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 目的 研究淋巴結核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方法 68例淋巴結核患者, 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4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 治療依從率、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淋巴結核患者臨床實施健康教育, 可以縮短治療時間, 提高患者醫囑依從性和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淋巴結核;護理;健康教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77
淋巴結核以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部位多見, 主要發病部位在頸部, 其中頸部淋巴結結核又多為潰瘍型, 臨床護理十分困難[1]。潰瘍型淋巴結核的膿水如果淋漓不盡很難治愈, 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使患者生活不便, 增加經濟負擔。本次研究中, 選擇68例淋巴結核患者應用健康教育效果理想,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淋巴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4例。對照組男22例, 女12例;年齡17~60歲, 平均年齡(30.6±9.8)歲;其中8例為左側病變, 23例為右側病變, 3例為雙側病變;其中19例合并膿腫, 8例合并竇道, 5例合并肺結核, 2例合并其他病變;觀察組男23例, 女11例;年齡18~60歲, 平均年齡(31.5±9.5)歲;其中9例為左側病變, 21例為右側病變, 4例為雙側病變;其中20例合并膿腫, 7例合并竇道, 4例合并肺結核, 3例合并其他病變。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變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 結核病病程長, 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治療重要性, 指導患者定期檢查, 觀察患者用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 為患者講解藥物使用方法和劑量。護理人員觀察患者臨床各項癥狀, 指導患者臨床治療、用藥和檢查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 具體方法包括:①飲食護理:結核病屬于慢性疾病, 長期消耗會使患者營養不良, 應用藥物治療時也會使臨床治療效果受到影響。患者消化能力會減弱, 食欲不佳, 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選擇清淡、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患者食欲恢復后, 可以改為高蛋白和高熱量、高維生素類食物, 通過飲食護理, 為患者提供必要的營養供應, 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及臨床治療效果[2]。②用藥指導:患者要規律適量用藥, 掌握用藥基礎原則, 合理用藥會直接影響患者疾病的轉歸, 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根據患者病情為其選擇有針對性的用藥方案, 患者不得隨意更改用藥種類和劑量, 一旦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 要及時就診遵醫囑處理, 切忌自行隨意停藥。③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病程較長, 很多患者對臨床治療有抵觸情緒, 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 為患者耐心解釋, 在心理上安慰患者, 幫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時間,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依從率, 包括完全依從、依從和不依從, 治療依從率=(完全依從+依從)/總例數×100%;根據相關標準[3]把本次研究療效分成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等級,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和病灶消失;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和病灶明顯縮?。挥行В夯颊吲R床癥狀和病灶有所縮??;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病灶未見縮小, 甚至有所增大??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比較 觀察組治療時間為(12.5±3.8)d, 對照組為(22.6±12.8)d,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率比較 觀察組完全依從20例, 依從13例, 不依從1例, 治療依從率為97.06%, 對照組完全依從14例, 依從10例, 不依從10例, 治療依從率為70.59%,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7847, P=0.003<0.05)。
2. 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愈15例, 顯效10例, 有效7例, 無效2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4.1%, 對照組治愈10例, 顯效8例, 有效5例, 無效1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67.6%,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7035, P=0.005<0.05)。
3 小結
結核患者因長期消耗, 會使抵抗力變差, 而結核桿菌通過不斷的作用, 還會使患者皮下組織發生壞死, 使皮膚表層潰瘍, 壞死組織和毒素等對瘡口不斷的侵蝕, 會嚴重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 降低治療依從率, 延長治療時間[4]。本次研究中對淋巴結核患者應用健康教育, 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治療依從率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報道一致[5]。
綜上所述, 淋巴結核患者臨床實施健康教育, 可以縮短治療時間, 提高患者醫囑依從性和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孟今女. 188例淋巴結核臨床分析與健康教育.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9):222-223.
[2]任怡, 房曉惠, 黃淑敏, 等.服刑人員頸部淋巴結核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天津護理, 2015, 23(1):31-32.
[3]王樹偉, 張海燕, 劉大勇, 等.頸部淋巴結核30例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國民康醫學, 2012, 24(14):1698-1781.
[4]沈林英, 吳梅, 張惠峰, 等.頸部潰瘍型淋巴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 2010, 25(21):2014-2015.
[5]胡偉.特殊人群結核病發病情況及分析.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 2013, 7(10):625-626.
[收稿日期: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