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艷
摘 要 日語中的色彩詞與漢語類似,由于人們的隱喻認知,日本語中顏色詞在使用中發生了本義引申、一詞多義現象。本文從認知隱喻的角度,歸納和分析了日漢語中的部分色彩詞的演變,從人類對顏色詞的認知和其演變機制進行探討,以期豐富日語語言文字的研究,從而實現良好的跨文化交際。
關鍵詞 認知語言學 隱喻 日語色彩詞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65
Abstract Japanese color is similar to the Chinese word, because people's cognitive metaphor, Japanese Color Words occurred in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extended use, polyse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apho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tial color Chinese and Japanese words, color words from human cognition and its evolution mechanism discussed to enrich Japanese language study in order to achieve a good cross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taphor; Japanese color words
人類對于色彩的認知隨著時代的改變變得多樣化,從認知語言學角度而言,日語色彩詞“青”受到其傳統文化的影響和滲透,物理上的認知概念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下被激活,出現了詞義演變。本文從日本色彩詞的角度出發,探討其獨特的隱喻功能并對其進行文化審視。
1 認知隱喻與日語色彩詞的發展
1.1 認知隱喻的概念
傳統往往認為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段,以George Lakoff(喬治·萊考夫)和Mark Johnson(馬克·約翰遜)為代表的認知語言學家認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的認知工具。語義不是簡單地反映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了千變萬化的新現象,屬于人們的認知結構的一部分,可見隱喻是人類的思維現象,是一種認知方式。
如果簡單地來說,某個字不同的含義構成一個語義類別的單詞。這些字義有中心義和非中心義之分,義項與義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認知語言學的理論下,這種聯系就是通過隱喻機制建立的。字詞的語義演變可以歸結為“形象思維”,即圖式聯想。某個形象在大腦中產生了一定的概念圖像,可以是一種實化的圖像,可以是一個場景亦或是一種特殊場景中的感受,于是由這種思維引起的一系列的認知和心理體驗成為了詞義演變的一根線索。
1.2 日語色彩詞的發展
色彩詞反映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認知,蘊藏著一個民族、社會的某些風俗傳統、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等。對于某種語言的色彩詞的研究是我們認知一種文化的重要窗口。日本民族感情細膩對色彩的感覺也是極其敏感的。
日語色彩詞受到了中國文化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很多色彩詞的引申含義和象征意義都是來自漢語,學界從歷史與文化角度去探討日語中的色彩詞的成果已經有許多,但還未有過以認知語言學的“隱喻”角度去進行研究。從認知語言學角度來說,隱喻是由源域到目標域之間的映射產生的,具體來說,顏色隱喻是從“顏色域”(即對于顏色的物理認知)到其他認知域的映射。
2 日語色彩詞的詞義演變機制——以[青]為例
2.1 色彩詞[青]的溯源
“青”字最早亦是從漢語中傳入日語的,色彩初來源于《荀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從字形上看,漢字是表意文字,字的本義與字的構造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字形構造而言,上“生”下“丹”,“生”是水草生長,“丹”是水儲存在井中的樣子,也就是說“青”與井水和水中植物有關。
《広辭苑》中對于“青”字的解釋中說道其為“像是帶有灰色的白色”,后來主要有以下四條:①青色である。②青白い。③顔に血の気がない。④(果実などの未熟なものが青いところから)人柄やする ことが未熟である。一為表示藍色, 都是近似晴空或者琉璃的顏色。二、表示“青白色” ,三是指蒼白,氣血虛的樣子,四是還未成熟的柑橘。
現代日語詞典中則這樣解釋,「色の名。 三原色の一つで、晴れた空のような色。藍系統の色から、黃みを加えた綠公家の染織衣服や襲の色目では、綠系統の色までを総稱する。また、色を意味する」。可見在日語中「青」 是作為三原色存在的,不同于中國已經將“青”的本義等同為“綠色”,泛指綠色這一類冷色調的顏色,日本人的青依然等同于藍,甚至可以涵蓋所有的包含天藍、淡藍、湛藍等藍色,他們將藍天稱之“青空”,大海的顏色也用“青”來表。“藍色”即為該色彩詞的本義。
2.2 色彩詞[青]的發展現狀
從發音上而言,“青”主要有兩種發音,分別為“あお”和“せい”。前者是其訓讀(讀音來自日語發音):用作單音節詞青色,藍色之意等,后者為其音讀(讀音來自中文發音),用在一些雙音節或者多音節詞匯,比如「青春 青年」「青山」等。
從構詞上而言,色彩詞“青”在使用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作為名詞“青”,二是作為形容詞“青い”來進行構詞,但多數情況下,名詞“青”在構詞的過程中已經被形容詞化,這是一般色彩詞的特點。
字詞意義的派生都有其現實基礎,與語義演變的語言社會環境、勞動條件和人的思維活動等都密切相關,色彩詞“青”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語義泛化的現象。在現代日語中,“青”除了延續其本義藍色之外,也有代指綠色的情況:如“青信號(綠燈)”、“青葉(綠色的葉子)”等,在發展的過程中色彩的跨越幅度逐漸變大。
2.3 認知隱喻與[青]的詞義演變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常利用自己熟知或較為容易把握的經驗領域來形成對自己不怎么熟悉或把握比較困難的領域的經驗,在舊的物理表層認知一個詞匯后,通過某些特定語境激活了新的認知,從而產生新的義項。
我們從基本字義來對“青”進行研究,通過對語料庫中的“青”結構的詞語進行規整后,確實可以發現其語義演變均由其核心基本的意義藍色和綠色”隱喻而來,從“未完成的狀態”和“涂抹“兩個方向發展。如今在特定的言語交際場合中和科技與網絡環境下,“青”的含義向著多個方向演變,涵蓋了褒義、貶義以及中性詞,廣泛的使用,使該字從單一意義擴展至多層意義,從初始的認知域中擴展到了其他的認知域中,意義延伸的軌跡如下:
(1)藍色→藍天大海→平靜、安寧的感覺→幸福與希望
正因為 “青” 容易使人聯想到大海和藍天,二者都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圣而和純潔,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因此也可以象征著年輕、活力。例如:日語中的“青年”、“青春”,此外藍色的鳥,“青鳥”也被認為是幸福的象征。
(2)藍色→藍天大海→空曠的感覺、露天
藍天大海有著非常廣闊的空間感,日語中“青空市場”是指露天市場,“青空教室”指露天教室。
(3)綠色→果實生長階段的色彩→未完成的狀態
通過對未成熟的果實還是青色的,從這一現象,人們聯想到事物的一種未完成的狀態,同上述的兩條詞義演變軌跡不同,在“綠色”方向的演變在感情色彩上都帶有輕微的貶義,如“人生の青寫真”、“組織改革の青寫真”都是指未來的、初步的、還不完善計劃。其他如“青田刈り”指與明年畢業的學生提早約定雇用關系。
(4)綠色→果實生長階段的色彩→幼稚、不成熟
青色果實除了表面上的未完成的狀態之外,也使人聯想到“未成熟”和“幼稚”,例如“青臭い”指幼稚、不老練、乳臭未干,“青くさい議論”代表幼稚的爭論。此處的詞義衍伸都帶有貶義的性質,如“青書生”通常用來形容對某件事情“一知半解”的人,又表示“幼稚的學生”。“青二才”是用來罵人的,經常被用于斥責年輕不懂事的人,稱人為廢物,例如“青二才のくせに出すぎたことを言うな”,小毛孩別說廢話。
(5)綠色→綠燈的顏色→安全、順利
“青”有時候直接會作為綠色交通信號燈的簡稱,例如:“青になったら橫斷しよう。”綠燈亮了才可以過馬路。在人類世界中,綠色逐漸被賦予了“安全”、“順利”的含義。日語中如:“青電車”指的不是最后一班電車,事態還不緊急,有一種安心之感。象征著事情進展順利。
(6)蒼白 →虛弱、痛苦
「青」還有“蒼白”的特殊含義,“顏が青い”是指臉色蒼白,例如:“いずれも半裸體で、幽霊のように青い顔をして痩せ細っていた”描寫了身體半裸,臉色蒼白的樣子。
由于人在臉色蒼白的情況下往往遭受了病痛或遇到打擊,因此“青”在此處又被聯想為“難受”“痛苦”“苦惱”的含義。例如“青息吐息”中的“青”主要形容人遇到了十分無奈的事情,無計可施、呼氣嘆息的樣子。
當然,青在特定的用法中還有表示“黑色”的時候,例如,在形容馬的毛色之后,“青毛”是代表一種有光澤的黑色,本文在探討其詞義擴大方面時不予考慮。
3色彩詞的日本文化審視
每一個顏色詞的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淵源和背景之下產生和發展的,我們在對日語的色彩詞進行研究的同時,也在挖掘著它所蘊含的民族的傳統和文化。
日語色彩詞“青”亦是如此。日本人民通過“青”的物理感知,又受到本國文化和一些外來文化的影響,產生出多樣的引申意義,甚至出現一些相反的意義。但總體而言,青是大和民族非常喜愛的顏色,與和平相關的組織機構基本上會用藍色作為旗幟的顏色。此外,由于古代的日本曾將藍色作為皇族的顏色, 因此“青”還代表著知性和高尚。青色代表了日本民族獨特審美,青色是獨具魅力的柔和、潔凈,一方面代表了對島國萬物自然的熱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心理偏向素雅、暗淡。我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之時,通過注意中日漢語詞匯上的一些特殊之處,能夠更好地揣摩對方的脾性與心理。
4 結語
隱喻的本質就是由于相似性,而將一個認知域(始源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個相似的認知域(目的域)。日語中的色彩詞由于其特殊的文化意義,在時代發展和人類的情感認知變化下,從單一詞義擴展至多層意義。語言在一定的語境中產生,又在一定的語境中變化,受到了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又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人的認知思維在起作用。分析和探究日本色彩詞“青”,可以幫助我們挖掘日本文化的某些特性,了解日本民族的認知思維。
參考文獻
[1] 廣辭苑.新村出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6).
[2] 佐竹昭広.「古代日本語における色名の性格」[J].『國語國文』,1955.
[3] 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 任利,張凌峰.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