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 明新偉 高萍 孫秀春
【摘 要】:蘋果是河南省主要栽培果樹之一,其面積和產(chǎn)量均居各果樹之首,最近幾年受氣候等條件的影響,蘋果病蟲害呈上升趨勢,為有效破解果樹生產(chǎn)中的技術難題,我們經(jīng)過試驗、實踐,總結(jié)出了蘋果幾種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主要有蘋果樹腐爛病、銹病、早期落葉病,蟲害主要有蘋果綿蚜、梨小食心蟲等。
【關鍵詞】:蘋果病蟲害;發(fā)生原因;防治對策;技術研究
蘋果是河南省主要栽培果樹之一,其面積和產(chǎn)量均居各果樹之首,最近幾年受氣候等條件的影響,蘋果病蟲害呈上升趨勢,為有效破解果樹生產(chǎn)中的技術難題,我們經(jīng)過試驗、實踐,總結(jié)出了蘋果幾種常見病蟲害:蘋果樹腐爛病、銹病、早期落葉病,蟲害主要有蘋果綿蚜、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技術。
1、蘋果樹腐爛病
1.1發(fā)生原因。
1.1.1我省的蘋果栽培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區(qū)和黃河灘地,以及部分平原,特別是豫西山地,海拔高,冬季晝夜溫差大,凍害和日灼較嚴重,存在適宜腐爛病流行的誘因。
1.1.2多數(shù)山區(qū)丘陵果園土質(zhì)瘠薄,水土流失嚴重,進入結(jié)果期后的供需矛盾突出,樹勢很快衰弱,是導致病害大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1.1.3河南的氣候一般為春旱,夏秋多雨,與果樹對水分的需求特點不盡一致,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蘋果樹的生長發(fā)育,從而降低了果樹的抗病力。
1.1.4在平原地區(qū)存在著果糧間作,特別是果菜間作,嚴重影響幼樹的生長,是導致幼樹發(fā)病的重要原因(凍害、蟲害重)。
1.1.5已發(fā)病樹防治方法不當、治療不及時是造成大量死枝、死樹的主要原因。例如不脫酚洗油、劃道涂藥等多種防效不佳藥劑或方法的推廣,誤導果農(nóng)降低了
防治效果。
1.2腐爛病防治方法。
1.2.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是腐爛病防治的根本措施。科學施肥(指標):盛果期樹農(nóng)家肥按斤果斤肥秋施;化肥應(結(jié)合病蟲噴藥)根外追施;合理灌溉:春水要早,不要等到萌芽時澆,樹液一流動就澆;花后水要澆,因為春水提前花后必旱,還因幼果縱向生長所需;封凍水一般應澆,秋末多雨年可不澆;
1.2.2合理負載量。其指標是:① 沒有明顯大小年;② 新梢長30~35㎝、粗0.6㎝以上;③ 25㎝左右留一果;④ 商品一、二級果占該株產(chǎn)量75%以上。
1.2.3加強葉片病蟲防治。注意早期落葉病、紅蜘蛛、金紋細蛾等病蟲害防治,保護好葉片可以增加營養(yǎng)積累,從而提高抗病能力。
1.2.4鏟除樹體上潛伏菌原對防治腐爛病效果明顯。一是人工鏟除。6、7月對有粗皮壯樹重刮皮,刮至綠白相間程度,重點刮主干、主枝基部,遇到潛伏小病斑徹底清除,切忌刮后涂藥。這樣做既可刮除長期積累下的潛伏菌原和初侵染小斑,又可刺激樹皮產(chǎn)生愈傷組織形成新皮,以后3、4年不再產(chǎn)生落皮層,減少病菌潛伏基地。二是藥劑鏟除。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或果康寶100倍,還可用菌毒清、別腐爛、硫酸銅等藥劑;及時治療病斑是避免死枝、死樹的主要措施。
1.2.5刮治。3、4月突擊刮,以后隨時發(fā)現(xiàn)隨時刮。不但要把變色皮刮凈,而且要刮掉一部分好皮。邊緣光滑,形狀以梭形或橢圓形利于傷口愈合。刮后必須涂藥保護,可供選擇的有草丹隆、843康復劑、腐必清、別腐爛、果康寶、托福油膏等。
1.2.6包泥。在病疤上涂抹1㎝厚黃泥,趁濕包嚴實塑膜,不必刮。
1.2.7橋接。適時腳接和橋接是為了復壯樹勢。
2、蘋果銹病
2.1發(fā)病原因。蘋果銹病的發(fā)生與周圍栽有檜柏關系密切。檜柏是蘋果銹病的轉(zhuǎn)主寄主,銹病病原菌必須在檜柏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存循環(huán)。沒有檜柏或遠離檜柏的地方就不會發(fā)生蘋果銹病。
2.2防治。
2.2.1園藝措施。從規(guī)劃設計上,無論是林業(yè)、公路、園林以及設計公司,凡在我們蘋果主產(chǎn)區(qū),盡可能避免規(guī)劃設計檜柏,最好不栽植檜柏,以此減輕蘋果銹病的發(fā)生,減少因此帶來的損失。
2.2.2藥劑防治。若有檜柏栽植,就要組織對轄區(qū)內(nèi)檜柏進行統(tǒng)一噴藥防治,于果樹萌芽前用3度石硫合劑抑制冬孢子萌發(fā);7、8月各噴一次1:2:200波爾多液阻止銹孢子轉(zhuǎn)主寄生。果農(nóng)們則應在果樹萌芽后的兩個月里每次降雨后噴殺菌劑保護葉面。可用藥劑有:5%安福1500倍、大生M-45可濕粉劑800倍、百科(對苯三唑醇)2000倍、40%福星8000倍等噴霧。
3、蘋果早期落葉病
3.1發(fā)生原因。蘋果早期落葉病是各種葉部病害的統(tǒng)稱,主要包括蘋果褐斑病、斑點落葉病、灰斑病和圓斑病,其中褐斑病和斑點落葉病發(fā)生較嚴重,常造成大量早期落葉,嚴重者影響產(chǎn)量,削弱樹勢,引起腐爛病。生產(chǎn)中防治不好落葉病的主要原因是不懂得農(nóng)業(yè)防治的作用,單純依賴殺菌劑,此外還有的用藥種類不當。例如清掃落葉、合理修剪、保證充足農(nóng)家肥施入量。再比如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類殺菌劑防治斑點落葉病效果不好。
3.2早期落葉病防治。
3.2.1加強栽培管理。清潔果園落葉并深埋,減少病菌初侵染源;保證有機肥施入量,年年要做到斤果斤肥,以使樹體保持較高抗病能力;合理修剪,培育良好樹形,常用的如開心形、紡錘形,主干分層形要減少層數(shù),增大層間距。及時夏季修剪,剪除內(nèi)膛過密枝徒長枝;不要偏施氮素化肥,可以用復混肥做追肥。
3.2.2藥劑防治。落花后開始每次降雨后盡快噴藥,多菌靈、甲基托布津、苯菌靈對褐斑病效果好,寶麗安、撲海因、多抗霉素對斑點病效果好,大生M-45、噴克、異菌脲等藥劑也可與上面藥劑交替使用。以上藥劑最好是在套袋結(jié)束前使用。套袋結(jié)束后應立即噴1:3:200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對葉片進行保護。波爾多液在連陰小雨時保護葉片效果很好,可視降雨情況反復使用。大雨后葉面被沖洗干凈,應先噴殺菌劑,隔幾天再噴波爾多液。注意控制好蚜螨類害蟲。
4、蘋果綿蚜
4.1蘋果綿蚜生活史及危害習性。蘋果綿蚜周年在蘋果樹上生活。年發(fā)生15代左右,以幼齡若蟲于枝干的各種縫隙中和剪鋸口、病疤、根莖處下的根皮上越冬。寄主萌動后開始原地為害,花后繁殖擴散,幼果期擴散量迅速上升,至伏天擴散明顯下降,秋季擴散再度上升,落葉前返回枝干、根皮處繁殖越冬代。一年中產(chǎn)生兩次有翅蚜,6月1次,數(shù)量少,可胎生無翅胎生雌蚜和雌、雄性蚜;9、10月1次,僅胎生性蚜,雌雄交尾后產(chǎn)1粒卵。 蘋果綿蚜無翅胎生雌蚜體長2㎜左右,卵圓形,腹部明顯膨大,紅褐色(赤蚜),體被白色綿狀物,是從腹背縱列的4條泌蠟孔分泌出來的。
蘋果綿蚜喜群集為害,受害處皮層腫脹逐漸形成瘤狀蟲癭,癭瘤破裂后造成傷口,削弱樹勢。
4.2蘋果綿蚜防治。
4.2.1園藝措施。可采取刮樹皮、根皮,刮后噴5%機油乳劑或柴油乳劑,開花前再噴一次專殺蚜蟲的藥劑,殺滅遺漏個體。10月樹干束草誘集越冬回遷蚜蟲,冬刮皮時清除之。利用棉蚜群集危害習性,生長季節(jié)隨時對害蟲靶標挑治性打藥。
4.2.2藥劑防治。冬季刮樹皮、根皮,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最好是自己熬制的,還可兼治葉螨類害蟲;花后噴藥防治一代幼蚜擴散,可選藥劑有吡蟲啉、阿維菌素類藥劑。以后可結(jié)合其它病蟲害防治增減用藥次數(shù)。
作者簡介:
田勇,男,漢族,生于1979年9月,中共黨員,大學農(nóng)學學士學位,河南開封人,現(xiàn)任濮陽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森保技術推廣及應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