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杰
摘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要給學生營造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學生多動手、多交流,自主探索相關知識,培養自身學習能力,自主歸納總結、消化所學知識,從而達到輕松、自如、快樂的學習。
關鍵詞:數學;自主學習;興趣;培養
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運用自主、探究學習態度和創新精神,通過學生能動的創造性學習活動,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和創造的本領,實現自主性的發展,使自身素質得到優化。自主探究學習以變教師"教我學"為學生"我會學"為核心目標,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陳地改革課堂教學目標、結構、形式,讓學生走自主探究學習之路,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輕松獲得新知。
一、引導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1、引導全體參與。《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例如,教學“倒數”一課,課始,我出示“5/8×( )= 13/11×( )= 19/20×( )= 1”,讓學生進行填空。剛開始,學生感到很困難。于是,我對學生說:“同學們,現在請你們也出一些這樣的題目來,由我在()中填上數,并且保證又對又快。”學生立刻出題目考起老師來,從中產生了這樣的疑問:“老師為什么會這么快填出答案呢?”于是,他們立刻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到自主探究活動中來。這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中來,最終理解了“倒數”的意義及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小學生天生好動,并且又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學習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數學,引導他們以多種感官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二、引導學生思維投入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沒有思維參與的數學課是無意義的、低效的。實施新課程以來,一些教師由于對新課程理念的誤解,在數學課堂上出現了多過的“生活化”元素,導致把數學課上成常識課。這樣的課堂表面上看十分熱鬧,實際上卻偏離了數學學習的主線――思維訓練。因此,為了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主學習更有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思考,讓他們學有所“思”。
1、創設思維情境。所謂思維情境,就是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通過一定的思維活動才能克服的學習情境。數學課堂上,教師創設思維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一課時,我提問:“同學們,能夠被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學生由于受到知識的負遷移,認為如果一個數的個位能夠被3整除,那么這個數就能夠被3整除,并且列舉了33、69、96等數進行例證。于是,我出示了兩組數“23、46、59”和“51、42、87”,讓學生去驗證是不是能夠被3整除。學生通過驗證,發現第一組數的個位能夠被3整除,但整個數卻不能被3整除;第二組數能夠被3整除,但個位上的數卻不能被3整除。“這是為什么呢?”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認知沖突,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全體學生都主動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動中去。
2、開放思維空間。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由于教師過多的引導、過多的統一,給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行了大量的限定。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思維的參與是很不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而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放思維的空間,為學生的思維參與提供條件。
三、加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要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從探究數學知識的奧妙中,不斷發現新問題,學有所獲,練有所成。自主探究學習是當今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啟發合作交流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型合作教學理念。合作交流即學生在教師組織下圍繞共同目標,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以合作交流為基本特征,具有明確個人責任的互助學習活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成效的途徑。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采用恰當的探究形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自己“發現”數學結論,獲得數學活動經驗,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妙,體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感受數學探究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有了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教學才會成為一種藝術,才會充滿生命的氣息,也才會出現不曾預約的精彩。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下,充分的相信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學生參與面廣,參與有效率高,深化學生的認識,最終使學生能夠主動發展。在這樣的開放型的探究中,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個性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