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 要: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實踐活動教學案例顯得極其重要,在實踐教學中可遵循“易取材好操作、感興趣可創新、貼近生活較實用、因地制宜凸顯特色、體現綜合性、突出技術思想”等原則進行教學案例的篩選,有效促進通用技術實踐活動課教學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通用技術;實踐活動;教學案例;選擇原則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技術素養和形成正確的設計理念 [1 ],教學中主要包含知識理論課和實踐活動課, 而案例教學又成為課程教學的最大特點,實踐活動課教學案例承載著培養學生技術素養、設計理念、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作用。教學案例的選擇在通用技術實踐活動課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合適的教學案例,可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能有效促進通用技術實踐活動課教學目標的達成。筆者將結合多年的通用技術活動課教學實踐,分析與闡述通用技術活動課教學案例的選擇應遵循“易取材好操作、感興趣可創新、貼近生活較實用、因地制宜凸顯特色、體現綜合性、突出技術思想”等五個原則。
1 易取材好操作原則
通用技術活動課教學的重要載體是教學案例,不同的教學案例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和使用的工具會有所不同,其要求學生的技術操作水平也會有所差異。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實踐活動所用的材料來源和現有工具,應選擇容易獲取的材料和簡單常用的工具,活動所要求的技術操作水平應符合學生現有能力,才能確保在教學實際中得以實施,不會出現因為材料費用太高、相應工具不全或學生不會操作而造成無法開展教學活動的情況。
例如:在穩固結構的探析教學時,可利用一根回旋針、一個小螺帽設計“誰的螺帽立得高”實踐活動,活動中學生把回旋針掰直后彎折成底座和支竿,螺帽立支竿頂部,為了把螺帽立得高且穩,要考慮底座的大小形狀、螺帽和支竿整體的重心位置,學生在不斷實驗的過程中領會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該教學案例所需材料容易獲取,基本無需工具,成本低廉,還可重復使用,在實踐活動中好操作實施。又如,在技術試驗及其方法教學時選擇用廢舊報紙制作紙橋或凳子,利用礦泉水瓶設計水火箭進行技術試驗等活動,都是實踐教學中易取材好操作的教學案例。
2 感興趣可創新原則
通用技術活動課教學案例是師生互動的載體,是落實教學目標的橋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案例,可以讓課堂變得活躍,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率;更重要的是教學案例一定要包含能激發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探究點,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能讓學生在制作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挖掘案例的本質,由此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例如:在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時,利用過期會員卡、舊名片等設計“卡片式手機支架設計與制作”實踐活動,學生感興趣,人人可動手,制作積極性較高。但結構設計有一定難度,能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可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制作出來的手機支架都是一個個造型及功能迥異的創新作品。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設計的一般原則,理解方案的構思方法,掌握方案的比較和權衡,提高了技術素養。
3 貼近生活較實用原則
通用技術課程是反映生活并體現生活的課程 [2 ],因此,通用技術活動課教學案例的選擇應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同樣,活動課教學案例是現實生活問題的來源,就必須要有較強的實用性,讓學生體驗學以致用的技術實質,并學會運用技術設計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針對學生提出家中WIFI放在客廳, 臥室WIFI信號過弱的問題,在模型與原型教學時,設計“易拉罐制作WIFI信號放大器”實踐活動,既貼近生活又很實用。又如,為解決教室雨傘滴水和放置問題,在設計樣圖的繪制教學時,讓學生動手設計繪制“教室多功能雨傘架”活動,再把優秀作品的樣圖交給學校后勤部門派人定制。用身邊的生活問題做活動課的教學案例,既生動又實用,能讓學生體會到應用技術設計改善生活的成功與喜悅。
4 因地制宜凸顯特色原則
在教學中通用技術教師要根據學校所處地區的特點、周邊環境、學校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具有地方特色或校本特點的教學案例。例如:在工藝與流程教學中,結合當地竹制品-貢席特色,讓學生觀看了解竹席的傳統制作工藝和現代流水線生產流程,運用系統優化的思想進行改良實驗的設計。又如,結合學校機器人特色校本課程,在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施教學中,利用學校已有的樂高機器人設備及配件,設計制作“十字路口交通信號燈控制演示裝置”、“辯聲機器人”等活動,讓學生理解開環與閉環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
選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學案例作為通用技術活動課載體,有利于學生親近本土技術文化,挖掘校本特色課程的教育功效,為地方特色技術和工藝的發展、傳承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5 體現綜合性突出技術思想原則
由于通用技術課程各章節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連貫性,諸多教學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實踐活動課教學案例的選擇應緊扣章節教學目標,圍繞課程整體目標選擇具有綜合性、開放性和思想性的案例,來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及創造能力,從而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
例如:用“多功能晾衣架設計制作”、“創意筆筒設計制作”、“簡易書架設計制作”作為實踐活動課教學案例,其案例的知識綜合性強,可貫穿設計中的人機關系、設計的一般過程和原則、發現明確問題、方案構思、設計樣圖與模型、產品說明維護等多個單元章節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學科知識進行設計制作,能有效地突出技術設計的課程思想。在實踐活動課中運用這種綜合性教學案例,能把教材對學生的要求全部融合在一起,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優化并簡化了整個教學流程,還能突出通用技術課程培養學生綜合技術素養的課程理念。
總之,通用技術活動課教學案例選擇的五個原則既相對獨立又互為聯系,在實踐教學中因人而異,各校各有不同。此外,還要考慮具體的學情和實踐操作實施的安全性,無論案例精彩與否,如果不符合學情或操作具有危險性便不能應用于教學。選擇恰當的教學案例關鍵點就是看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技術課程的情感,是否能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正富.通用技術教學案例的選擇原則——2013年省市教師教學技能比賽案例例說[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