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羽
【摘要】:當前,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產業日益繁榮,檔次不斷提高,但園林企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景觀工程的施工質量一直強差人意。本文主要通過對住宅小區典型景觀施工工藝論述,闡述了小區景觀工程的特點,并針對其特點進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區景觀施工; 施工工藝; 質量控制;施工控制
【引言】:
小區景觀設計是為了創造美好的人居環境,施工則是將“理想”變為現實的重要手段。施工和設計就好像是水和舟的關系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理想中設計與施工之間的連接是讓設計參與整個施工,并能夠做到對每一處景觀在現場做出與圖紙相應的調整。
1 、小區景觀工程施工工藝
住宅小區景觀是城市大環境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生活中停留時間最多、接觸最密切的場所。住宅小區景觀設計,要加強自然生態意識,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住宅小區的環境質量,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與此同時,還要滿足人們各種活動的需求,現代住宅小區景觀工程表現為一種生態的需要,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形式以符合現代化小區多元文化和經濟的需求。因此,小區景觀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尤為重要。
1.1 小區景觀中的水池施工工藝
1.1.1施工順序:地表面清理、放線定位→灰土(3:7 灰土)夯實、碎石墊層、素砼墊層→清理、定線→水池鋼筋、模板、抗滲混凝土→聚氨脂防水涂料→池底池壁水泥砂漿保護層→池壁貼花崗、池底貼藍色系馬賽克→零星裝飾
1.1.2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根據施工平面定位圖對各水池(噴水池、瀑布水池)分別進行定位放線,并設立龍門樁控制軸線。按照確定的挖土灰線清理地庫頂板面后,根據控制軸線彈出水池的外邊線,即可進行回填3:7 灰土( 夯填)、碎石墊層、素砼墊層,根據控制軸線彈出水池的外邊線、并復核池底標高,即進行鋼筋綁扎、組合鋼模板安裝施工。為保證池壁鋼筋位置準確,根據在素砼墊層上已定出的水池外邊線,池壁外側鋼模板先安裝,待鋼筋綁扎結束后再安裝內側模板,鋼筋綁扎時應保證鋼筋間距和受力正確,保護層采用高標號砂漿墊塊,雙層筋用鋼筋撐腳上下分開。模板必須做好技術復核,并控制好水池的尺寸、標高和平直度,模板采用鋼管進行滿堂架支承,防止跑模。為確保水池施工質量,水池混凝土采用抗滲商品混凝土澆筑,插入式震動器分層震搗,混凝土澆筑一次性施工完成,不留施工縫。水池壁、底面層施工前先用水準儀在池壁上抄出水平線作為控制標高,利用此標高線做池壁頂面及池底的控制灰餅,池底按施工規范設置排水坡度,坡向出水口。為防止水泥抹灰及找平層空鼓,在鋼砼表面先抹一層JCTA-400 混凝土界面劑。
1.2 小區景觀中的花崗巖鋪裝
花崗巖鋪裝是室外拼花鋪裝,設計對整體圖案、接縫、平整度都應有較高的要求,應狠抓質1.2.1結合層:采用1:3干硬性水泥砂漿,厚度為20~30cm,水灰比為0.4~0.5的素水泥漿。
1.2.2粘貼工藝
翻樣——定線——試鋪——拌制砂漿——鋪砂漿結合層——鋪砌基準板——鋪砌板材——灌漿擦縫——打蠟。
1.2.3花崗巖的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等質量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天然花崗巖建筑板筑》JC205的規定。
1.2.4板材有裂縫、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以剔除,品種不同的板材不得混雜使用;在鋪設前,應根據石材的顏色、花紋、圖案、紋理等按設計要求,試拼編號。
1.2.5鋪設花崗巖面層前,板材應浸濕、晾干;結合層與板材應分段同時鋪設。
1.3 園路的施工
1.3.1因為所要施工的園路有曲線,為了體現設計的理念,首先應同設計溝通,了解設計意圖,然后用在彎道的曲線轉折點的曲頭、曲中、曲尾都放一個中心樁來制圓弧的尺寸。測量人員放線、定位后經驗線合格后方可施工。園路鋪裝主要是彩色混凝土、洗水石、同質面磚、花崗巖、河石等做法。
1.3.2按設計的寬度(每側多放出20cm), 放灰線、開挖路槽,路槽的挖深根據設計的厚度,槽低應有2%-3%向兩邊的槽坡度,在槽底上灑水,使它潮濕,然后用蛙式打夯機,夯2-3 遍,有必要時用碾壓路機對路床基礎進行碾壓處理,使之達到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密實度要求, 并通過取樣試驗。若路床出現裂紋或軟彈現象則必須對其處理,裂紋情況應灑水使之達到含水率要求重新碾壓。
2、 景觀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2.1 景觀工程施工的總體質量要求
各結構層的坡度、厚度、標高和平整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各層表面對水平或對設計坡度允許偏差應不大于30 ㎜,供排除液體用的帶有坡度的面層,應作潑水試驗,以能排除液體為合格;各層厚度對設計要求的偏差在個別地方的偏差不得大于該層厚度的10%;各結構層的強度和填料的密實度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且上下層結合應牢固穩定;伸縮縫的寬度和位置,板塊材料鋪設間隙大小,以及填縫的質量等應符合規范要求;面層整體圖案和各類型的組合應符合設計要
求。
2.2 施工放樣復核控制
在確定方案時應根據鋪裝廣場的實際尺寸進行圖上放樣,確定方案中邊角的方案調節問題及廣場與園路交接處的過渡方案,然后再確定各種花崗石的數量及邊角料規格、數量。場地放樣復核:施工單位按照廣場設計圖所繪的施工坐標方格網,將所有坐標點測設到場地上并打樁定點。然后以坐標樁點為準,根據廣場設計圖,在場地地面上放出場地的邊線,主要地面設施的范圍和挖方區、填方區之間的零點線。
2.3 場地平整與坡度質量控制措施
挖方與填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填方區的堆填順序應當先深后淺、先分層填實深處,后填淺處,每填一層入夯實一層,直到設計的標高處。挖方過程中挖出的適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臨時堆放在廣場邊,以后再填入種植地中。場地平整與找坡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對挖填出的新地面進行整理。要鏟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變化限制在5cm 內。根據各坐標樁標明的該點填挖高度數據和設計的坡度數據,對場地進行找坡,保證場地內各處地面都基本達到設計的坡度。
2.4 土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土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根據設計要求,放寬一定尺寸進行開挖,碰到濕軟土基,必須換填,壓實仔細,按要求整出路拱,分批碾壓,先輕后重,先穩后振,先邊后中,先高后低,要求輪跡重疊,沿中心線方向進行,壓路機壓不倒部位,采用小型夯機縱橫循環夯實,防止漏夯,碾壓后,路拱不符合處及時耙開重新處理,有“彈簧”現象應返挖,曬干后填筑碾壓,整形后土基平整度控制2cm 內。
3、 結語
只要我們能從宏觀上加強對園林工程施工的調控,微觀上加強施工管理質量控制,就一定能保證園林工程的施工質量,創造出既符合生態規律,又注重景觀效果,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的高質量、高品位的優質園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