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波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高中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提升,要求為社會培養綜合型人才,而音樂教學就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學中需要廣大師生引起重視的內容之一。
【關鍵詞】高中音樂 鑒賞教學 啟發 互動 情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31
高中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處于此階段的學生在性格、情感、個性、意志等都趨于成熟,需要教師為學生開展更加多樣的、豐富的課堂教學,以此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均衡發展,為其今后的發展做好準備。以前的音樂教學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把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和引導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音樂課也一直不受重視,不僅課時很少,而且還經常會被占用,所以高中音樂的教學也十分的不理想。很多學校對于音樂教學極為忽視,在師資力量方面的投入也很少,但是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現在很多高中已經逐步重視起音樂教學,其中音樂的鑒賞也受到學校師生的重視。但是面對當下各方面教學的局限,如何切實推進高中音樂的鑒賞教學呢?以下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談幾點意見,希望對各位教師有些許借鑒意義。
一、音樂鑒賞要遵循多樣性的原則
第一,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尊重多樣性。音樂本身作為一門視聽藝術,每個人的理解和喜好都不相同,也就是不能只進行經典的曲目鑒賞,例如《二泉映月》《梁山伯與祝英臺》等,還要結合現在學生的鑒賞需求和興趣方向,有所調整,以此來實現課堂的多樣性。
第二,多樣性的音樂鑒賞課堂還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感受。不能要求學生一定按照某一規則或者范式來進行鑒賞,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這才是最主要的。然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理解進行二次鑒賞,這樣學生鑒賞既保持了多樣性,又能真正有所收獲,看到自己的鑒賞水平與別的同學之間的差異和差距,從而在懂得多樣性的基礎上自主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第三,多樣性的鑒賞課堂需要教師變換課堂形式。很多教師都是采取簡單的我講你學,多媒體播放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單一而僵化,學生一上音樂課不是充滿興趣,而是開始犯困,甚至有的學生在音樂課鑒賞的時候學習其他學科。所以教師要促進課堂形式和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現場演唱,通過教師的演唱和多媒體的播放增強學生的感受力,這種多樣的課堂開展形式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鑒賞興趣??傊?,多樣性既包括教學內容也包括教學形式,這是開展好音樂鑒賞課堂的基本前提。
二、啟發式教學
首先,音樂鑒賞還需要教師采取啟發式教學也就是教師進行引導式教學,讓學生自主進行音樂的鑒賞,在聆聽的過程中,獲得審美的感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評價,而不是教師以自己為中心,完全忽視學生的接受和表達。不少教師發現,學生對于一些民族樂曲或者地方經典曲目并不感興趣,甚至有很多曲目聽不出基本的歡快情感,教師要注意循序漸進,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為了基本能力測試的成績而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這樣一來,音樂鑒賞就等同于考試和背誦了完全丟失了基本的藝術鑒賞氣息。
第一,教師在課堂鑒賞過程中,可以借助于打拍子的形式來讓學生理解基本的樂曲節拍與節奏,促進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然后再通過為學生講解音樂的樂器使用,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一步步理解音樂的形式和情感。這種引導的啟發過程最為重要,學生就能借此掌握如何進行音樂鑒賞。
第二,啟發式的鑒賞形式還需要教師采取實物教學,因為音樂鑒賞本身就和樂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發音難以分割,教師為學生展示樂器,并且讓懂得樂器的學生為同學進行演奏或者教師親自為學生示范演奏的技巧和手法,對學生的鑒賞進行現場啟發,激發學生的鑒賞思維,從而起到良好的鑒賞效果。
第三,啟發式教學必須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教師僅僅作為引導者的角色存在,所以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火花,并且及時給出學生肯定和鼓勵,積極鼓勵學生敢說感想,教師還可以充分借助于自己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啟發學生進行想象,感受音樂的變化。例如,在鑒賞《二泉映月》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肢體動作來為學生展示聲調的變化,啟發學生情感的變化,從而促進學生更準確的把握樂曲。啟發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不可替代,要為學生營造自由的鑒賞環境,如此啟發效果才能達到理想目標。
其次,音樂鑒賞離不開班級整體的互動,互動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課堂狀態,學生和教師的配合度以及彼此之間的默契、學生的積極性、師生之間的互相激發都達到一定的程度。但是當前很多高中音樂鑒賞課堂并沒有實現互動而是比較沉悶的以教師為主講人,學生只負責云里霧里地聽一節音樂課,并不能對自己的情感和音樂審美起到促進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教學的互動。
第一,作為音樂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和諧的親密關系,這是開展好互動教學的前提,很多教師因為音樂課不受重視,所以上完課就走,課下和學生沒有什么接觸,經常一個學期結束教師都不認識班級里的孩子,互相缺少溝通和交流,就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陌生,互動難以實現。所以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學習和生活、心理問題,做學生的朋友,音樂教師也應該及時與班級班主任進行溝通,加深對班級學生的了解。第二,互動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也就是教師要在開展教學之前對每節課的內容都有深入的了解,設置合適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適合學生的理解方式,從而促使學生的主動性一步步被激發出來,使之在建立信心之后會更愿意去主動表達,從而形成教學互動。第三,互動還需要教師對音樂課的課堂秩序進行維持?;雍苋菀资拐n堂產生混亂,所以教師應該在進行互動時候進行有序互動,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音樂鑒賞的分組,方便對學生的想法表達進行有效規劃,使每個小組都獲得發表意見的機會。
最后,音樂鑒賞離不開情境的設置,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和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難以分割,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于學生的情感和視覺來更高效的開展音樂鑒賞。第一,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形象生動的圖片,促進學生對于歌曲內容的理解。第二,充分利用作曲人或者歌唱家的人生經歷和歌曲創作背景,來激發學生的鑒賞情感,這種情境是其他教學氛圍都難以代替的。
通過以上幾點論述,高中音樂鑒賞的教學必須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一切教學手段和工具,來為學生開展生動的鑒賞課,提高其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