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矛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出現了許多新的要求,它對學生的英語詞匯的積累、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英語閱讀教學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改 語言表達 英語閱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22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閱讀是最基礎的環節,學生們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掌握詞匯、語法和句式,從而不斷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閱讀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課改背景下英語的閱讀不僅僅是學生用來掌握詞匯、語法等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以及通過不斷學習英語的表達方式,提高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并融會貫通運用到英語的寫作、交際等中去。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效率、學生的詞匯掌握量、語法的掌握程度等,忽視了英語閱讀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等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也逐漸形成了固化的英語閱讀學習模式,長此以往學生便會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英語學習水平的下降。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對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教師應提倡趣味閱讀
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必經之路,只有調動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才會主動的、自覺的進行英語閱讀,并完成英語閱讀的教學任務。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不同學習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要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映去收集和整理與這些話題相關的英語文章,并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鼓勵學生積極從閱讀的文本中提出問題,并跟同學討論初步解決問題。
教師還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方式靈活的講解課文。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課文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于課文文本的理解,并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另外,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在課下多進行一些課外的閱讀,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深入閱讀,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訂閱一些外文期刊、雜志,內容可以包括體育、電影、教育等學生感興趣的方面,通過不斷的積累學生的閱讀興趣一定會慢慢地培養起來。
二、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英語語言環境
英語的語言環境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來說是最為有效的英語學習方式,但由于教學理念、教育資金等方面的因素,國內大多數的中小學學生都缺乏一個健康的英語語言環境,因而英語的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教師有義務綜合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閱讀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教師要利用好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的出現使得課堂的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和具體,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師口頭傳授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播放一些經典英語電影、演講等的片段把學生帶入英語語言環境中,并把視頻的文本打印給學生,鼓勵學生對其中的一些經典段落進行背誦,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英語作品的鑒賞能力。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學生英語閱讀習慣的培養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監督。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英語視頻時,要引導學生在紙質文本上進行標注,將自己不熟悉的單詞、詞組或者句式標注出來,同時把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記下來并鼓勵學生積極的提問。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布置閱讀任務,例如,教師可以把一些英文名著分章節打印給學生,并且鼓勵學生每天讀一章或一節,把“戰線”拉長,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壓力和疲憊,又能讓學生在每天的閱讀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另外,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例如,在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時,教師可以通過每天向學生講述英文小故事的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另外,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還在于學生自覺的將閱讀過程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的英語寫作中去,使學生在寫作中提高閱讀鑒賞能力,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因此,教師要多創造機會和條件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寫作并堅持下來。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每天用英文寫日記,可以是短短的幾句話,長此以往必然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
四、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閱讀思維
無論在日常的英語閱讀中,還是在英語的整體學習中,都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也是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個人發展和教師教學的整體要求。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多種方法,具體到英語閱讀中來說,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采用一些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將英語閱讀文本中的情境搬到課堂上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啟發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積極的進行思考,并主動提出相應的問題。
學生創新性閱讀思維的培養還可以在教師為學生選擇的閱讀材料中實現。教師在滿足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可以多選擇一些具有科普性質的文章鼓勵學生閱讀,這些文章一般都帶有較強的科學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從而在閱讀中培養起創新性思維。另外,教師要創新閱讀的方式鼓勵學生培養起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的習慣,或者鼓勵學生試著為所閱讀的文本寫一些簡短的評論性文字,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高度和看問題的深度,從而在這樣的高度和深度之上培養起創新性的閱讀思維。
新課改背景下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出的挑戰,需要英語教師全力以赴“積極應戰”,同時也需要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的積極配合。盡管舊有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學生的傳統閱讀習慣根深蒂固,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一定會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去要求自己,把新課改的教學目標應用到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