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文
【摘 要】一部電影好看與否,它的敘事法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柏拉圖曾說過“誰說故事,誰就控制社會”。在《光豬六壯士》中,它獨特的敘事技巧正是這部影片扣人心弦,發人深省并獲得觀眾好評的最大亮點。本文將從戲劇性沖突、男性社會的擔當和女性主義、電影中的峰回路轉以及人物刻畫對敘事的推動四個方面來解讀《光豬六壯士》中的敘事技巧。
【關鍵詞】敘事;戲劇性;女性主義;男性主義
一、幽默的敘事技巧
“個體必須始終在社會中掙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至幻滅。”[1]用尼采的這句至理名言來形容本片中在人人自危的蕭條大環境下打拼的主人公們是再合適不過。一個社會底層工人面對下崗問題難以維持生計,這對大多數現實中的人來說無疑是人生的一大打擊,但影片的基調始終充斥著一種詼諧與幽默,承載著很多的喜劇元素,讓觀眾在為他們悲慘的處境感同身受的同時還能不禁被逗樂,一部喜劇電影能讓觀眾在“悲喜”之間適時地替換角色,是影片最高的境界。
欣賞電影時,能看到觀眾們默默抹眼淚,而一些臺詞沒有故意搞笑,卻能逗得觀眾捧腹大笑。例如影片開頭戴夫與蓋茨父子為了偷鋼材賣錢被困在了漂浮在河道上的一輛汽車頂棚上,兩人并沒有因此而緊張惶恐,相反卻在互開玩笑損著對方,由此便奠定了兩人的最佳損友形象,將兩人倒霉的經歷轉化為一種荒誕和詼諧,充滿了笑點,也把樂觀的情感基調表達的淋漓盡致。最初接觸并開始練習脫衣舞的蓋茨在廢舊的廠房里肆意的模仿舞步扭動著身體,在滑稽的配樂下顯得十分蹩腳,甚至讓他的兒子杰森都感到羞恥得不堪入目,然而樂觀的他早已沉醉在成功后賺錢的憧憬中,跳的十分投入,也把觀眾的情緒導向了歡樂中。
二、男女性主義的反轉
通常,我們看到電影中有關男人的主題,會想到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把主角刻畫成一個無堅不摧的英雄,亦或是《教父》中一幫背景深厚,勢力龐大的社會團體,所敘述的都是男性在社會中起著擔當作用的力量。而《光豬六壯士》的導演卻一反常態,反映的卻是在慘淡社會環境下一無是處的六個男人是何等的窘迫,講述的是他們因為沒錢無法承擔贍養孩子的義務,無法養家而被妻子看不起。影片在凸顯男性社會地位重要性的同時,也從側面表現了女性主義。所謂女性主義,是指7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女性主義思潮以及女性解放運動。在我們生活的當下,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女性有了更多層次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生活層次的選擇權,使她們有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等同于男人的尊嚴,他們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爭取明天的發展權,對婚姻、事業和人生價值觀的看法都由她們自己來主宰。這與中國導演徐靜蕾反應女性主義的電影風格異曲同工,她導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便探討了一個老式的女性話題,站在一個自覺、主體、現代的女性角度描寫了一種純潔的情感和欲望,勇敢的承擔了自己的情感和所付出的痛苦,承擔了現實生活的后果和責任,呈現了一個女性獨立、自由、堅強的生命歷程。正如法國文豪羅曼·羅蘭在《約翰·克里斯多夫》中所說:“一個人沒有得到大家的理解沒關系,將來必將整個民族來體驗。”[2]
《光豬六壯士》的巧妙之處就在于它沒有直接從女性的角度入手來反映女人的思想和地位,而是通過家庭中失業的男性反襯出她們也可以在一個家庭中起到頂梁柱的作用,也可以作為一家之主,給予男人動力、溫暖和依靠。女性主義在本片中不僅起到了觀眾們對當下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思作用,更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影片的敘事增添了光彩的一筆。正如歌德詩曰:“女性長存之德,指引我們上升”[3]。
影片中出現的主要女性,同樣都是扮演著妻子的角色,看似簡單的身份,在那樣的背景環境下,她們的一言一行卻無處不發人深省。蓋茨的妻子由于蓋茨沒有一份他面的工作離他而去找到了新的丈夫,并且獲得了孩子的撫養權,而蓋茨因為沒有經濟實力僅憑著對杰森的愛也無法獲得撫養權,從事業和家庭這一角度來看,他的妻子看似有著新的成功和對一切的主導權,蓋茨雖然輸了事業,卻已經潛在的贏在了他對家庭和孩子的愛與責任感,也為他后來的成功起到了鋪墊作用。與之不同的是,已經年過半百的戴夫有一個十分愛他的妻子,即便自己沒有工作,沒有健碩的身體,可得知戴夫要克服心理和身體障礙用脫衣舞的方式表現自己并獲取利益的時候,妻子琳達始終給予著他最暖心的鼓勵和致辭。
由此可見,一個男人的成功和他身后女人的支持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女人影響男人,男人影響并推動社會,在這部影片里尤為顯著。正如弗洛伊德的理論:“女性都是陽具羨慕者,她們的身份依賴于男性,一切活動服務于男性,本體存在取決于男性” [4]。
三、巧妙的戲劇沖突
《光豬六壯士》吸引觀眾最巧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敘事充滿了波折與意外,我們很難想象接下來的情節里會發生什么。它的敘事技巧汲取了這一風格,從一個極端發展到另一個極端,富有戲劇性的變化,不僅可以激發觀眾的好奇心,還能引起觀眾的無限遐想,從而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大大增加了看點。宏觀來看整部影片,不難發現六個主人公從最初的失敗到最后的成功也經歷了兩個極端的轉變,前半段的基調始終圍繞著下崗給工人們帶來的慘淡而展開,但當他們彼此相識,擁有了自己的團體,并在夢想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出門道,開始覺醒看到生活希望的時候,影片的基調也在無形中發生了轉變,六個男人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礙,接受了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對生活充滿了積極的向往,就連背景音樂也開始變得歡快而有活力了。而同時,他們的情誼也從最初的陌生逐漸升華成了深深的友情,甚至產生了戴夫與蓋茨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情。
這一敘事技巧與國產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相輔相成,主人公鄭微的愛情經歷也隨著敘事由陰轉晴,由此表達了故事主題的變化。當故事發生轉折時,被逼入絕境的一方峰回路轉,在新的世界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這種故事轉折的意義,不僅是針對某個時間或情節上的意義,而是變成了可以貫穿整個故事的意義和道理。相比平鋪直敘的敘事手法,這種故事情節轉折的設置,會使整個故事的情節更加緊湊、充滿波折。最初決定走上脫衣舞表演道路的蓋茨始終難以得到兒子的理解,在兒子杰森的眼中,父親的這一做法讓人感到羞愧和恥辱,他嘗試用逃離和疏遠的方式來刺痛這個“失敗的父親”,兒子是蓋茨省會的唯一希望,是他堅持努力在社會上奮斗的動力來源,可加上前妻在父子之間形成的一道隔膜,這讓本來就因為經濟問題喪失了對兒子撫養權的蓋茨來說無疑是生活的又一大打擊。這一悲慘的極端并沒有阻止蓋茨前進的步伐,看似很衰的他始終堅持著,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他漸漸得到了兒子的理解,影片的敘事也發生了一個天翻地覆的逆轉,一切都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四、人物角色推動敘事
一部電影中,人物角色的設置和刻畫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潛在的作者賦予角色動機,提供因果邏輯的事件場景,“劇中人敘事者居于故事世界內,也傳感有關故事信息,這同樣需要基本敘事者以各種手段來實現這種傳感,不僅包括其主觀鏡頭和畫外音,還應有大量的客觀鏡頭。”[5]《光豬六壯士》中六個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但又遭遇相同的男人在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下必然會發生一些不同尋常的故事,由此便構成了影片里如此跌宕起伏博人眼球的故事,可見,本部影片的導演對人物的設置上也是獨具匠心。
心酸與艱難無疑是長期圍繞在本部影片角色生活中的關鍵詞,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有社會地位,這樣的人在我們觀眾看來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一種同情心理,但在劇情中的社會現實中,他們所遭遇的卻是人們的嘲諷、無視和冷眼。“牌子說這里是就業中心,這里有業可就嗎?”蓋茨在就業中心對上司杰拉的反問也無意反映了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中存在的社會困擾,所謂充滿著慈善意味的就業中心事實上卻形同虛設,這不僅僅是蓋茨對杰拉的諷刺,更是他對當時社會環境的一種諷刺,同時也抒發著自己對這種現狀深深的無奈。這一細小的情節已將蓋茨個性獨立,不甘于現狀,充滿反抗精神的性格特點刻畫地淋漓盡致,在誘發蓋茨和杰拉打架事件的同時,也推動了整部影片敘事的發展,從那以后,社會現狀被層層揭露,而杰拉也想明白了自己的現狀,開始考慮走上脫衣舞表演的道路了。與其他五人不同的是,杰拉有一個幸福而完美的家庭,雖然沒有工作,但為了養家,為了挑起大梁,為了成為妻子琳達的依靠,他努力尋找著工作卻不愿讓妻子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在面試即將成功卻被朋友攪黃時他表現出的憤怒和無助,也可見杰拉對這份工作的重視。與本片人物刻畫影響敘事的手段相比,其他西方現代派電影的出現就顯得更加復雜了。
“電影,是時空就轉,是瑣憶滄桑,是亦真亦假的如夢如幻。而影像只有流動起來才有意義,至于如何連續空間的意義,往往在于敘事技巧的把握。”[6]在這個商業片泛濫的時代,《光豬六壯士》不是一個浮躁激昂的片子,它并沒有用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大篇幅歡快的音樂來刺激你的視聽感官,它需要你平靜自己的內心,慢慢走近他們的世界。
【參考文獻】
[1]徐玲玲.強悍的心理生存能力,你也能擁有[M].中國言實出版社,2014年版.
[2]肖飚.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影片《蒙娜麗莎的微笑》[J].電影文學,2013(3)
[3]歌德,樊修章譯.浮士德[M].澤林出版社,1993年版,P642
[4]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P243
[5]金虎.電影的敘事體系芻議. http://www.zhazhi.com/lunwen/yingshilunwen/
yingshizuopinlunwen/43393.html
[6]胡宇飛.淺議電影的敘事技巧發展里程[J].電影文學,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