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斌
摘要:在對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不僅需要使用正確的翻譯手段,而且還需要翻譯工作者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有足夠多的了解,從而使翻譯過程中將英文原著的譯為漢語時 的精確性與全面性的以確保,同時使譯作能夠符合中文讀者的傳統思維以及閱讀習慣。著眼與英語文學作品翻譯的現狀,不難發現,若想翻譯出杰出的作品使譯作在內容與風格等多個方面都滿足中文讀者的需求,就需要將文化差異通過多重手段來進行處理。因此,本文針對因文學體裁不同而體現出的文化差異以及動態對等翻譯理論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對如何通過創造性的翻譯對文化差異進行妥善處理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英語文學;文學作品;翻譯;文化差異
在對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英文詞組就行簡單的翻譯,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對全篇翻譯進行整合,結合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將翻譯中的語言習慣加以調整,并且需要在作品原意不發生改變的基礎上,結合漢語語言習慣,在文字與語句方面對原著進行合理的加工,從而使英語文學作品更加符合中式的閱讀習慣,進而使英語文學作品在中國得以更好的傳播與發展。
一、文學體裁不同體現出的文化差異
在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常會遇到各種各樣內容與體裁的文學作品,所以在翻譯時我們首先要對文學作品的樣式與體裁進行明確,并將不同文學樣式與體裁的特點進行分辨與整理,進而在不同文學體裁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可以準確而快速的找到相應的翻譯技巧。因此,對不同文學體裁所進行的分析與整理可以令我們通過正確的技法使因不同文學體裁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得以更加有效的處理,使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質量得以有效的提升。若想有效的處理英語文學作品翻譯中的文化差異,還需要在對其進行翻譯之前對文學作品的寫作手法進行認真的考慮,從而避免文化因素被忽略的想象發生,亦避免使譯文成為只由簡單的單詞與符號所堆積而成的失去靈魂的軀殼。一般情況下,英語文學作品多為小說、詩歌、應用文以及散文這幾種文學體裁,而不同的文學體裁也就決定了作品中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在對以詩歌、小說以及散文為體裁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就需要將文化差異作為在翻譯過程中所考慮的中心因素之一。而且,在英語文學作品中常出現較多的作者獨立創作部分與文化風格元素,同時作品多將內容的藝術性與文學性進行較為突出的體現,所以在對其進行翻譯時就需要全面而深入的對文學作品在誕生時所處的歷史氣氛與文化背景進行了解,這就要求翻譯工作人員具備杰出的基本素質,因此,在對以詩歌、散文與小說作為體裁的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首先要做的便是對其歷史氣氛與文化背景進行詳盡的了解與分析,之后將分析結果與中文語境相對比并查找出其中的差異之處,使譯文做到既忠于原作又符合中文閱讀習慣,從而達到翻譯質量整體提高的最終目的。
二、動態對等翻譯理論
為了使中文與英文之間的轉換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標準從而減少原文與譯文之間所存在的翻譯偏差,著名專家奈達著眼于語言學對中英文之間的轉換提出了動態對等這一翻譯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就是將原文與譯文之間功能的對等視為翻譯標準,他在論述時表明其對翻譯工作的理解,指出翻譯工作就是將原著的信息通過對等與恰當的語言在字義與文體雙層面上得以再現[1]。從達奈對于翻譯工作的定義中不難看出,對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不只是指對原著中的詞意進行翻譯,更是對原著的體裁風格以及語義進行對等的轉換,是譯文所傳達出的信息不僅有表層含義而更具有深層寓意。
動態對等翻譯理論中所涉及到的對等主要包括文體對等、詞匯對等以及篇章對等這三方面內容,其中達奈以意義上的對等為重點,其次是形式上的對等,因此根據專家所指出的理論在對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應將動態對等翻譯理論的三方面內容作為基本原則,從而使原著的目的語得以明確,同時使原著的文化內涵得以生動的再現。而若想使原著文化內涵可以通過譯文得以準確體現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內容,首先是利用兩種語言所代表的兩種不同文化的相似之處來最大限度的將原著的文化進行還原;其次是在原著文化內涵與文章意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選擇對形式上的對等進行舍棄,從而保證譯文對原著內容的展現更加準確;最后是在舍棄了形式上的對等而仍不足以將原著的語義與文化內涵進行還原的情況下,需要通過重新創作的翻譯手段來使中英文達到語義上的對等從而使文化差異得以調節和妥善處理。
三、通過創造性的翻譯對文化差異進行妥善處理
在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我們經常需要考慮,是要將原著中單詞與句子進行直接翻譯,還是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與領會對文章進行翻譯[2]。在對應用文進行翻譯時通常不需要翻譯工作者通過再創造來對原著進行翻譯,而只需要在對原著進行直譯的基礎上使單詞準確性得以確保即可,但是在對以詩歌或者小說作為體裁的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作品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社會背景決定了其本身就是對英文語言的二次創造,因此需要譯者通過自身對原著的理解與領會以創造性翻譯手段對原著進行翻譯,從而使翻譯不只是停留于原文的字面意義,使原著的文學魅力得以還原,亦使譯文避免了枯燥乏味。
從對英語文學作品翻譯手段進行分析的分析結果中我們不難看出,創造性翻譯作為英語文學作品翻譯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使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與傳統思維得以滿足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加快速與方便的接受譯作,其二是將英語的語言文化以更加直白的方式向中文讀者進行介紹[3]。因此,創造性翻譯手段的意義在于,在使原著所傳達意思的準確性得以保證的基礎上加之以譯者自身的創造性來對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從而使文化差異所造成的理解困難得以消失,使譯作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上以更加形象生動的內容來吸引中國讀者的注意力,所以,對創造性翻譯手段的正確利用可以使英語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的文化差異得以有效妥當的處理
四、結語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分析我們不難得知,在對英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對英文與中文之間文化差異的正確處理十分重要,只有二者之間的文化差異得以妥當且有效的處理,才能使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質量得以有效提升,使英文原著的精髓得以準確表達,因此要求翻譯工作者對自身的創造力以及雙語文化思維進行積極培養,從而使自身翻譯的準確性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吳瓊.試論如何正確處理英語文學翻譯中的文化差異[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12-13.
[2]譚穎.英語文學作品翻譯中如何處理中西方文化差異[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02):23-25.
[3]張澤鋒.英語文學翻譯中如何處理文化差異[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