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菊英 王飛
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等.在國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學者,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是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案并加以實施.還有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思想,關鍵就是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五個原則;第一、全面與和諧不可分割;第二、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第三、個性發展與社會需要相適應;第四、讓學生有可以支配的時間;第五、尊重兒童,尊重自我教育. 筆者認為分層教學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
一、學生分層
把學生分層編組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基礎.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別.學生的分類應遵循“多維性原則、自愿性原則和動態性原則”,教師通過對全班學生平時的數學學習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績、在校表現、家庭環境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分類建檔.可將學生分為男、女A組(上等生)、B組(中等生)、C組(下等生)共三個小組(三個層次),進而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組別的具體教學目標.(注:雖然在本文中出現了上等生、中等生、下等生、好組、差組等詞語,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并不能使用這些詞語,采用其他稱呼代替,將分組隱性化,而非顯性化.)
A組:用優秀的成績來嚴格要求,提出高標準,滿足他們強烈的學習愿望,進一步提高學習水平.
B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進方法,爭取優秀.
C組:適當降低要求,樹立信心,爭取能基本完成練習.
而這三個不同層次小組的學生不是長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級的.讓師生都明確某一個同學在某一階段時間內所處的層次,同時,要讓學生建立起樂觀的學習態度,并樹立起學習的信心,能正確對待分組,明確教師分組的目的,防止優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二、備課分層
備課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前提.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為了達到普遍提高,全面培養的教學效果,我們有必要在備課過程中,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式到教具準備都堅持與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對學困生采用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貫的幾個分目標,允許學困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或幾步逐漸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對優生則允許他們超新課標,超進度學習.
三、課堂分層
這里重點是分層施教和分層練習.在課堂教學中,對優等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后進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的引導能使優等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后進生能基本上達到課程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最近發展區”都得到了提升.另外,上課提問也要注意面向全體,根據學生的成績提相應難度的題目.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四、作業分層
作業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有效途徑.教師根據本節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容,設計分類練習,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再對綜合知識運用能力進行訓練.作業由淺入深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撥尖題.向好、中、差三組學生布置三種作業,并采取三種作業批改方式,“差組”——放緩題+基礎題,教師當天面批,學生當天糾正;“中組”——基礎題+提高題,全部批改;“好組”——基礎題+拔尖題,只批改1-2本,其余由學生自己核對,組長檢查.
五、輔導分層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理解,在學習新知識時就不會完全掌握,因此需要教師課后作出更大的犧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層輔導.對于學困生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主要強調新舊知識的連貫,幫助學困生鞏固以前的知識,理解并簡單運用新知識.對于中等生采用分組討論、教師提示的方法,主要強調對本節知識的鞏固掌握,采取練習的形式來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對于優等生除了給予較多的獨立思考和個別點撥,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新知識以外,還要通過成立數學興趣小組,強化他們對本節知識和其它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與后續知識的聯系,進一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簡而言之,我們對學生的分層輔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夯實舊知識”——“鞏固新知識”——“新舊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后續知識的聯系”.
六、考核分層
分層考核是衡量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考核包括單元檢測和階段性檢測.由教師自己依照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每份題都包括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和撥尖題四大類,放緩題面向差生,僅供“差組”做;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必做;提高題面向中等生,“差組”選做;“好組”和“中組”必做;撥尖題面向優生,供“中組”選做,“好組”必做.考核后, 對已達標學生提出“鞏固性”或“擴展性”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通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互幫互助小組進行“矯正幫助”.這樣確保了各類學生都達到預定的階段目標.
通過階段考核,對各個學生進行多次的綜合分析,并進行必要的組別調整.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對有后退的,一次可提醒、鼓勵,下次仍跟不上的個別輔導,絕不降級,切忌冷嘲熱諷.這樣做,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適應自身發展的教學起點,而且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
以上只是筆者對分層教學的一些粗淺看法.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今天,分層教學法對于促進“有效教學”意義尤為重大,需要教師在時間、精力、課前教學準備、課后輔導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奉獻.相信,只要全體同仁徹底改變觀念,以學生為本,創造性的工作,真正意義上把分層教學法應用到數學教學中來,必將會得到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