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和學習能力。在教學時,教師要了解他們的語文綜合水平,從他們的興趣入手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在趣味性課堂中積極探究,領悟課文中的深意,加深學習體驗。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進行探究,使他們高效地完成思考、理解、掌握、運用的學習過程。教師要給學生創設積極互動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讓學生通過表達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促進思維深入,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創設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語文知識和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教學環節的創設。在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中進行教學,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學《長城》一課時,教師在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之前,先讓爬過長城的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在結合自己的體驗進行學習時,學生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被動式學習方式,樹立了自主學習意識。通過談論對長城的感受,教師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對課文內容的探究中,能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創設多媒體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把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這個載體進行展示。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學習能力,但是由于他們的知識儲備有限,對于一些含有深意的課文不能深入理解。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把靜態的文字轉變成豐富的圖像和視頻,讓學生在豐富、活躍的課堂上進行探究,引導他們的思維不斷深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動畫給學生播放出來,激發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濃厚興趣,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充滿生機和活力。例如,在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時,教師可以把黃河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變化設計成視頻讓學生觀看,在讓學生掌握黃河變化過程的同時,使他們深刻認識到黃河對人類的作用,激發他們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三、創設表演情境,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創設表演情境,能激活課堂氛圍,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探究心態。在表演情境中,學生為了把握課文中人物的特點和心理活動,在表演中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會積極地進行多次閱讀。讓學生參與表演,給他們創設了一個融入學習活動的機會,激發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各個角色。例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時,教師讓學生在認真研讀課文內容后,自由選擇扮演的人物,通過對人物的深入分析,使學生的表演活靈活現,充分刻畫出各個人物的具體形象。通過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感受到了雨來的英雄氣概,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同時,讓學生樹立了熱愛祖國和保衛祖國的情感。在表演情境中,教師要和學生積極地進行交流互動,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深入體會課文內容,表演得入情入境。
四、創設開放式教學情境,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出發,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在自由的氛圍中進行知識探究。傳統的教學正是把學生局限于狹小的教室與四面圍墻的校園內,學生在思考問題過程中不能靈活運用語文思維,使他們的學習局限在定式思維狀態中,扼殺了他們的學習激情。在開放式的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和思考時間,激活他們的語文思維,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知識積累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增長。運用開放式的教學情境,能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探究知識的主動性,讓他們對課文內容獲得較深的理解,加強他們的情感體驗,使語文課堂教學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高效進行,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引導中年級的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來進行探究,并對他們的探究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通過探究分析,掌握課文中的重難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有效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通過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增強他們對語文的理解能力,從而真正實現高質量的語文教學改革,創設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