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明
摘 要 2016年春節前夕,“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的這則消息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大關注和熱烈討論,一時間在網上被炒的沸沸揚揚,然而,就是這樣一則消息,最終被證實為一條完完全全的假消息。即使如此,關于這條消息卻引起了在社會上關于婚姻對等、貧富差距、地域歧視等問題的巨大討論。通過此次的網絡謠言流傳事件,可見網絡謠言的產生、傳播與擴散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同時,它與真實的社會產生互動,影響著真實世界人們的態度和行為,以及整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如今社會的轉型期,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不斷顯現,研究網絡謠言的產生與傳播擴散有助于我們理解更深層的社會關系。
關鍵詞 網絡謠言;社會;傳播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5-0016-01
1 謠言的產生與擴散
2016年春節前夕,有一則消息甚囂塵上。有網名為“想說又說不出口”的網友在上海某網站發帖《有點想分手了》,稱自己是上海女孩,春節前去“男朋友”家鄉江西過年,被第一頓飯“嚇一跳”而逃離江西。該帖春節期間在網上網下成為熱點,轉發不斷、話題不斷。
2月21日,網絡部門證實,“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從頭至尾均為虛假內容。自稱“上海女孩”的發帖者不是上海人,是某省一位已為人婦的母親,她春節前壓根沒來過江西;所謂的“江西男友”,只是話題的碰瓷者,與發帖者素不相識。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則假新聞,在沒有被得到證實之前,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各大媒體上被廣泛傳播,瞬間得到了眾多網友的極大關注,引起了社會較大范圍內的討論。
分析此次事件,之所以能從貼吧轉向各大媒體,從小范圍議題擴散到公眾議題,甚至形成媒體和讀者將其視作“新聞”來傳播,具有以下幾點因素。
首先,從事件本身來看,它揭開了長期被人忽視的社會問題,觸動了無數人的神經。
傳播學研究謠言傳播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謠言公式,內容為: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這個公式說明,謠言產生與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而與公眾的判斷能力成反比。此次事件最終被證實為假消息,但是在沒有被證實之前,對大部分人而言,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條假消息,這則消息所涉及到的文字描述、圖片以及網友的參與互動,掩蓋了其虛假消息的本質,因為,這個事件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太相似了,它有真實的生活素材和群眾基礎。中國有句老話“謠言止于智者”,但是在當今的網絡化社會中,并非我們對信息真偽的分辨能力降低,而是謠言偽裝地更好了,即使智者,也不見得能分辨出信息的真偽。
其次,從事件的性質來看,它具有爭議性。
事件本身所揭示的社會問題涉及中國社會所面對的城鄉差距、地域歧視、戀愛婚姻、生活習俗等具體問題,值得深入認真的探討。事件是現實社會的縮影,當它作為一個典型,展現在復雜矛盾的現實社會面前時,就能引發極大的社會關注和討論。
此事件主要形成了以下的關注點:對上海女孩的理解支持抑或口誅筆伐、對男方的支持和批評、江西人民對事件的反擊,以及后期辟謠后,人們對那位發帖人以及碰瓷的“江西男友”的批評等,都形成了一定的話題熱度。可見,事件本身的爭議性是事件得以迅速傳播的重要因素,它抓住了網友的關注點,觸動了網友神經最敏感的部分。
最后,從傳播渠道而言,新媒體的病毒式傳播模式使得信息和輿論得以迅速地傳播和擴散。
特別是在自媒體平臺,如一些微信公眾賬號等媒體利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如一篇名為《放開那個上海女孩》的文章,獲得了非常高的點擊量。這些新媒體平臺,往往為了賺取更多的關注度,不惜用聳人聽聞的標題來吸引用戶的瀏覽,甚至于將事件添油加醋地輪番炒作。
2 網絡謠言的“假”與“真”
首先,我們需要肯定的是,網絡謠言是假的。我們認為,網絡謠言是在網絡這一特定環境下,網絡使用實體以特定方式傳播的,對網民感興趣的事物、事件或問題的一種未經相關主體證實而在網絡上得到廣泛傳播的有特定指向的信息。
此次“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是假的,傳播者借助了網絡虛擬化的特性,傳播內容失去了把關人的控制,以網絡病毒式的傳播模式得到了迅速而廣泛的傳播。
但是,網絡謠言的背后往往有一個真實的事實內核,它產生于真實的社會生活中,并與真實的社會進行互動,對真實的社會造成影響。此次事件是假的,但類似的城鄉差距、地域歧視、生活習俗差距等事件卻無不發生在我們身邊。這些事件反映出在我國社會轉型期,存在著階層、城鄉等各個方面的矛盾和沖突,這些矛盾和沖突隱藏在現實中,當某一代表性事件被拉入公眾的視野進行討論時,這種矛盾和沖突就會顯現出來。也許,“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的“新聞”真假是否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引發的巨大社會反映應當被繼續重視。當一個事件經過廣泛的傳播,它已經脫離了事件制造者的控制,引發的社會討論成為真實存在的社會事實。
因此,研究網絡謠言的產生與傳播擴散有助于我們理解更深層的社會關系,發現深層次的社會矛盾,進而在社會轉型期,通過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縮小階層差距和城鄉差距,緩解社會矛盾。
參考文獻
[1]周裕瓊.當代中國社會的網絡謠言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14.
[2]孫麗,余建華.網絡謠言的特征、成因與治理[J].電子政務,2014(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