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有了新的內涵,并已成為單列的統戰工作對象,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團結他們是中共中央賦予統一戰線的重要任務,直接關系到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的鞏固、人民民主的推進、社會和諧的實現和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做好三明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要從加強領導、掌握情況、區別對待、培養隊伍、暢通渠道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召開,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向社會公布?!靶碌纳鐣A層人士”成為單列的統戰工作對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流動性大、分散性強、思想活躍、觀點多樣,有的甚至連人都找不著、面都見不上,一般化的工作方法很難對這些人起作用。因此,如何做好三明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這一開創性的工作,是我們亟需認真研究和正確解決的重大政治課題。
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內涵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而逐步成長起來的一些新的社會群體的統稱。它的內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200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同志首次提出“新的社會階層”一詞,他在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新出現的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廣大人員,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其他事業作出了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2006年,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強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工作新的著力點”,并指出新的社會階層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組成,主要包括“六種人”:①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③個體工商戶;④私營企業主;⑤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⑥自由職業人員。
2013年,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其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并列提出。2015年公布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中,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并列作為統戰工作對象。包括以下四個群體:①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③自由職業人員。④新媒體從業人員。
總而言之,原來所講的“六種人”中的“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一般不再稱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而應歸入“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現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指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等“四種人”。
二、三明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情況
近年來,三明市委統戰部按照中央、省委統戰部關于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要求,堅持“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方針,積極探索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方式、方法。三明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涉及各行業,主要分布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包括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社會組織的從業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和網絡意見人士,自由職業人員等。市委統戰部于2014年底引導成立三明市服務經濟發展組織聯合會,聯合會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交流聯誼、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平臺,同時也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重要抓手。目前聯合會由130名有較強代表性、影響力的社會新階層人士組成,其中民營科技企業和受聘于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21名,占16.15%;中介組織、社會組織的從業人員68名,占52.31%;新媒體從業人員、網絡意見人士20名,占15.38%;自由職業人員21名,占16.15%。三明各縣(市、區)委統戰部也先后建立了新的社會階層代表重點人士數據庫,具備條件的縣(市、區)成立了分會。
2016年三明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共有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2 名任省人大代表;3名任市人大代表、8名任市政協委員;1名任縣人大代表、25名任縣政協委員。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向各級人大、政協提交的建議、提案、議案120多件。
三、做好三明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思考
當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團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中共中央賦予統一戰線的重要任務,直接關系到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的鞏固、人民民主的推進、社會和諧的實現和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
一是要加強領導。各級黨委要建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對統一戰線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央關于統一戰線重大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研究,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督促檢查中央關于統一戰線的重大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等。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建立由黨委統戰部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目前,中央統戰部已成立“八局”,即“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局”, 這是事隔11年之后,中央統戰部再次設立新的正局級部門,也是能夠載入中央統戰部史冊的大事。各級黨委可根據所面對的新階層人士的規模大小、結構差異及由此導致的工作難度和強度的不同,在市、縣(市、區)級根據當地情況決定工作機構設置方式。
二是要掌握情況。當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大量處在變動中、在網絡上、在黨外、在體制外,很難準確掌握他們規模結構和思想動態,要對其進行分門別類摸查和開展專題調研,相關部門和組織要將“四種人”的信息統計納入其年度統計報表,同時建立健全數據庫特別是代表人士檔案庫,做到數據共享,并不定期更新。①通過各行業協會開展摸底工作。從律師協會、注冊稅務師協會、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等了解掌握中介組織從業人員情況。②通過民政部門了解掌握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情況。從信息產業、網信、互聯網協會、人民網網絡輿情監測室等部門和組織了解掌握網絡界人士情況。③通過工商聯、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及其他相關行業協會了解掌握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情況。④通過作協、美協、藝協等專業性社會組織了解掌握自由職業人員情況。
三是要區別對待。在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區別對待“四種人”,采取不同的統戰策略。①以律師為代表的部分專業人士。這類人政治參與意愿較為強烈,他們不僅關心政治,而且有政治訴求,并希望直接參與政治活動。針對這部分人,要努力在政治框架內提供制度化參與渠道,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避免體制外參與可能造成的弊端。②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自由職業人員中很大一部分人。這類人更關注自身發展,注重專業提升,價值取向較為務實。他們關注家庭、關懷社會,但直接參與政治的意愿不高。對這類人,宜采取“低度引導”思路,將著力點放在幫助其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建立日常溝通聯系渠道等方面,以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社會問題為要。③網絡界人士。這類人介于上述兩者之間,他們關心政治,也有表達政治訴求的愿望,但更傾向于通過新媒體“發聲”,他們中大部分人也沒有很強的直接參與政治的意愿。對于他們,重點是要暢通溝通聯系渠道,保障他們的言論自由,發揮其在建言獻策、輿情引導、反映社情民意和開展民主監督方面的積極作用,并教育引導其嚴守“網絡發聲”的法治底線和道德底線。
四是要培養隊伍。首先,把新階層代表人士的培養選拔納入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中,明確總體目標和共性舉措,并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制定具體目標和個性化舉措。其次,建立綜合評價制度。共性標準包括:政治覺悟高;專業造詣深;群眾代表性強;社會影響大;參政議政意愿和能力強。個性標準應有所側重。評價工作由統戰部牽頭,有關方面共同參與。評價結果作為對新階層代表人士進行各類安排和評優表彰的重要依據。再者,完善教育培養機制。加大對新階層代表人士的培訓力度;通過組織新階層代表人士考察、參與各類社會服務團、掛職鍛煉等,豐富經驗閱歷、提升素質能力。最后,加大政治安排和實職安排力度。一方面,有意識選拔一些新階層代表人士在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等組織中作適當政治安排;另一方面,探索新階層人士到政府、司法機關任職的有效形式,將更多德才兼備、能力突出的新階層人士提拔到實職崗位。同時,要重視社會性職務的推薦和安排。
五是要暢通渠道。一是推動在政協中設立“新的社會階層”界別。二是吸收更多的新階層優秀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三是吸納新階層人士加入民主黨派。四是吸納新階層人士加入工會、共青團、科協、美協等群團組織。五是健全協商民主體系。建立健全有新階層人士參加的鄉鎮(街道)和社區層面的協商議事制度。切實發揮新階層人士在社會組織協商中的主體作用。六是推進政務公開和黨務公開,暢通網絡參政渠道。七是暢通社會參與渠道。引導新階層人士建立或參與各類社會組織,支持其依法開展各種社會活動、表達利益訴求和意見建議;支持新階層人士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作者簡介:
鄧松水(1966—),男,福建省清流縣人,現為中共三明市委黨校科社黨建教研室講師。
(作者單位:中共三明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