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宇

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特點及微創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選取了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開顱清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嘔吐及中樞性偏癱為主(43.3%);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以16~30分為主(60.0%);出血位置以基底節為主(51.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有效率高,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推薦。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特點;微創治療;優勢
高血壓腦出血是腦外科的常見疾病和好發疾病。近年來,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高血壓腦出血的危害極大,若不及時對患者采取治療,則死亡率極高,經救治存活的患者其預后也較差。由此可見,對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并探討其治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開顱清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將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患者年齡39~76歲,平均年齡為(55.4±3.5)歲。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選標準為:患者均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的診斷標準;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加。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出血位置、出血量、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意識狀態等。對照組患者采用開顱清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方法為:術前行CT檢查,探查血腫部位,選擇合適的穿刺點,將穿刺針從顱骨穿過,嚴格遵照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的操作規程對血腫進行抽吸,變換穿刺針的位置及方向,將血腫完全吸凈。對于出現血腫凝塊,現將其粉碎,待其液化后將其吸凈。血腫清除完畢后,在血腫腔內注射生理鹽水及尿激酶,1次/d。術后對患者進行定期復查,在血腫量小于10ml時,拔除引流管。
1.3觀察指標 觀察90例患者的臨床特點;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功能缺損評分顯著改善(降低超過45%),病殘等級為0~3級;有效: 患者的功能缺損評分顯著改善(降低范圍為18%~45%);無效:患者的功能缺損評分無明顯改善(降低小于17%),或患者的病情加重。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并用?字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90例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90例患者的臨床表現特點為:嘔吐及中樞性偏癱39例(43.3%),頭痛26例(28.9%),形成腦疝8例(8.9%),意識障礙17例(18.9%),患者以嘔吐及中樞性偏癱為主。90例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為:0~15分,23例(25.6%);16~30分,54例(60.0%),31~45分,13例(14.4%),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以16~30分為主。90例患者的出血位置為:腦干3例(3.3%);小腦10例(11.1%);基底節46例(51.1%);腦葉12例(13.3%);丘腦19例(21.1%),患者的出血位置以基底節為主。
2.2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8.9%,較對照組患者的68.9%明顯提高(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4%,較對照組的13.3%明顯降低(P<0.05),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由于腦內血管破裂而引起的一種腦血管病,該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和好發疾病。近年來,我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的老齡人口數量正逐年增加,加上人們飲食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呈增長趨勢,所以導致高血壓腦出血也成上呈趨勢。高血壓腦出血對于患者而言具有巨大危害,該病的病情較為危急,對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后,患者的愈后常較好,然而,若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則患者的愈后通常較差[1,2]。可以看出,高血壓腦出血嚴重危害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探討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非常重要。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外科手術已在腦外科中廣泛應用,成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等疾病的主要方法。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應以清除患者腦內血腫,降低顱內壓,改善腦循環、促進患者腦組織恢復為治療目標。前些年,使用較多的是開顱清除術,但該術式存在一定弊端,如手術創傷大、不能完全徹底地清除血腫、不能顯著改善患者的功能缺損、術后并發癥多。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近年來廣泛興起,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具有許多優點,如操作簡單、手術創傷小、可將腦內血腫完全清除、患者術后恢復較快、術后并發癥少等[3,4]。
本研究結果發現: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嘔吐及中樞性偏癱為主(43.3%);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以16~30分為主(60.0%);出血位置以基底節為主(51.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在手術,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有效率高,并發癥發生率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應國明.腦外科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90例[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7):1578-1579.
[2]劉甲木,李志鋼.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的療效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54-55.
[3]梁恩,謝錫忠.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后再出血的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4):3145-3147.
[4]龍新泉.微創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9):159-161.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