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摘要:目前我國的會計制度主要涉及兩個方面: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其中財務會計的主要業務是幫助企業確認和計量所要開展的經濟業務,并對其進行專業的記錄,是屬于傳統的會計學科范疇。而稅務會計的內容主要與稅務有關,屬于新興邊緣會計學科。兩者之間有共同點,稅務會計的工作開展是以財務會計為基礎,而兩者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穩定,決定企業是否可以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就是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之間的關系是否可以協調,由于兩者之間的關系密切又有區別,如果刻意的區別對待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企業要想實現穩定發展,緩解企業稅務的壓力,兩種制度的差異性的協調就尤為重要。
關鍵詞:財務會計 稅務會計 差異 協同
在企業中財務會計的優先考慮因素便是會計準則,稅法會計的決定性因素是稅法。稅法有相關的法律支持,如果納稅人在納稅過程中違反了相關規定,則要受到法律制裁。稅務會計的主要是內容是稅務活動,財務會計的主體業務則是對企業內部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并記錄相關的資料。這兩者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企業內部要想實現穩定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就需要協調這兩者之間的差異,這是企業最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協調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差異的意義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要是指對已經完成的資金活動進行全面的核算,將財務的信息傳達給信息使用主體,而稅務會計是企業內部納稅人申報、繳納稅款的一種管理活動。從兩者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共同性是存在的,尤其是當我國處于計劃經濟的時候,使用會計信息的主體比較穩定,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更加明顯。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不斷的完善,以會計信息為主體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如政府、債權人、投資人等等。這些不一樣的使用機構也就導致了會計信息的使用也存在著較大的區別,這種區別也影響著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關系,導致這兩者之間出現較大的矛盾,并且難以調和,二者出現分離發展的趨勢。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經濟的轉型過渡時期,要促進這個時期的經濟穩定發展就必須要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上來看,兩者之間的有效調和將會促進政府控制管理與征稅的稅收成本。從企業方面來看,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切實保護好企業自身的內部權益,實現企業內部的優化,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間的差別
(一)兩者之間的作用不同
會計體系的誕生意指在于為企業的生產、投資及管理活動提供準確、完善的財務會計、信息及真實的財務狀況。兩者的出現都是為了企業的資金管理,但本質上還是存在著不同,稅務會計是以國家稅法為基礎,對企業的稅務活動進行核算,規范納稅人的行為,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上,極大限度的減輕企業的負擔。財務會計的目的是給投資者提供科學合理準確的企業資產,全面了解企業的財務運營狀況,使企業的管理制度與投資更有科學依據。
(二)核算方式不一樣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核算原則還存在差異性,主要表現在核算依據、核算對象、原則等方面,財務會計是直接將企業經濟活動中產生的貨幣計量為核算對象,而稅務會計的主要核算對象則是與企業的稅務相關的經濟活動。從范圍上來說,財務核算的計算范圍更大。從財務制度的原則上來說,兩者都是為了保證企業內部的核算工作的正常運行,兩者應該要互相結合,共同為企業的內部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財務支持。
(三)兩者的會計方面不同
有關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作出規定,稅務會計包括了四個構成的要素,即是納稅所得、應稅收入、費用扣除以及應納稅額等等,企業內部繳納稅款的管理原則與這四個要素密不可分。而財務會計的要素則主要包括了負債、資產、收入、企業利潤、資產者的權益與費用等這六大方面,企業的正常經營、財務情況的處理與財務會計與這六大方面息息相關,共同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
三、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與協調
(一)構建系統的稅務會計體系
在我國,會計理論發展的時間不長,因此對于當前制度的完善還不夠徹底,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因此,要想完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完美對接,協調一致共同發展,就要不斷完善稅務會計理論體系,以國家制定的稅法最為依據,根據企業實際發展的情況,確保稅務制度合理有效的運行。以會計學的基本理論與基礎作為前提,企業應及時繳納稅款充分遵守會計系統的原則與要求,此外,從管理的角度上來說,要保障稅收制度與法律法規的相結合,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協調發展,為實現企業的共同發展做出保障。
(二)完善稅務會計的核算內容
從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核算的內容層面上來看,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而想要協調發展兩者的關系,縮小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尤為重要。具體的操作辦法是:第一要嚴格遵守所得稅的相關制度,要保證在會計制度的指導下,稅收人的行為活動是規范的,應稅費用列支標準應當適度放寬,稅收扣除的力度必須要加大,儲備更多的資源,才可以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足夠的動力。此次在所得稅問題的處理上,要減少兩者之間的差異性,要實現兩者選擇的有效統一,減少核算內容不統一的情況發生。
(三)企業內部要進行協調
在企業內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不一樣,但兩者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財務審計報告,以便于管理層對供詞的財務及相關稅收活動有一個全面的理解,進而制定相關的策略以便于公司快速發展。因此,對于公司來說,要實現兩者的內部協調,就要為兩者的融合發展制定一個合理的方案,科學合理的促進這兩者之間的高度融合發展,加強兩者之間的數據交流,此外,還可以采用統一的管理制度將其合并,通過相同的管理方法,促進兩者之間的有效融合,有效節約公司成本的同時也節省了人力資源。
(四)加強人才的培養和重要信息的披露
目前,在絕大多數公司內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結構體系是產生分離的,而在大多數企業內部,大多數的財務管理人員對兩方面知識系統了解的不全面,而在企業內部,要實現兩者的結合,首先企業就要加強對財務方面的管理,同時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知識體系結構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除此之外,企業內的會計制度只可以為企業的具體財務活動做出相應的解決,而宏觀目標信息的披露制度不規范、不完善的現象,企業必須要意識到這一方面的問題,必須重視企業稅收的穩定推進中小型企業會計必要性披露的重要意義,保證披露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從而有效的協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有效的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產生的不同越來越明顯,而對相關企業來說,將這者之間的距離縮短是必然要實現的環節,兩者之間的高度融合是企業良好發展的必要前提,是推進企業快速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胡寶亮.不同目標導致的差異——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J].國際商務財會,2011,03
[2]張悅.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分析——以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為例[J]. 現代商業,2011,09
[3]蓋地,劉慧鳳.增值稅會計理論框架的構建——一個具體事項會計理論框架協調性與異質性研究的樣本[N].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6;04
[4]肖偉.從稅法對資產處理的區別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J]. 現代商業,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