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月
【摘要】回顧這些年我國物流發展的歷程可以發現,物流的發展總體上是相當迅速的。在各個領域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又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更是發了它的巨大的作用,成了電子商務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因為物流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物流也成為了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關鍵詞】物流 問題 策略 現狀分析
一、物流的概念及其現狀
物流是以倉儲為中心,促進生產與市場保持同步。物流管理是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基礎上的。我國現在物流現狀: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物流企業資產重組和資源整合步伐進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務網絡化和管理現代化的物流企業。傳統運輸業、倉儲業加速向現代物流業轉型,制造業物流、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物流和國際物流等領域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技術裝備條件明顯改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大多數物流企業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快速推進。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始應用,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專用物流裝備和智能標簽、跟蹤追溯、路徑優化等技術迅速推廣。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二、簡析我國物流市場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1、物流規劃和布局不合理
物流規劃和布局的不合理現象,出現地區性集中的問題,大家都在本地建設物流中心,都想把本地建成國內一流的物流基地。從而出現了“物流熱”的問題。也因此導致了部門分割的問題,使物流的管理效率地下,物流系統運轉不暢通等問題。這樣不僅不能物流行業得到更快的發展,反而有可能延誤物流發展的進程,造成物流資源的巨大浪費,產生負面的影響。
2、國內物流企業總體競爭力弱
國內物流企業總體競爭力弱,盡管有少數幾家大型物流企業,但絕大多數物流企業缺乏規范的運作、明晰的戰略、合理的人力資源組合、必要的學習能力。在企業競爭戰略方面更多采用低價競爭,而缺乏著眼于客戶需求的提供量身定做的增值服務能力。沒有好的企業管理模式和在物流管理上的標準制度。
3、物流裝備和技術水平還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部門分割的學科體系仍然在國內物流教育領域發揮著主導地位,大部分高校還沿襲傳統學科教育,很少嘗試新的學科體系,再加上國內的物流人才較少,這使得學生不能學到系統的物流知識,無法領會到“物流”思想的真諦和“第三利潤源”的魅力。
4、物流裝備和技術水平還不高
一是國內對物流行業的發展不夠重視,在此行業的投資較少,因此導致物流行業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各個企業的技術參差不齊。使得在具體運作中造成服務的不規范,增加運行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時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和生態問題。
三、我國物流市場的發展策略
1、推動信息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改變企業粗放經營、內在質量差和運作效率低的現狀,實現企業內部網絡化,通過供應鏈關系的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建立上下游企業的網上供應、銷售系統,形成緊密結合的供應鏈和物流服務網絡體系,有效、集中使用物流信息資源和優化物流配送網絡。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在制造企業物流管理中的應用。要積極推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構建現代化的物流信息體系。從顧客需求出發,以物流流程為改造對象,對物流流程進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過對物流流程的構成要素重新組合,產生出更為有價值的結果,以此實現物流流程徹底的重新設計,從而獲得企業績效的巨大改善。
2、培養物流人才,提高物流管理人員整體素質
現代物流業之間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要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必須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物流管理隊伍。企業要轉變用人觀念,真正把人作為一種資源進行開發和管理。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人盡其用;健全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的激勵機制,完善新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勵作用;要對員工進行培訓,并制定好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不僅提高企業生產力,也提高了員工的自身競爭力;要建立健全良好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把企業目標和員工目標融合起來,使員工產生歸屬感和自我認同感,形成強大的凝力量。
3、發揮政府與企業的積極作用,加強行業規范建設
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政府要不斷完善物流行業規范,建立相應的法律條款,保護物流行業協調、健康發展;建設一批專業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為開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提供迅速、準確、安全、高效的商貿物流信息服務。企業要完善貨運站場功能,增添現代化設備,提高辦公效率;要建立適合自身企業的物流信息系統來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實現信息共享。
事實上,經濟全球化、自由化和網絡化的發展,使社會分工趨于明顯,企業供應鏈延伸得越來越長,銷售渠道變得更加細密,這客觀上造成了物流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居高不下,自營物流成為企業沉重的包袱,獨立于供需雙方的第三方物流隨之興起。在企業的供應鏈運做過程中,物流流貫穿了整個鏈條。在這其中,低成本的原材料采購,暢通的流通渠道,能為企業帶來顯性的利潤。一句話,在人工、原料、制造成本等日益趨同的今天,物流已經成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
參考文獻:
[1]程傳喜.鄭州安利物流公司物流管理改進研究[D].2013
[2]付浦君.基于信息化的供應鏈協同物流管理研究[D].2013.
[3]余竑,蔣曉全.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動因、特征及其實施策略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6(1):21-23.
[4]于偉,李紅濤.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6(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