等癥狀。該研究結果中顯示,中醫推拿和針灸聯合治療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療效較單獨針灸更好,徐飛[8]等也結合中藥和針灸對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患者進行了觀察,發現針灸單獨使用效果欠佳,與該研究報道相似,而該研究中聯合中藥進行了治療,該研究中聯合推拿收到較單一針灸更好的原因在于推拿可以明顯緩解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部位的疼痛,并且經過推拿可以使患者更早的進行簡單的運動,方便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對功能的恢復有利。
綜上所述,針灸以及推拿均是治療患者運動功能受限的有效方法,但兩者同時使用效果較單獨使用更好,并且也可在療程中配合一些健脾開胃,活血化瘀的中藥物進行配合。
[參考文獻]
[1] 計慧.中藥針灸并用治療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的臨床研究[J].科技通報,2014(7):48-51.
[2] 胡艷.針灸聯合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0例[J]. 針灸臨床雜志,2012,28(7):26-28.
[3] 劉素梅.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采用中藥、針灸并用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28):95-96.
[4] 張佳麗,劉密,陳選,等.嚴潔運用對應點針刺治療急性扭挫傷驗案舉隅[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9):96-97.
[5] 陳功榮,涂周林,王遠德,等.針灸聯合刺絡拔罐治療踝關節扭傷的療效觀察[J].東南國防醫藥,2014(5):533-534.
[6] 郭彥忞,劉楠楠,張漢平,等.針刺結合推拿三步法治療急性腰扭傷不良反應及原因探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4):108-109.
[7] 于學雷.針灸推拿療法治療社區肩關節周圍炎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12):1459-1461.
[8] 徐飛,謝昕,汪敏娜,等.中藥針灸并用治療運動性肢體活動受限的臨床探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5):273-274.
(收稿日期: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