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秀娟
【摘要】目的探討胸外科術后實施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結論舒適護理應用于胸外科術后護理可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疼痛,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更多還原
【關鍵詞】舒適護理;胸外科;術后護理;應用
近年來,臨床護理工作提倡“一切以患者為核心”服務理念,并迅速在各級醫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舒適護理模式逐漸形成。舒適護理服務以滿足患者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為前提,能夠補充常規護理干預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及實施流程在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4年5月~2015年10月以來我院收治胸外科手術患者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齡16~75歲,平均年齡45.8歲。食管腫瘤19例,肺部腫瘤18例,縱膈腫瘤11例,先天性漏斗胸10例,胸部損傷19例,膿氣胸1例。
2.護理
2.1舒適環境護理 良好的環境能夠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 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 是人性化護理關懷的綜合體現。首先, 胸外科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病區整潔干凈, 定時為患者進行通風和消毒工作。將室內相對溫度及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進而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要, 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必要的溫水及報刊讀物等。
2.2舒適心理護理 胸外科疾病發病兇險, 且病情發展速度快, 常常會導致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恐懼、緊張心理。為此, 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生理狀態及心理變化情況, 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觀需要。對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干預, 使其能夠正確面對疾病, 進而提高治療信心。
2.3體位護理。術后6小時內平臥位為主,可行被動按摩雙下肢,雙側肢體適當被動運動,如屈曲、伸腿、緩解長時間體位受限造成的疲勞,6小時后墊枕頭或適當搖高床頭,每2~3小時協助患者改變體位,注意避免拖、拉、推,同時教會患者如何擺放舒適體位,使肢體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空隙地方墊以軟枕,增加舒適度。做好藍光療法和藥物療法的準備工作與護理工作:具體見藍光療法和藥物療法。
2.4舒適尿道護理 護理人員要不斷鼓勵患者, 表明現階段先進治療手段, 并告知患者緊張和恐懼只會使病情加重, 對病情緩解毫無益處。胸外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通常要進行尿道護理, 護理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和執行無菌操作, 定時更換導尿管, 保持導尿管通暢。指導督促患者多飲水, 并對膳食進行合理搭配。定期為患者做尿常規檢查, 配合尿細菌培養。
2.5疼痛的護理 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體驗,是不舒適中最嚴重的形式,也是舒適護理需求最迫切的問題。所以醫護人員應該加強術前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術后恢復過程,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進行各種穿刺時,盡可能做到準確、迅速、輕柔、嫻熟,減少因操作引起的疼痛刺激,采取詢問和觀察患者表情、姿勢等手段,及時評價患者疼痛狀況,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與人交談、聽音樂等放松方法,分散注意力,降低疼痛感,增加舒適度,疼痛感覺較強烈的建議使用藥物止痛,手術后應用一次性鎮痛泵。
2.6引流管的護理保持各種引流管在位、通暢,妥善固定。胃腸減壓管、胸腔閉式引流管維持一定的負壓,并定時沖管、擠管,確保引流管通暢;留置尿管固定于一側大腿制動,避免因改變體位時牽拉,導致尿道粘膜受損或引流不暢,同時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并作好記錄。
2.7上呼吸道的舒適護理鼓勵患者深呼吸,進行有效咳嗽、咳痰,定剛協助其翻身拍背,拍背時用力適度,避開切口,遵醫囑予霧化吸入,所用藥物包括生理鹽水、慶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氨茶堿等,霧化吸入具有濕化氣道、消炎、消腫、稀釋痰液等作用,可增加呼吸道舒適度。
3.討論
胸外科手術創傷大,疼痛劇烈,病程相對較長,患者易產生焦慮、煩燥、抑郁等情緒,而手術本身作為一種刺激源易加重負性情緒。舒適護理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的支持,強調針對性的個性化、人性化護理服務,可使患者身心舒適,增強了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進而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舒適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由于舒適護理具有豐富的內涵,這就要求護士具備更高的職業素養,更廣泛的科學知識。護士在護理工作實踐中,必須發生角色的轉變,由被動變主動,充分發揮個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體現自身的護理價值。
舒適護理順應和完善了整體護理的內涵,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均處于最佳狀態,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療,減少并發癥,增強自信心,有效的促進治療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舒適護理理論研究證明:患者在生理內在需求中把無痛放在需求首位,心理舒適需求中服務態度始終是患者首選,通過舒適護理,讓患者感受到護士的至愛與親情,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與舒適,在一種充滿希望的心境下接受治療與護理,其身心均處于最佳狀態,減少了并發癥,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抵抗力,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雷新寧,張明睿,楊麗穎.影響胸外科患者術后舒適度的原因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2(10)
[2]陳香利.普外科、胸外科術后感染預防措施探討[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07)
[3]肖冬華,黃瑞珍,林秋琴.新型移動多功能架在胸外科術后患者的應用[J].福建醫藥雜志. 2013(06)
[4]郭小艷.舒適護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4,31(14):6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