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鴛鴦
摘 要:初中物理大綱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出了要求:“嘗試利用實驗手段和規律進行有目的的實驗;會正確使用儀器,對實驗步驟做必要的記錄,歸納實驗結果并撰寫簡單實驗報告。”但在教學中發現,一些重要的分組實驗由于時間、器材、老師組織不力等因素,實驗課效率比較低,實驗的效率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從平時的一些做法上來談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分組實驗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分組實驗;效率
《初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明確地指出:“初中物理教育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笨梢妼嶒灲虒W的重要性。當前部分學校的初中物理教學,為了應試教育更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技能訓練,忽視能力培養,實驗教學仍然沒有受到重視。物理實驗主要可分為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其中分組實驗是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物理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驗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探究實驗。分組實驗的過程學生是主體,作為教師給予適當講解或演示,以及親自指導。在分組實驗過程中,應把實際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教學能力有機的相結合,提出實驗要求,扎實地進行適應我們學生的分組實驗。教學實踐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充分提高分組實驗效率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開展素質教育。以下從幾個方面談提高分組實驗的效率。
1 課前預習和創新教學相結合
分組實驗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用學生教學生,效果更好,具體的做法是:讓學生提前預習,明確實驗目的,思考要完成此目的必需如何做實驗,然后讓學生設計實驗,并上臺演示給其他學生看,接著談論實驗的優缺點及改進方法。在具體操作中,發現學生對同學演示實驗很感興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促進學生課前的預習,而且能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很多同學都爭當“老師”。學生展示實驗后,教師一定要做必要的總結補充(可以是注意事項、實驗重點步驟或課件演示等)來再次鞏固與回憶實驗過程,解決學生的一些疑惑。學生分組實驗過程中,可以讓先完成實驗的同學到各組去輔導,這樣先完成實驗的同學很有成就感,落后的同學也能得到到幫助。這種教學方法學生起“主體”作用,又以老師“主導”來彌補不足之處。
2 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學生由于認知程度不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實驗的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分組實驗前,對學生應有較全面的了解,如: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協作能力、課堂自控能力等。其次,對學生的合作應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優生能在自己完成的同時,能對其他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當起“小老師”的作用,帶動其他的學生也能參與實驗,而不是當旁觀者。對比較難的實驗,老師應該在實驗前對能力強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培訓,讓他們去幫助其他同學完成實驗。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注重將成績好的學生和進步生,動手能力強的與動手能力弱的學生結合在一起,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實驗的效率。
3 分工協作,發揮每個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的作用
實驗課以實驗操作為主,多數學校實驗課時不多,所以提高實驗課的效率很重要。要提高效率很重要的一點,組內的角色分工要明確,例如:“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第一次實驗甲同學負責連接電路的操作,乙同學負責記錄數據。第二次實驗,組內角色要轉換,乙同學操作甲記錄。要充分發揮每個組員在實驗探究中的作用,不能由成績好的同學一手操作。這樣既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又能大大提高實驗課的效率。
4 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各實驗要求、類型、難度、器材等因數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充分提高課堂效率。對于大多數的實驗我都會放手讓學生去做,當學生遇到困難求助時,再集中指導示范。這樣學生對實驗加深印象,取得很好的實驗效果。例如:“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對探究物距小于焦距的成像特點,在實驗前我沒有告訴他們如何才能看到像,而是等他們看不到像時再提示他們如何做才能看到像。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這各成像特點的印象。當然這種實驗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實驗,對于有些較難的實驗,這樣做的話,課堂時間不夠。對于較難的分組實驗由教師先演示一遍,強調實驗的注意事項,再讓學生動手實驗。對于電學的一些較難的實驗在學生操作前,老師還可用模擬實驗室(課件)先演示一遍,使學生對實驗的過程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例如:“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關鍵是控制電壓不變,這對學生來說比較難,所以在實驗前,我會先演示一下如何控制電壓不變,最后再讓學生動手操作,這樣才能按時完成實驗。當然這種方法只是對于一小部分實驗所采取的一種不得已的方法。到底要采取哪種方法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大綱的理解。我個人認為應該多種方法相結合,效果會更好。
5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教學要求
學生是不同的個體,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認知能力的不同,自然分層次了。在平時,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而進行分層教學,分層實驗。一個物理老師一般任教3—4個班級,不同班級情況會有所不同,分組實驗要求要有所差異。一個分組實驗不同的組別、應有不同的要求。好班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可以讓他們自己動手探究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中班學生要分層次教學(根據學生特點,把他們分成不同的組),有些組可以讓他們探究與思考;有些組讓他們跟著視頻做或者老師多些幫助輔導。其他例如“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對于普通班只要能夠測出電阻就行,對于中等班就要求要會測還要會選電表的量程,而對于好班還要再完成拓展實驗。
現在多數農村校存在課時量較少,實驗器材老舊破損,班級學生數多的情況,要提高分組實驗的效率,要經常到實驗室研究器材,或者自制一些實驗器材來充實實驗儀器,加強與其他同行老師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教師平時要多研究教材分析每個探究實驗的特點,在無法面面俱到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突出某一環節來完成。總之,要想提高初中物理分組實驗的效率,要因教師、因學生、因學校的實際情況而異。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只要我們扎實做好分組實驗的各項工作,就一定能把分組實驗的教學效率提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