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梅
【摘要】實證明,多媒體技術在我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
一、課堂導入環節更加直觀
以前的課堂導入多以口頭語言描述為主,久而久之我個人認為太過于陳舊老套,不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更不能將導入環節真正成為“好的一半”。因為這樣的導入方式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之農村學校的學生客觀上眼界比較狹小,好多事物沒有親身的體驗,有的話題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教師奮力描述都不及一張圖片、一段視頻來的直觀。這樣,我總是在新授課的導入環節加入一些新穎的設計,突出話題內容,讓語言與學生拉近距離。
例如:我在講授2013版八上第一單元時,會讓學生把自己假期出行的見聞做成幻燈片展示,讓他們提前準備好文字說明,在課堂上予以展示的機會。然后再把自己假期出游的照片展示出來,給學生講解,與他們分享假期的快樂。有的學生可以認真完成這個任務,甚至講解很全面。這種做法使學生腦海中能調出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創設的情景,激發了學生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學生后面的學習活動做好了準備。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1.創設語言情境,優化教師的教
農村英語課堂略顯沉悶,教師需要創設語言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生可以主動探究語言的細微與魅力。提問激發興趣,強化思維訓練,培養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心,鍛煉學生克服困難,探求知識的毅力。教師不斷提問,不斷創設某種氣氛和環境,誘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支配者,主動體驗更多成功的喜悅。如講七年級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時,我先在電腦里出現clothing store的畫面,由于學生對clothing store非常熟悉,因此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抓住時機,接著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at the clothing store?”目的在于復習已學過的單詞,學生紛紛說出“I can see some pants. I can see some shirts. I can see some skirts.等等”接著我又問:“How much is this T-shirt?”同學們的答語是It is seven dollars.等等,如此以來,同學們馬上就知道“How much”句型用于詢問價格,他們自己也紛紛跟著讀出和說出許多其它相關句子。通過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不僅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使學生易于掌握所學知識。
2.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習創新能力
(1)激發學習興趣,解決“不想學”、“不愛學”的問題。農村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單純的將知識熟記,特別是一些老教師。而多媒體是一種新生事物,好奇心促使人們對新奇事物有種積極探求的心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產生極積的情感,學生的學可將是進取的、主動的、高效的。如在講九年級Unit2時,由于詞匯量很大,而且平時學生不常接觸,很容易混淆,因此,我找一些與節日有關的圖片、有關的活動,來教授節日詞匯,這使得詞匯變得形象、生動、具體。一節課下來大多數學生都很好的掌握并記住這些單詞。
(2)培養能力,解決“不會學”的問題。我校開始探索學案式課堂模式,老師準備的內容都在課件中,結合學案上的內容安排,要求學生按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四個環節來學習,學生根據學案上教師設計、問題、創設的情景或導讀提綱,進行自主學習,當堂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學生要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做好記錄,為提交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打下基礎。學生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提交給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學習小組也可依托學案上教師預設的問題討論解決,把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進行交流展示,教師匯總學生交流展示中出現的問題,準確把握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為精講點撥做好準備。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重難點,提升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地處理教材,突破重點,突破難點,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將教材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關鍵點。而多媒體就是教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手段之一。比如,農村教師發愁語法的講授。在進行語法教學時,使用多媒體可以集中呈現一些例句,并用顏色和字體做出標注。以例句帶動理論的呈現,逐步提升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語言點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模擬真實情景實際應用,這樣既突破了教學重點,又將難點化難為易。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教學的根本。傳統的課堂形式單一,教法缺乏多樣性,趣味性,造成學生分化,效率低的弊病。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材的呈現則是多通道,多元化的。集合聲音,圖像,動畫和文字為一體,這樣,抽象或枯燥的內容具有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潛力,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基本功訓練
農村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基本功都不到位,教師上好一堂公開課也有難度。一堂好課一定要注意教學環節的嚴密性,而應用多媒體技術,恰恰可以加強英語課教學諸環節的嚴密。通過各個環節、各種操練和交際活動的切換,使課堂活動自然、緊湊,實現了快節奏。以八年級英語上冊第二單元為例。本課的內容是“活動及頻率”這一交際項目。而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在歸納總結以前一般現在時的基礎上,使學生對“健康”這一交際項目有更全面的了解,并逐漸掌握生活中“鍛煉、飲食、休息”的不同表達方式。在復習時,我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了幾種生活習慣的畫面,通過提問復習以前所學知識;然后通過切換畫面放錄音,問問題,快速導入新語言點,并講解知識點;接著,我關掉畫面聲音,讓學生在靜音狀態下對著畫面,自己配音,以全班、半班、行排、二人一組分角色對話,反復進行操練;最后,在屏幕上打出一幅健康對比圖,告訴學生要注意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學生編排對話,自行發揮,并對表演進行講評,對表演出色者進行鼓勵。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因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得以全面、快速地掌握了所學的內容。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是教學手段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它對教育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多媒體的運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速度,提高教學效率,是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