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摘要:目的 分析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西藥結合治療的療效。方法 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將我院骨科接收并診治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157例分為研究組79例與對照組78例。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西藥治療;研究組患者加用自擬二鬼湯進行治療。治療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后實驗室檢查指標、復發率。結果 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7%、76.9%,中西藥結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西藥治療,且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沉、血尿酸等實驗室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研究組、對照組復發率分別為7.7%(6/79)、21.8%(17/78),組間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結論 與單純使用常規西藥治療相比,我院加用自擬二鬼湯進行中西藥結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更好,可明顯血沉、血尿酸等實驗室檢查指標,且復發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痛風性關節炎;中西藥結合;治療;療效
痛風性關節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1],可發展為尿酸鹽腎病、腎功能不全、關節致殘、尿酸性尿路結石等嚴重后果。臨床實踐發現,單純西藥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不良反應較多,且易復發,治療效果不甚理想[2]。本次研究旨在探討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西藥結合治療療效,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骨科自2012年9月~2014年12月接收并診治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157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已經過X線檢查、血尿酸檢查等手段確診。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將所有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79例,男74例,女5例;年齡43~70歲,中位年齡(53.7±1.6)歲;病程8d~11年,平均(4.1±1.3)年;首次發病、反復發病例數分別為51、28例。對照組78例,男73例,女5例;年齡43~70歲,中位年齡(53.6±1.5)歲;病程8d~11年,平均(4.3±1.2)年;首次發病、反復發病例數分別為51、2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發病次數等基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西藥治療:美洛昔康7.5mg/次,1次/d;別嘌呤醇0.1g/次,3次/d;苯溴馬隆50mg/次,1次/d。研究組患者加用自擬二鬼湯進行治療:川牛膝12g、萆薢15g、防己12g、鬼針草20g、鬼箭羽10g、大黃6g、黃柏12g、牡丹皮15g、土茯苓20g、三椏苦根20g、紅藤15g、滑石20g、忍冬藤20g、廣木通6g、澤瀉12g、薏苡仁30g。治療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后實驗室檢查指標、復發率。
1.3療效判定方法 ①顯效:患者活動受限、關節紅腫熱痛等癥狀疾病消失,實驗室檢查血沉、血尿酸等指標正常;②有效:患者活動受限、關節紅腫熱痛等癥狀好轉,實驗室檢查血沉、血尿酸等指標有所改善;③無效:患者活動受限,關節紅腫熱痛等癥狀無改善,實驗室檢查血沉、血尿酸等指標無變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所得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對所得計數資料、計量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并分別以率(%)、(x±s)的形式表示,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差異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臨床療效 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7%、76.9%,中西藥結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西藥治療,且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1。
2.2實驗室指標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沉、血尿酸等實驗室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2。
2.3復發率 研究組、對照組復發率分別為7.7%(6/79)、21.8%(17/78),組間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3 討論
痛風性關節炎是以尿酸鹽結晶沉淀、高尿酸血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3],在骨科臨床上十分常見。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血尿酸增高,長期嘌呤代謝障礙,損傷組織,會加劇炎性癥狀[4]。西醫常采用別嘌呤醇、秋水仙堿、美洛昔康等藥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僅等暫時控制癥狀,不能根治,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均較高,與單純使用常規西藥治療相比,中西藥結合治療具有一定優勢。中醫將痛風性關節炎歸為“痹癥”的范疇[5],治療應以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為主。我院自擬二鬼湯中川牛膝、鬼箭羽、牡丹皮、紅藤等藥可化瘀通絡、清熱解毒,鬼針草等藥可清熱解毒,萆薢、土茯苓、薏苡仁、滑石等藥可利濕邪濁,諸藥配伍使用可達到清熱解毒、利濕邪濁、化淤通絡的功效,對改善痛風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癥狀,調節血沉、血尿酸指標均有較明顯效果。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多為嗜酒、嗜甘甜、形體豐腴之人,除了接受藥物治療外,患者應調整飲食習慣,適當進行鍛煉以輔助治療。
本次研究結果證實,與單純使用常規西藥治療相比,我院加用自擬二鬼湯進行中西藥結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更好,可明顯血沉、血尿酸等實驗室檢查指標,且復發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孫建義.中藥湯劑輔助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8(7):392-394.
[2]馬建芳.中西藥結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30(3):302-304.
[3]李小剛.中醫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研究現狀及前景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8(4):323-323.
[4]趙瑞剛.兩種方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對比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17(3):210-213.
[5]王惠佳.中藥輔助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研究[J].江西中醫藥,2011,19(2):542-543.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