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發展迅猛,在促進經濟增長、技術創新、提高稅收、吸納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為支持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中小企業的發展正處于“強位弱勢”的尷尬局面,其中籌資難是其普遍面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現狀,從多方面分析了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原因以及解決對策。以便使中小企業今天“欣欣向榮”,明天“蒸蒸日上”,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小企業;籌資現狀;對策分析
近年來,中小企業已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并且,中小企業在提供就業機會,轉移農村過剩勞動力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是維護社會穩定、降低就業壓力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問題也愈加突出,成為限制其發展的最大瓶頸,所以解決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問題刻不容緩。
一、籌資的重要性
對于所有的企業來說,籌資是財務管理基金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一個企業籌集資金的多少決定其經營規模。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籌資比生產和銷售更重要。因為在中小企業中,資金儲備相對較少。企業經營中一旦資金鏈壞了,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受損。企業缺失信用擔保,銀行終止信貸,進而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然而,如果一個企業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就能夠使用這些資金進行產品運作。例如,通過擴大宣傳提高產品知名度,通過加大高科技的投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通過深入市場調研提高產品滿意度等等。這些運作都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反之則會寸步難行。因此,籌資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的必要條件,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
二、中小企業的籌資現狀
(一)中小企業的籌資渠道
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內源籌資,包括所有者、親戚、朋友融資、風險投資和企業資本轉移。二是外源籌資,由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構成。直接籌資是指以股票和債券的形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和向投資公司融資租賃的方式。間接籌資指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籌資,包括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等。由于大部分中小企業沒有能力上市,沒有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權利,所以外部籌資時大多會選擇間接籌資。
(二)中小企業的內外源籌資現狀
1.內源籌資現狀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尤其是在創業初期,由于經營規模小,風險大, 外源籌資成本高不易獲得,所以大部分資金來源于內源籌資。當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擴大規模,增加投資。如果企業自身資本積累不能滿足其發展需要,會使之前努力發展的機遇流失。而僅靠內部籌資會造成企業資金匱乏,后勁不足,依賴外部資源的補充會造成企業負債增加,影響企業收支平衡,企業內源籌資的積累機制難以完善。籌資機制不合理,會導致企業風險增加,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部分中小企業生命周期極具短暫,對地方經濟波動影響很大。因此,內源籌資現狀的不理想造成了中小企業前期發展迅猛,中期勁頭不足,后期畸形的狀況。
2.外源籌資現狀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本限制,導致信息獲取成本高,甚至第三方傳遞會造成信息不對稱和落后的現象。并且,企業在自身發展中為了節約成本,信息不通過會計事務所公開核算,甚至沒有專業合格的會計人員處理賬務,賬目很難被銀行等金融機構承認,信用額度受到質疑進而導致外源籌資出現很大問題。另外,由于資金鏈接不穩,容易使企業錯失發展良機,所以中小企業在資金緊張,銀行籌資困難的情況下往往只能選擇私人信貸,給私人高額信貸投機提供了機會,民間私人信貸存在的法律問題以及風險問題還在討論研究中,到目前為止并未有確切的法律規定其可實施性。高額的利息和不受法律的保護都給企業發展造成了不良的隱患,會進一步限制中小企業的發展。綜上所述,企業的外源籌資現狀也并不樂觀。
三、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原因
(一)內部原因
1.中小企業自身管理不規范,缺乏長期的經營目標
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尤其在管理層次上大多以“家族管理模式”為主。沒有專業的管理策劃人幫助公司出謀劃策,往往導致企業消息閉塞跟不上政策的調整。去銀行籌資時,企業很難提供準確可靠的財務信息或者根本不愿意公開財務信息,給不出專業的賬目流水,導致銀行無法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降低了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因此中小企業往往在銀行籌資方面出現紕漏。
2.中小企業在銀行的信用擔保缺失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發展弱小往往“生命周期”較短,存在時間一般是五年左右,破產很快,容易導致銀行貸款蒸發,影響銀行秩序的穩定,同時影響到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所以銀行擔心其貸款不能及時收回,很少愿意給中小企業放貸。這等于給中小企業打入了信用擔保貸款的黑名單。
(二)外部原因
1.缺少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
在直接籌資上,股票、債券作為籌資的重要手段,成為公司籌資時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一般情況下只有上市的大型公司才能操作。中小企業一般只能被迫選擇間接籌資。大型商業銀行資金充裕,卻一般只服務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在其籌資過程中很難得到相同的待遇。地方性中小銀行作為中小企業籌資的重點對象,往往資金不足不能滿足眾多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
2.受到民間籌資的影響
由于在銀行籌資方面的碰壁,民間籌資發展的越來越火熱。然而并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來調整制約民間籌資,甚至在其不合理的操作中很多中小企業深陷信貸籌資的怪圈,卷入非法籌資的黑色地帶,影響中小企業良好發展的勢頭,給社會發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四、解決中小企業籌資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企業籌資對策
1.改革企業管理機制,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要想加強其內部融資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必須改革企業管理機制,取消任人唯親的管理模式,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努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2. 增強其在金融機構的信用額度
中小企業不僅在市場上要給消費者一個合格生產者的身份,同時也要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一個良好的信用形象。規避不合法的經濟操作,不走灰色地帶,讓銀行可以及時了解其賬目信息,更放心地為其發放貸款。同時企業也要及時交稅,歸還利息、貸款,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保持與銀行長期雙贏的合作狀態,從而為企業籌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策
1.合并收費項目,降低服務收費
銀行為中小企業服務時,應該盡量降低服務費用,以減少其籌資成本幫助企業爬坡渡關,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助一臂之力。金融機構應該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有所行動。
2.商業銀行要根據企業情況自主展開貸款延期或續貸
金融機構要進行改革,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加強對小微企業和創新企業的服務。商業銀行要根據企業情況自主開展貸款展期或續貸,多措并舉引導實際利率下行。中央銀行應加強對地方性銀行的扶持力度,增強地方性銀行的放貸權利及放款額度。定期培訓,組建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籌資的專業金融團隊。
(三)政府的對策
1.引導民間借貸市場合理合法發展
政府應該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對民間籌資操作流程進行規范和約束,引導其向合理合法方向發展。這不僅可以幫助中小企業規避社會風險,同樣對于引導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也尤為重要。
2.制定并施行中小企業特殊財稅優惠政策
政府對于新成立的中小企業應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政策,對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或新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可適當延長其稅收減免期。此外,政府還可以為創新性較高的中小企業建立專項資金,加大貸款援助和補貼力度。
結束語
中小企業的成長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激勵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要想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解決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問題尤為迫切,本文通過對籌資的重要性、中小企業籌資現狀、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原因、解決對策四大方面進行分析匯總得出以下結論:首先,作為企業本身,不能盲目發展籌資,應當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并向高新技術產業靠攏,改革自身籌資機制,提高自身的信用額度,以便爭取最大的扶持力度,加快企業自身發展。其次,在銀行方面,應對中小企業降低籌資門檻,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最后,政府上要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規范中小企業合理發展,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從而進一步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只有“三效齊下”才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籌資難問題,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洪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中國商貿,2014(28)
[2]張英.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惡性循環的思路與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2013(04)
[3]譚風巧.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研究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09)
[4]賈薇.民間借貸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06)
[5]劉付海.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之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29)
[6]李達.淺談中小企業籌資現狀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04)
[7]廖敏霞.對中小企業籌資問題的思考[J].科技廣場,2013(01)
作者簡介:
赫曉霞(1992- ),女,河南新鄉人,西安財經學院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