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開海
【摘 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強化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是關注學生的自信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而且能促進他們自我意識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 英語教學 培養(yǎng)
一、自我效能感的定義及意義
自我效能感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在社會學理論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個人對其能力的一種自我知覺、一種自我圖式,即相信自己擁有技能,從而使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能正確而有效地行動。自我效能感對個人的自信養(yǎng)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應用自我效能感理論的一個重要領域。在教學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與學生的學習及身心健康密切相關:在學習方面,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動機、參與教學的興趣、個人目標的確立和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的認知調(diào)控、情緒反應、活動效率、思維能力、人際關系和潛能開發(fā)等。因此,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自我效能感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對英語教師的教學而言,尤其具有重要作用。
二、自我效能感在英語教學上的意義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是促進中學生和諧發(fā)展的理性選擇。因此,我們更應重視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成為英語教師不可忽視的首要任務。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這一觀點已成為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的共識。一方面,英語學習內(nèi)容的陌生性、教學條件局限性、學習任務的艱巨性與長期性等都要求學習者必須掌握自我學習的策略、方法,學會學習;另一方面,英語是重要的基礎工具學科,對學習其他學科會產(chǎn)生積極的遷移作用,只有讓學生懂得“學會學習”的重要性,才會使學生掌握外語學習的主動權,使他們完成從“學會”到“會學”的飛躍,“學會學習”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說,這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也很有益處。正如班杜拉所說,在學校培養(yǎng)起強烈自我效能感的學生,當他們走出校園之后,就能以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為基礎,進行卓有成效的自我學習。
三、把自我效能感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一)給學生營造盡可能多的快樂的學習氛圍
愉快的情緒會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不好的情緒則會使自我效能感降低。研究表明,焦慮水平過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當人處于焦慮情境中,會發(fā)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有些學生的考試焦慮就是這種情況,自然就考不出好成績。因此,我常常給學生講解如何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教學中,我也很注重快樂課堂氛圍的營造。我想,學生們把坐在教室里學習當作是享受的話,那學習效果一定不差。我經(jīng)常提醒自己要面帶笑容去上課。在英語教學中,我增加了西方文化風情的內(nèi)容,如圣誕節(jié)學唱頌歌,開“派對”,用英文寫圣誕卡,在母親節(jié)給母親寫一封感謝信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可以帶給他們語言、課本知識以外的見識和快樂。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并從中得到快樂和滿足,使興趣和快樂相互作用,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覺克服困難,快樂學習,從而在學習中獲得知識。
(二)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其自身能力、自我發(fā)展的肯定。自信心的強弱對一個人的事業(yè)和生活都有重要影響,而且會影響其他心理品質(zhì)的發(fā)展。自信心強的人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相信自己獲得成功的優(yōu)勢,自認為是受歡迎的人,因此往往敢說敢干,易于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遵循這一原則,我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提問中事先都根據(jù)班級學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設定出與之相應的多種能度的游戲、提問和作業(yè),盡量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獲得成功感。同時著重給后進生多一些鼓勵,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對提高他們的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們班有幾個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總是不愛張嘴,讀書聲也很小,我就適當給他們體驗成功的機會,如鼓勵他們上講臺表演簡單的情境對話或鼓勵他們參與游戲,活動難度都不會很大,他們只要有勇氣都能完成。在幾次這樣的提問和游戲后,他們都變得很大膽、積極,英語水平也隨之提高了。
(三)磨煉學生意志
我常對學生們說:你們的求學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樹立遠大理想,擁有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才能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給學生多樹立示范性榜樣
一般來說,讓學生觀察同伴成功的過程能夠提高觀察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介紹榜樣人物,讓學生學會與榜樣做積極比較,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有時候,一些學生不愿意參與教學活動,我就請一個水平和他們相當?shù)膶W生進行示范,然后再鼓勵他們嘗試,或者讓學習水平相當而較為開朗的學生帶著他們完成,這時他們就很樂意參與其中。此外,我也很喜歡請學生來當小老師,讓英語說得比較好的學生與我一起示范如何做游戲、如何進行對話及示范做練習等,效果都比過去我一個人在講臺上獨自和解釋要好多了。
總之,強化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是關注學生的自信養(yǎng)成,促進學生的自我意識健康發(fā)展。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才能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特別是在英語教學中,能讓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去學習,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蚁雽W、我要學”,從而滿懷自信心地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最終走向成功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