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花
摘 要: 本文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以初中英語教學為立足點,依次從英語教學的教學環境、基本技能、師生關系、評估機制、訓練策略等展開,對有效教學進行探究,提出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教學策略 教學模式 小組學習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實現有效的英語教學?作為有十幾年英語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現我把總結出的教學策略和大家分享下。
一、創造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
我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將英語教學變成一個雙向平等交流的過程,給學生更大的交流和發揮空間。每次新課文講解前,都提前請三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認真準備教案,上課時請他們到講臺上講解,而老師則坐到學生中間,像一個普通學生一樣提問,對學生講解只起糾正和補充的作用。上進心和自尊心會促使指定的學生認真備課,而同樣的心理又使聽講的學生努力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因而這個過程實際上把講臺上下的學生都充分地調動起來,課堂變成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改變以往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無精打采的局面。從心理學上講,人在參與的過程中才能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課前實際上已消化比較容易接受的東西,這樣課堂有限的時間就都用來解決難點疑點,學生印象比較深刻。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式,并學會了如何交流,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無疑會逐漸樹立起自信。
二、培養聽、說、讀、寫基本技能
文化素養較高的人,講英語時常存在這樣的心理障礙,就是對自己所講的話是否中聽、自己的語音語調是否標準存有顧慮,因而不敢開口說。所以平時訓練就應從多聽外語節目訓練語音語調及多揣摩入手,積極主動地多參與英語角的實踐活動,有意識地揣摩他人表達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通過不斷總結,不中聽的話就會越來越少,自己大膽開口說英語的信心就會增強。語音語調不正常影響自己交談時的勇氣,因此,平時訓練時須多收聽外語節目,并大聲跟讀,實踐多了,效果就會好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利用學生已學過的英語來解釋或介紹新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操練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地投入語言實踐。教師在課堂上要千方百計地創設各種情境,充分營造課堂交際的氛圍,使他們思路更開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學校教學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它的性質自然也制約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傳統的師生關系,由于受傳統社會政治和社會生活的規定,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威依從關系。教師只有運用學生可接受的言語策略授課,才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氛圍,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當前的學校環境中,討人喜歡和受人重視是學生的首要需求。促進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促進困難學生的自尊心,會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如果教師重視學生的成就,面帶微笑,鼓勵學生發表想法,在管理學生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就不會產生太多的問題。從互動理論的觀點看,語言是維系社會關系的紐帶和工具,語言交流不僅是信息的交流,還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提高外語學習的成效不僅是簡單的語言知識的灌輸和學習,還是情感、態度和動機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積極良好的情感因素是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成績的心理保障。
四、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
以往純粹以考試成績如期末的學業考試成績作為評估學生學習情況的做法,僅僅局限于終結性的評估,缺乏全面性,難以有效、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不利于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教師應取消以考試成績作為評估學生學習情況的做法,制定新的評估機制,從學習者在小組中完成學習任務過程的表現、課堂互動情況、作業成績等多方面對學習者學習情況進行評估。為了調動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課堂活動中提問的積極性,將學生提問次數和問題質量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善于思考、愛提問題而且所提問題質量較高的學生,除了口頭表揚外,擬提高學期末總評成績;對因基礎差而回避提問的學生,教師應激發、引導、鼓勵他們多問答;對惰性強、不思考、慣于依賴他人,幫助、教育無效的學生,平時成績為零。
五、制定有效的聽力訓練策略
為了強化聽力課堂教學的效果,人們往往根據不同的聽的目標采取不同的聽力策略。研究這些聽力策略,對改進聽力課堂教學活動和訓練效果有重要的啟示。聽力策略是一種學習策略。所謂學習策略,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或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思維和行為活動,可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指的是語言學習者為促進某一學習活動的順利完成而采取的計劃、監察、評估等行動,是學習者進行自我管理所采取的措施。認知策略則與學習者的學習任務有直接的關系,涉及對輸入信息的處理,如重述、借助上下文推理、聯想、發揮等策略。社會情感策略指的是學習者為促進某一學習任務的完成而與別人合作,或自己控制情緒,清除緊張不安等。有效的聽力策略訓練不僅有利于學生學會“聽”英語,達到用英語交際的目的,還有利于提高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主動性,為日后的終身學習創造條件。
六、推行小組合作學習
英語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充分研究學生,立足學生學習實際,合理分組,為分層教學提供組織保障。分層教學的基本含義是“同類組合”,根本目的是“共同提高”。因此,分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分層教學的實施效果。所以在占有詳盡資料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準確分組意義重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自行完成基本詞匯、句型的積累學習過程。
總之,新課程要求作為新課程教材的前線工作者,應改變舊觀念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一起進步、一起成長,徹底拋開舊觀念,我們要“以人為本”,必須關注學生個體的存在,懷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態度對待每個學生,關注學生的長期發展,重新審視課堂教學,制定新的英語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