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 要: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把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關鍵詞:朗讀教學;語文教學;方法引領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道出了“讀”的重要性。因而,語文教學應該重視朗讀的訓練,加強對朗讀的指導。
一、根據教材內容,采取豐富的朗讀形式
1.范讀
范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示范性朗讀形式,它可以是教師范讀、學生范讀,甚至是錄音磁帶范讀等。教學時,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教師宜用示范朗讀的方式予以指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導,理解能力相對較弱,聲情并茂、準確地朗讀對他們來說尚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的范讀、引讀很重要。筆者在講二年級《鸕鶿》一課,課文采用動靜結合的描寫方式向讀者描繪了鄉村傍晚的幽美及漁人捕魚的生活場景,是一篇語言生動,富有情趣的文章。其中課文的第一小節對夕陽下的湖面以及湖四周的景色描寫非常細致,語言也很簡潔、優美,但教學中要讓只有二年級的小學生讀出其靜、美的特點來并不容易,于是教師利用范讀,讓學生體會到通過輕聲朗讀,放慢語速的方式可以達到此目的,然后讓學生據此方法反復練習,最后配以《漁舟唱晚》的音樂襯托,教學所要達到的意境就呼之欲出了。而與之相反,學生對如何讀出漁人捕魚的熱鬧場面,也就能夠了然于胸了。
2.分角色讀
分角色讀,就是若干人朗讀,每個人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朗讀。它是一種讓學生進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和形式。小學低年級學生大都喜歡表現自己,在他們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特別喜歡走進文章中的童話世界,讓自己扮演成其中的一個角色。
3.表演讀
表演讀,就是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表演、喜表現的個性特征,結合文章的寫作特點,在朗讀課文時適當地輔以動作或表演,使課堂教學動靜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朗讀形式。采用此種形式進行教學,不但有助于激發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培養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因而往往被低年級教師所采用。
二、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朗讀時間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對朗讀教學不太重視,也就不會專門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體會,只是讓學生集體讀一下或者叫幾個學生讀一下就算朗讀了,在課堂中對朗讀教學輕描淡寫,一帶而過,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這樣的朗讀教學對于學生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學生的朗讀能力沒有得到訓練,朗讀水平無法提高。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反復地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真正讓學生學會朗讀。那么,時間從哪里來呢?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要想給朗讀留出時間,教師就要少講、少說。所以,教師要精心備課,精心設計問題,去掉那些繁瑣的分析,努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把沒有多少用處的課堂環節讓位給朗讀,“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實踐的權利還給學生”,真正發揮朗讀教學的作用,不要讓朗讀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節。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讓學生正確朗讀課文,明確朗讀的要求,切實取得朗讀成效,從而使學生樂于朗讀,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讓學生在朗讀中讀出自信
教師應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F代的教育觀,要求教師把民主帶進課堂。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講究教學民主,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讀書氛圍,使學生打消怕讀錯的顧慮,消除緊張情緒,變得敢于讀書、樂于讀書。所以,在組織朗讀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把握好課堂組織,積極培養和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讀起來,在讀的過程中感覺到快樂。可以根據朗讀課文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朗讀形式,如男女單讀、小組分讀、男女分讀、全班齊讀、領讀、角色朗讀、教師參讀等,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是學生全員參與行動,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再加上教師適當的指導和鼓勵,可以幫學生樹立并提高自己朗讀的自信心。這一點對于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和身心的成長都十分有利。對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精神、自信心和凝聚力,對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今后的發展都有十分長遠的意義。
四、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
朗讀能力的培養同其他能力的培養一樣,都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但同時也有自己本身的特點,因此,朗讀能力的培養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朗讀能力的培養要早抓,并且越早越好。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大凡朗讀較好的學生無一不是從早抓起的。
(2)注重朗讀的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知道讀得好壞,但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很難說得清。因此教師要特別做好朗讀的評價,并逐步引導學生參與評價。評價應以肯定優點為主,這樣有利于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也有利于激發他們朗讀的興趣。此外,教師還應舉辦朗讀比賽等一些活動,在班級內形成好的朗讀風氣。
(3)充分發揮范讀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范讀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水平,好的范讀是最好的朗讀指導。對于朗讀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還可發揮課文朗讀的磁帶和班級中讀得較好學生的示范作用,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朗讀水平,又有利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
總之,朗讀教學一直是我國語言教學中最傳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韓愈讀書“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白居易讀書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瘡,手肘成胝”。我們要發揚中國傳統的朗讀教學方法,把握朗讀這把金鑰匙,還語文課堂瑯瑯的書聲,使語文教學獲得更高的成效。
(作者單位:貴州省興義市下五屯街道辦事處耳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