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鈴
【摘 要】《土力學》是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等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主要先修課程之一,其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應新環(huán)境下的教學,廣大土力學教師應根據(jù)其課程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改進教學方法、采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等方面著手,完成好土力學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土力學;現(xiàn)代教學手段;教學改革
1 土力學課程特點
土力學是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等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是土建、水利、工程地質等各類工程設施設計與施工的重要理論基礎,是這些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起銜接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的作用[1-2]。本課程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及其工程應用,主要講述土力學的基本原理與分析計算方法,內容全面、完整,滿足教育部土木工程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土力學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3]。土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主要先修課程之一,本課程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因此土木、水利等專業(yè)的學生必須掌握好這門課程,但由于本課程理論性較強,知識點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離散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難理解、抓不住重點[4-5]。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適合當今的教學。鑒于以上原因,本文作者根據(jù)土力學課程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方面對《土力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討。
2 《土力學》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2.1 改進教學方法
改革教學方法是深化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由于各校學生的基礎情況不同,教學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因此,各高校要根據(jù)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而不能照搬其它高校的教學方法。將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把一些教師在課堂上難于表達清楚的問題,例如土工試驗、飽和土有效應力原理、工程概況等,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地演示出來,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保留課堂授課、課下答疑、課后作業(yè)等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改革“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踐啟發(fā)式、討論式、研究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還要注重以下幾種教學方法的實施:
2.1.1 適當開展雙語教學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與外國之間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土木工程也逐漸走出國門,海外項目越來越多。發(fā)達國家土木工程界的先進技術與理念已得到各國的認可,技術規(guī)范、標準也越來越國際化。因此,有必要開展雙語教學,加速學習國外先進的理論與技術。為此,我校進行了《土力學》英漢雙語教學改革,實踐證明,這一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校在雙語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教學進度由慢到快,循序漸進;
2)深入了解班情,加強個別輔導,采取一幫一法;
3)加強師生互動,及時收集反饋信息,改進教學方法;
4)加強實踐指導。
2.1.2 直觀教學
直觀教學是指使用真實的事物標本、模型、圖片等作為載體傳遞教學信息,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教學類型:
1)電子化備課筆記
將備課筆記用計算機進行排版,經過整理后拷貝給學生,這樣一來,課堂上學生便可集中精力聽講而不用忙于記筆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模型教學
通過購買或動手制作教學模型,如(擋土墻、沉井等模型),這種教學方法更加直觀、形象化,易于學生理解。
3)錄像、照片教學
對于一些工程實例或者土工實驗,僅通過教師口頭描述學生難以完全理解,可以購買相應的錄像或者教學幻燈片,課堂上進行播放,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1.3 增加現(xiàn)場教學
土力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許多土力學問題比較抽象,僅憑課堂講解,難以解釋清楚,加上學生缺乏工程經驗,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可以利用周末或安排少量課時帶領學生去學校周邊的施工現(xiàn)場,請工程技術人員作現(xiàn)場介紹,并解答學生提問,了解施工過程。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深受學生歡迎。
2.1.4 開放式土工實驗教學
土力學課程涉及的土工實驗較多,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校可以采取學生自主預約、自主選取實驗項目,根據(jù)實驗設備的使用情況自主安排實驗時間、自主完成實驗過程、自主進行實驗結果分析的開放式實驗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采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
現(xiàn)代教學手段主要是指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手段,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具有生動性、形象性、直觀性、新穎性等特點。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在我國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均在開展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我校,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課時占必修課課時量的比例已成為教學評比的一個指標,教師上崗前均要進行多媒體教學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進行教學。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土力學教學已是大勢所趨,為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以教師課堂授課為主,多媒體課件教學為輔,二者有機結合,相互補充;
(2)合理安排板書;
(3)加強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
(4)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土力學教材,并制作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2.3 適當調整教學內容
當前,許多高校為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學計劃中減少了土力學課程的課時,導致一些教師為趕進度而忽略教學質量。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好土力學這門課程,是廣大土力學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本人認為,教師應根據(jù)各學校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在詳細講解重點章節(jié)的同時,帶過次要章節(jié),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教學質量,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 結語
作為一名土力學教師,我們要根據(jù)其課程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改進教學方法、采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等方面著手,完成好土力學課程教學改革。廣大教師仍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探索更高效、實用的土力學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顏榮濤.《土力學》課程的基本特點及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4,11:122+154.
[2]咸淼.土質學與土力學課程教改體會與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0, 12:126-127.
[3]韓娟,魯雷.淺談土力學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10,21:302+370.
[4]張志紅,路德春.《土力學》課程教育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24-25.
[5]曾召田.淺談土力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科技視界,2013,05:97-98.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