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措
【摘 要】數感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理解和運用數的態度和意識,是人的一種基本數學素養。如何培養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數感?本文從生活實踐、自主探索、動手操作、不斷估算和實際運用等五個方面來進行闡述,力求讓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素養得以發展和提高,讓學生終生受益。
【關鍵詞】數感;培養方法;實踐運用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是一個值得我們每一個數學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那什么是“數感”呢?《數學課程標準》中介紹:“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即數感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理解和運用數的態度和意識,是人的一種基本數學素養。簡單地說,數感就是人對數學的感覺,感知它的“大小”“多少”等。學會“數學地”思考,一個人只要有了“數感”,就能將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數學的方式思考問題。
因為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缺少了“數感”的培養,故而導致數量單位使用的混淆,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下面就結合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談一談對小學生數感培養的幾點思考。
一、從日常生活出發,體會數感
兒童學習數學往往是從數數開始的,學生的生活經歷中到處充滿著與數相關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數感就是讓學生感知周圍的世界有著數量化的意味。在“數”概念的教學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數一數、說一說自己身邊的“數”。因此,教師要創設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切身體會數感、積累數感。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的、有趣的事物,通過主動地觀察分析生活現象,用數來表示身邊的事物。
二、從自主探索出發,體驗數感
《標準》明確提出要使學生“經歷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
三、從實踐活動出發,增強數感
富蘭克林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可能記住;讓我參與,我才能學會。”實踐證明,學生在動手操作時,眼、耳、口、手相結合,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助于學生正確、全面、深刻地感知數、認識數。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動手做數學、用數學,而不是聽數學、記數學。
(一)動手操作,巧解難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智慧之花開在指尖上。”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了一個月餅的二分之一后,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正三角形)表示出二分之一。學生通過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從而認識到雖然形狀不同、折法不同,但只要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兩份,取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基礎上真正理解了二分之一的意義。接著,讓學生在一個圖形上表示出自己喜歡的幾分之一,然后進行比較,學生在折、涂、比、說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正確把握了分數的大小,建立了數感。
(二)動手實驗,破解新知
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有很多單位的教學,如果單純講解名詞術語、抽象方法,而脫離事物,具體形象和感知,就很難讓學生理解,更談不上知識的掌握。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
四、從估算體驗出發,發展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意見”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可見,估算在對學生數感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很多時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確計算。新課標也指出估算相對于精確計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更廣泛的實際應用,更是發展學生數感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各種有利時機,改變學生對估算的認識,創造性地活用教材,讓學生常估算,多交流,從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強估算意識,形成較強的量化能力,逐漸養成良好的估算習慣,從而發展學生的數感。
五、從實際運用出發,升華數感
數學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以及懂得運用數學知識,而數感就是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和理解數學知識基礎上最好的產物。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有必要給學生搭造一個運用知識的平臺,讓數感的培養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一)設計綜合練習
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出以下練習題:這些綜合題目的設計有利于學生達到訓練和培養數學感覺的目的。
(二)設計猜數游戲
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教學,如“猜數”游戲就深受學生喜愛,而且對數感的形成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設計實踐性題目
江蘇特級教師魏潔說過:設計一些具有綜合性、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活動,不僅可以體現數學的本質,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感的形成不是通過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的教學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用較長時間逐步培養。作為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探索不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中、每一個內容中都可以形成良好的數感,達到提升數學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麒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1:211-212.
[2]王治.淺談小學生數感的培養[J].才智,2015,07:85.
[3]尤書琴.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感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5,02:42.
[4]周純國.建立數感:讓每一個孩子都心中有“數”[J].華夏教師,2015,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