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逐漸深入和推進,城市居民家庭規模的日益縮小,人們的價值標準和家庭觀念的轉變,愈來愈多的老年人或主動或不得已的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空巢”。空巢老人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養老困境,存在著經濟拮據、缺乏照料、生活枯燥乏味和精神生活匱乏等問題,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空巢老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而其中,與其他類型的空巢老人相比,城市空巢老人又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存在著特有的養老問題?;诖朔N現象,本文以四川省華鎣市為例,調查并分析了小城鎮空巢老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質量及健康現狀,并提出了現狀中所存在的問題,深刻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
【關鍵詞】四川;空巢老人;生活及健康狀況
概述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學者默多克指出,空巢家庭是建立在“家庭生命周期”的理論基礎之上,具體指子女全部成家立業或外出工作離開家庭,留下老年夫婦兩人獨自居住或喪偶單獨一人居住的情況,當前“空巢老人”大概有三種:第一種是“真正空巢”主要表現為沒有子女,老人與配偶生活,或獨自生活;第二種是“形式的空巢”兒女生活在外地或兒女雖在本地,但不住在一起,見面時間很少;第三種是“無形的空巢”老人雖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子女由于工作繁忙,很少與老人溝通。
城市空巢老人又有其特點:在經濟特征上,城市空巢老人大多有工作收入或者離退休金,大多數在經濟上都比較獨立;在生活特征上,城市空巢老人擁有優于其他家庭老人的居住條件和生活自理能力,但在生活照理上獲取的援助明顯低于其他老人;相對農村空巢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較高的文化水平、相對開放的思想觀念、較強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城市空巢家庭所具有的獨特性,決定了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及健康狀況也呈現出其特有的現狀。
一、四川省華鎣市城市空巢老人生活及健康現狀
為了了解四川省小城鎮空巢老人的生活及健康狀況,特別以華鎣市為例進行了調查。華鎣市是四川省的一個縣級市,位于四川盆地東緣,華鎣山脈中段西麓,渠江以東。全市幅員面積共430平方公里,總人口360000人,目前華鎣市60歲以上人口為45000人,90歲以上人口為380人,100歲以上人口為11人。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此次共調查90位空巢老人,其基本情況是:
①性別構成:男30位,占33.3%,女60位,占66.7%;
②年齡構成:60-65歲占32.2%,65-70歲占26.7%,70-75歲占24.4%,75-80歲占11.1%,80歲及其以上的占5.6%;
③教育程度:未上過學的占14.4%,小學占27.8%,初中占37.8 %,高中占20.0%,同時未上過學的男性占2.2%,女性為12.2%,受教育程度為小學的男性為10%,女性為17.8%,受教育程度為初中的男性為14.4%,女性為23.3%;高中學歷的男性為6.7%,女性為20.0%。
(二)華鎣市空巢老人生活及健康狀況存在的問題
1.家庭照料不足,內心孤寂。
家庭生活是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方面。子女數量、婚姻狀況以及是否與子女同住一直被視為影響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配偶和成年子女也被認為是照料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力量。子女不在身邊,婚姻狀況的解體或是配偶無法提供照顧時,老人的生活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患病老人特別是獨立生活能力不足的老人來說,其生活質量會有很大的影響。即使對于健康的老人來說,長期缺乏家庭溫暖,沒有子女和配偶的關心,也容易讓他們覺得生活孤單,缺乏精神寄托。
而根據調查,華鎣市城市空巢老人的主要收入主要來源于養老金或退休金,由調查可知,由子女提供主要收入來源的老人僅占18.9%。子女很少為老人提供金錢,有的不定期給幾百元甚至不給。
由圖1可知,華鎣市城市空巢老人子女看望老人的頻率大多集中在2-3月一次,占總人數的30%。一年一次與半年一次的分別占15.6%和13.3%,甚至有少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幾年才看望他們一次。由此可見,華鎣市的城市空巢老人存在著缺乏家庭照料的問題。
2.疾病威脅,健康保障不足。
當人們變老時,老人的生活質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維持獨立自主的能力所決定的。眾所周知,老年人隨著其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將逐漸下降,逐漸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老年人的獨立自主生活能力也開始減弱。據統計,大多數老人易患高血壓,中風,糖尿病,腦血管病,關節炎,骨質疏松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常常會對老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到老人的生活質量。
根據調查發現,在90位城市空巢老人中,僅有18.9%的老人身體完全健康。剩下的81.1%的老人均患病,其中患高血壓的比重最大,糖尿病和心臟病其次。
3.社區服務不到位,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無法跟不上需求。
社區本可以給老人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如醫療、運動設施等來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但從圖2可知,醫療支出過大成為了困擾空巢老人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可知,大部分城市空巢老人都已經意識到了鍛煉身體對自己的重要性,絕大多數老人都把散步作為鍛煉身體的主要方式,其次,老年人也比較喜歡跳舞,參加其他文體活動的人數比重較小。同時,從圖3可以看出,老人的主要生活愿景是鍛煉身體,社區可為老人提供更多的運動設施,滿足老人鍛煉身體的生活愿景,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但通過調查發現,社區服務在這方面比較缺失。
二、造成城市空巢老人生活及健康狀況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社區養老服務不完善,老人生活方式單一
1.基礎設施差,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還未完全跟上需要
其一,老年人的醫療保健機構匱乏,醫療費用偏高。造成部分老人出現有病無法醫治、有病不敢治療的情況。醫療保險水平卻相對落后,看病難已成為困擾許多退休職工的主要難題。其二,老年人的文化、娛樂、體育設施缺乏,老年人無處可去,精神生活匱乏。在當今社會青少年所擁有的各種文化娛樂體育設施數量繁多,多種多樣,而適合老年人的設施則十分稀少,使得老年人的閑暇生活枯燥乏味。其三,已存在的養老設施的使用率十分低下。目前的養老機構的管理水平低下、服務質量有待提高、設施條件不足,因此很難讓人感到滿意。
2.社區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低,服務內容過于單一
第一,從事社區服務和管理人員的學歷普遍偏低、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所需的必要技能和專業知識;第二,社區工作的崗位培訓缺乏專業性、系統性和持續性。第三,有針對性的專業性服務的項目種類較少,迫切需要展開有關心理咨詢、醫療護理和臨終關懷等專業性的服務。
(二)養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相關政策法規有待完善
1.政府職能不到位
政府應該制定有效的方案,實施積極有效的措施,來保障老人享受應有的公共服務。而華鎣市在這方面存在缺失。
其一,應保障養老基金專款專用,并且及時到位。此外,應建立起多層次、多渠道的其他基金投入機制,可包括慈善基金、社會捐助等,讓其有效補充政府提供的財政資金投入。其二,應督促所制定政策的落實,保證其及時有效的到位,并建立起有效、立體的政府監督機制。其三,應致力于建立全面切有多層次的助老養老的服務信息管理體系,著力建立起有效的助老養老信息管理網絡系統,覆蓋全市、各街道、各社區,使得社會養老信息管理體制更加科學、不斷規范、更加智能。
2.政策法規不健全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且我國是在經濟不太發達的條件下進入老齡型社會的,華鎣市的經濟基礎不夠雄厚,仍然需要在承擔“養老”任務的同時,也需要承擔“扶貧”的艱巨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和慣有的養老理念及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部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
(三)家庭關懷不足,子女應主動給予更多的物質精神關懷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子女僅僅是象征性地給了老人幾百元的生活費,甚至不給老人生活費。同時,絕大多數空巢老人期望兒女探望自己的頻率是一星期一次,而大多數的子女看望老人的頻率卻是2到3月一次,有些甚至幾年才去探望老人一次,導致老人在經濟窘迫、無依無靠、疾病纏身的狀態下生活,這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老年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針對這一點我認為應該從小就對孩子們進行贍養父母和?;丶铱赐改傅慕逃?,沿襲中華民族主動贍養老人的美德。在必要的時候,國家可制定法律法規來規定子女每月應該提供給父母的生活費用額度和每月應看望父母的次數。
(四)老年人自身觀念守舊,應主動轉變個人觀念
不少老人的思想落后,空巢心理嚴重,不愿意與外界交流、活動。他們幾乎與外界隔離,使得自身心理不健康進而影響了生活及健康水平。這就要求我們要幫助空巢老人改變個人觀念,預防或克服空巢心理。空巢家庭的老人應該培養興趣,廣交朋友,要老有所樂。同時也要繼續發揮自己的余熱,老有所為。當然,外部對老人的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M].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04-28.
[2]吳蘭花,陳莉,馬桂麗.空巢老人的生存質量及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0): 1496-1497.
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北京:商務引書館,2000.
[3]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中國人口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4]肖云.我國城市家庭養老與社區養老服務[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117-119.
[5]羅惠芳.空巢家庭問題的研究現狀.現代護理,2008,12(7):601-603.
[6]趙芳,許云.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和社會支持體系[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3,3:61-67.
[7]孫夢霞,廖桂香.健康教育對社區老年空巢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1,24 (3): 62-64.
[8]陳洪萍,萬崇毅.試論“空巢老人”居家養老的現實意義及實現途徑[J].老區建設,2010 (22,24):37-38.
[9]穆光宗.獨生子女家庭非經濟養老風險及其保障.浙江學刊,2007,3:14-15
[10]熊躍根.中國城市家庭的代際關系與老人照顧[J].中國人口科學,1998,6:15-21.
[11]王錦成.居家養老:中國城鎮老人的必然選擇[J].人口學刊,2000,4:19-22.
[12] 黃潤龍.我國空巢老人家庭狀態[J].人口與經濟,2005,( 2)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