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希
【摘要】英語專業的文學課對于培養學生具有充分的語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只有單項輸入,語言結構分析以及外圍輸出型的教育。它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主體中心地位。作為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往往將語言結構從文學作品中抽離然后鼓勵的從語言的角度來對其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法使語言和文學形成脫離,大大的影響了教學的效果。作為英語語言文學而言,其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以及應用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的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能夠理解日常語言的內涵并且充分的運用語言。
【關鍵詞】語言能力 英語語言文學 交際能力 教學改革
一、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現狀及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影響
從目前的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狀況來看,現在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與英語語言文學所要求的培養目標是相背離的。現階段我國高校中英語專業的文學課程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以下的三種模式。
1.語言結構型。這種所謂語言結構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講授課文的時候,孤立的將語言抽離于作品之外,而總是單獨的對于作品進行講解分析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讓學生有效的領略到語言的作用,但是卻完全忽視了語境對于作品閱讀影響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模式只是培養了學生證對于語言的敏感程度,而忽視了語言本身所包含的語義和語用價值。這種教學方法以偏概全。
2.輸入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的地位,他掌控著教學活動在教師的心理,孩子永遠是瞪著眼睛等待接收知識的人,他們覺得自己是知識和血液的傳授者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和教師之間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無效信息交流。學生在學習中被剝奪了自由選擇、思考的機會由于老師對學生存在的忽視,使得他們在學習中只是被動的對語言知識進行接收而缺乏真正的來自于自己的情感體驗與思考。這種教學方式最終影響了學生對于信息的接收效果。
3.外圍輸出型。所謂外圍輸出型教育指的是教師在講解作品的時候并不從文章篇目本身入手對其進行分析,而是架空了原文文本的解讀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樣的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目前的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情況來看,其教學活動主要有三大缺陷,第一是,教師在英語語言文學的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對于所選篇目的欣賞與理解,而讓教育變成了一種單向的輸入式教學,學生的主體性蕩然無存。第二,忽視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于語言的運用能力,而只是采用散點式的教學法,僅僅從語言結構的角度來教學。第三,語言教學與文學教學的脫離,使得教學中二者成為了并無關聯的教學形式。這些已經存在的缺陷都大大的影響了學生對于英語語言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領悟能力,使他們在學習中漸漸的沒有了審美敏感度,這些都不符合英語語言教學的培養目標。
二、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對策
1.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是在語言文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另外一個重要途徑。一篇外文篇目的文學作品,其意義以及多種的門美學特征要被學生真正的理解和吸收就必須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如果,對于英語文學的課程開設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講壇,那么這樣的課程設置毫無意義。
強調對于語言文學作品的教學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真正的屬于自己的對于語言的認知,這是突破傳統語言文學教育固定化單項式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的運用是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以交際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在以往一旦談到交際能力的培養,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樣用語言使學生能夠流利的進行表達,使他們能夠順暢自然的進行交際。因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忽視和冷落了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培養。因為對于學生語言表達運用能力的培養是外在的,而語言文學是由內而外提高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和途徑。正是因為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的錯誤觀念,導致了在英語學習時對于文學課和書面表達能力的忽視。
在英語語言文學教學的實際中,對于語言能力的培養主要分為三個等級,這三個等級反映出了語言學習的進行式發展。第一階段是初級階段,其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的理解語言結構,并且掌握語言中所要傳達的信息與含義。第二階段為中級,主要是在對語言結構掌握的基礎上,使學生對語言要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并使他們對文學作品的風格類型都有所認識,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第三階段為高級階段,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敏感的體味到文學作品所包含的文化意蘊。因為文學的豐富是潛藏于文學文本之下的,只有讀者對語義理解之后,才會通過讀者的情感態度參與發生作用而轉移到讀者身上的。
3.將語言與文學相結合。眾所周知,語言文學作品是多重價值的一個結合體,它并不是單一的反應了學生所需要的某一種類型的價值需求,而是一種有內在開始的對于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外在培養的過程。因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將語言文學的篇目學習始終的放在首位,通過對其的學習和理解然后再上升到語言交際運用的層面,否則,如果只是單一的從語用層面對于交際與進行學習,就會造成語言與文學本真的一種脫節。使得語言的學習是為語言而語言。
三、結語
英語語言文學學習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很有必要對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作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明確,進而使高校教師在英語語言文學課程的教授過程中能夠重視其意義,另辟蹊徑地高效開展英語語言文學教學,不斷地促進大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任豫萱.高職院校英語語言文學在英語教學中開展的現狀[J].山海經.2015(13).
[2]陳若靜.英語語言文學對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作用探索[J].英語廣場.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