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科
【關鍵詞】 鄉村教師;生存環境;現狀;問題
【中圖分類號】 G52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4—0023—01
在我國基數龐大的人口總量中,有近七千萬的鄉村學生,不足千萬的鄉村教師承擔著將這些學生培育成才的重大責任。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而鄉村教師則正是支撐這些希望的脊梁。在當前城鄉發展嚴重失衡的背景之下,鄉村教師的生存狀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多鄉村教師不但生活環境艱苦,還拿著非常低廉的薪酬,但仍然默默無聞地在崗位上堅守并奉獻著。這種不求回報的付出與堅守托舉起了鄉村孩子的希望,是熠熠生輝的“閃光點”。
一、 鄉村教師的特殊意義
教師是教育之根本。教師的質量水平決定了教育的力量和高度,好的教師才能夠形成好的教育。當前我國有近千萬鄉村教師,他們長期以來工作在艱苦、清貧的環境當中,生活條件以及工作條件都非常惡劣,但這并沒有打擊到他們的信心,反而使他們更加恪守盡責,不計名利,在貧瘠的土壤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對我國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在一些交通不便、居民素質水平普遍偏低的偏遠山區中,鄉村教師不單單需要扮演好教育事業的支柱者、繼承者角色,還同時承擔了傳播先進文化、發展科學技術,提高農民勞動技能水平的重要任務。
鄉村學校正是因為鄉村教師的堅守而展現出了盎然的生機與活力,可以說鄉村教師是鄉村學校、乃至整個鄉村地區的中堅力量與難以多得的寶貴財富。鄉村教師常年居住在生活條件較差的鄉村地區,工資非常微薄,還必須忍受著身體上的傷病與心靈上的苦悶。在種種惡劣條件下,鄉村教師能夠排除萬難、砥礪堅守實屬非常難得。而鄉村教師對鄉村教學這份工作的堅守是來源于他們對于鄉村地區的深厚情感,是源于他們對教師這一職業崇高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是源于他們對回報鄉村、發展鄉村、支援鄉村建設的偉大理想。
二、 鄉村教師生存現狀
當前鄉村教師跨年級、跨學科教學現象十分普遍,鄉村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對鄉村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鄉村教師有必要成長為全科教師,這意味著教師的備課、授課任務加重,壓力相應增加,工作累、責任重、待遇低、生活苦,已成為農村教師的標準群像。老師們需要完成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后輔導、上晚自習、學生管理等工作內容,要負責學生在校時的方方面面,從白天忙碌到黑天,這是老師們的工作常態。
農村邊遠地區的教師除了工資外,基本上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教師們坦言,沒有辦輔導班的創收、沒有年終獎。老師的收入是整個家庭經濟收入的唯一或主要來源,面臨著贍養老人、成家立業,應付日常人情世故等各種社會和家庭責任,生活成本很高。因此農村教師的在總體收入低的情況下,經濟上顯得捉襟見肘。
學生難管難教,家長不配合,艱苦的生活環境,簡陋的居住條件,超負荷的工作,都無法讓他們對這份職業擁有一種自豪感和獲得感。他們時常處在各種沖突、矛盾、搖擺和掙扎中。他們渴望收入更高、更體面的工作,但是職業流動受到很多限制。教師內部的向上流動競爭激烈,空缺有限,向其他職業流動又受到自身能力和專業的制約。因此,農村教師職業的認同感和穩定意愿較低,職業理想不堅定,職業動力不穩定持久。隊伍存在很大的不穩定隱患,隱性流失的風險較大。
三、鄉村教師生存環境亟待改善
根據甘肅省各個區縣教育工會所提供的特困教師基本情況統計數據來看,目前甘肅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仍然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光明網曾就甘肅鄉村教師做過的一個調查顯示:在1032名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中有48.6%的教師不住校。根據農村小規模學校非住校教師的交通方式與單程用時統計,不住校教師中交通工具以步行與摩托車為主,分別占24.9%與21.4%。在51.4%住校教師中,有79.9%的教師享受學校提供的周轉房。但是就住宿條件來看,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生活設施配備不足,周轉房中配備廁所比例為32.0%,浴室為5.1%,取暖設備為41.4%,自來水為39.2%。在住校教師中仍有20.1%的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沒有享受周轉房,他們平均每年需支付3471元的房租費用,使本來就生活拮據的鄉村教師更加困難。
由以上分析可見:廣大鄉村教師是教育師資隊伍中的特殊群體之一,他們的生活環境非常艱苦,薪資報酬不盡如人意,但這些惡劣的條件并沒有打消他們的積極性,他們仍然堅守在鄉村地區教育事業的第一線崗位中,承擔著教育鄉村孩子發展成才的重要任務,不言苦、不言累,不求回報、只為付出,這樣的一群鄉村教師隊伍是值得我們贊揚與憧憬的,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也應該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