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俠
【摘 要】語文是比較基礎性的科目,但也是相當重要的科目,很多其他科目知識的理解、運用其實都離不開語文素養的提高。當然在初中階段語文在中考中占據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本文立足于中考語文試題的特點分析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
【關鍵詞】中考 初中語文 基礎知識 閱讀 寫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1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語文教學的大綱也有了一些變化,當然這些變化也隨時反映到中考語文試題當中。近年來,我們對語文教學的重視是逐漸加強的,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外語教學的要求,這也反映了整個教育現狀。這些改變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這些改變需要老師和學生慢慢適應,那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適應語文教學中的改革呢?從中考的要求來分析,中考語文試題主要包括三大板塊,一是基礎知識部分,二是閱讀理解部分,三是寫作部分。其中每個部分都可以分成幾個小部分,每個小部都有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這就需要教師抓住每個細節,適時引導學生關注這些重點和細節,從細節處取勝。
一、基礎知識部分
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字義的記憶、理解,病句的判斷,標點符號的使用,成語的使用,文學常識的記憶,古詩詞的背誦默寫等。首先,基礎字詞的掌握。這一部分的學習想必是每一位教師都特別重視的,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在教授字詞的時候都是教師占主導地位,要求學生記憶、默寫,學生的主動性不強,這就導致學生機械記憶、興趣不足。因此教師在生字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多參與,讓學生在每節課前把生字詞的讀音、詞義還有易讀錯的字、近形詞、多音詞等都查出來,在課堂上和同學進行交流。
其次,病句的修改。這樣的題目一般是從幾個句子里面選出有病句的一項或是沒有病句的一項,這就要求學生首先需要知道病句有幾種類型,比如說語序不當、成分殘缺、雜糅、詞語搭配不當等,分好類型之后,教師就可以找一些病句讓學生做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從練習中進行積累。標點符號的使用就需要教師多總結初中語文試題中出現的典型類型,幫助學生積累。對于成語的理解積累,教師可以時不時的在課堂上開展成語接龍游戲等,或者是把一些容易用錯的成語有意識地告訴學生并讓其進行積累。
最后,文學常識的記憶、古詩詞的背誦默寫。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死板,那么學生的接受度也不會很高,因此教師在講新課的時候要主動地有意識地介紹一下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作者的成長歷程、作者的創作有哪些,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增多學生的記憶點。對于古詩詞的背誦默寫也不能死記硬背,要讓學生在充分理解古詩詞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從中考試題中也可以看出,以前的古詩詞默寫都是給上句填下句,或是給下句填上句,但是現在很多是設置情境讓學生填寫,比如會問詩中表達作者思鄉感情的句子是哪一句?詩中表達詩人感嘆美好河山的是哪一句?這樣的試題改變就要求學生和教師都要深刻理解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掌握了以上這些基礎知識方法,教師也能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教學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考試中學生還應該重視一個書寫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達一般都是采取網上閱卷,這就面臨一個問題,閱卷老師對著電腦閱卷耗費眼力,而且屏幕顯示在一定程度上會放大書寫的缺點,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書寫問題。
二、閱讀理解部分
這一部分又包括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如果根據現在語文試題考查的變化來說,還有課外閱讀知識的考查。首先我們都知道文言文閱讀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特別是初中語文試題的考查趨勢告訴我們,文言文閱讀不僅考查課內的知識也考查課外的文章,而且更加重視課外文言文的考查,這就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課上學到的文言文知識,還要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以達到能自己閱讀文言文的程度。所以在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中,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面對一篇陌生的文言文不要先去看注釋,要先通讀一遍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借助注釋一句一句的翻譯,盡量直譯,如果不好直譯就要學會意譯。翻譯完之后,還要找虛詞、對句子理解比較關鍵的實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等進行重點翻譯。教師也要多給學生找一些課外的文言文進行閱讀,課上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
對于現代文的閱讀可以分成幾個重要的類型,比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等等,首先要把握這幾種文章類型的特點,不管是內容上的特點還是語言上的特點;還要總結一些答題技巧以及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進行入手。當然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會一點技巧就可以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閱讀,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情感表達。
近幾年新增對文學名著的考查,這些題目的考查大多都是比較基礎的知識,比如人物的特點、文章的線索等等,這也使得一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并不關注學生文學名著的閱讀,只是在臨近考試的時候,把一些文學名著中可能考到的問題整理出來讓學生記憶,這完全違背了考查這一部分知識的初衷。教師不僅要多給學生一些時間進行課外文學名著的閱讀,還要抽出時間讓學生之間進行適當交流,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可以輕松拿下這些分數,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三、寫作部分
這一部分包括書寫問題、標點問題這些基礎的知識,除此以外更關鍵的是作文的審題、立意和語言、結構。在寫作這一部分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創新,在考試模式的壓制下很多時候教師都是引導學生進行好詞好句的積累、古今中外勵志故事的積累并運用到作文中,這樣的模式就導致作文的模式都是一樣的,在閱卷老師看了那么多模式相同的作文之后,難免會“審美疲勞”,這樣的作文也就不會出彩。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親身實踐的機會,多帶學生觀察外面的世界,哪怕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多給學生展示一些輔助的道具,讓學生親眼看到,真正的觸摸到而不是憑空想象。
總之,中考語文的模式其實大同小異,我們在分析完試題特點并在之后能夠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才是關鍵的。本文就是從三個大的方面去分析初中語文考試的重難點,也關注一些比較細節性的問題,把握細節才能成功。其實初中語文教學是體現文學性和工具性統一的教學過程,我們不能為了考試而去學習語文,在掌握考試重點、難點和方向之后,也要多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這樣才是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