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莎
【摘 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教學應把自主、合作、探究作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然而,當前許多語文教師對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尚缺乏準確認知,使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理論朦朧而不清晰。
【關鍵詞】高中語文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46
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十分重視“自主學習”這一教育理念。《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語文學習要“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確立了自主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自主學習勢在必行,那么高中生能否有效地進行語文自主學習呢?
一、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一,高中語文的自主學習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意識的驅動下,要注意對課堂知識的延伸以及拓展,實現對高中語文知識的掌握、深入理解以及熟練應用。在這一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給予適當的指導,為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養成進行科學教育以及方法指導,鼓勵學生,使學生積極參與語文自主學習,并自覺使用科學的方法。
第二,高中語文教師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被淡化了,而是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教育實力以此來應對學生對語文知識更加廣闊和靈活的需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地提升自我專業修養,在語文的課堂上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流程,還要能夠靈活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使得學生能夠在高中語文自主學習階段,獲得更加廣闊的語文知識面,并且能夠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養成主動探索的精神。不僅如此,教師為了有效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以及指導的過程中,還應當對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并且與學生共同進步,涉足更加廣泛的專業領域,全方位指導學生進行語文自主學習。
二、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的實施形式
(一)完全自主式學習
所謂“完全自主式”,就是把某一內容的學習過程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的學習真正做到“隨心所欲”。學習過程包括課題選定,搜集、篩選、整理相關資料,成果展示,效果評價四個步驟。具體操作時,采用分組、分課題、相互協作的形式。學習活動前,教師要對這四個步驟作出引導與統一:選題必須與語文有關,并向全班公布;資料選用要盡量豐富全面,并形成自己的觀點或看法;成果展示選用課堂形式;效果評價采用“自評”和“他評”兩種方式。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求助于教師的指導,因此,完全自主學習也并不是放任自流式,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學習方法,從而嘗試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
(二)非完全自主式學習
較之完全自主式學習,非完全自主式學習可以更為廣泛地推行。這種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師生互動中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學習目標。這是一種綜合了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自主學習方式。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要改變長期以來閱讀教學所陷入的耗時又乏味低效的怪圈,關鍵是要恢復并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自主式閱讀的基本理念恰好是:學生憑需要、興趣,主動、獨立地閱讀。這種閱讀境界的完全實現或許只能體現在課外閱讀上,但課內的閱讀教學也應該體現這種精神。結合課堂教學的特點,為適應自主學習的需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調整教學結構。1.多尊重學生的意愿。不拘泥于教師已制訂好的教學計劃。可以只擬定教學單元,不確定具體篇目,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問題來選擇,并借此讓學生陳述理由或展開辯論,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閱讀課堂開展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提問”,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訓練學生的發現能力與創新思考能力。3.大力強化“精讀—略講—討論”和“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的教學思路,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教師力求“精講”,為學生的自主閱讀和思考討論留出時間和空間,引導和幫助學生的知識建構和自主發展。
三、對提高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效果策略的思考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自主學習方法,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水平、教學組織與教材分析能力,教師創建創新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有效地分組,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與創新思考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第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自主學習方法是需要學生與教師相互配合完成的。教師要深入解讀教材,為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打基礎,學生也要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實現學習目標。所以,教師要善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疑問與想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
第二,營造寬松、愉悅的自主學習環境。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下,若是長時間得不到緩解,那么是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提高的,同樣也是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自主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放松身心,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領悟文章中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第三,組織自主學習小組,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自主學習可以分為獨立學習與小組學習兩種,獨立學習適宜那些學習能力較強、自控能力也較強的學生,而小組學習則是將學生按照實際需要分成自主學習小組,一般來說,以4~6個人為宜,這種學習小組中要有一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學生之間樹立榜樣,相互交流學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高中階段是學生基礎知識積累與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培養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面對語文這一靈活性高的學科,提升自身對于知識把握以及理解的能力,提高對于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衛國.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J].新課程(教師),2010(5).
[2]崔林生,高潤珍.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研究實施方案[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9(1).
[3]殷文.凸顯“學”,淡化“教”——試論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方式之構建[J].語文教學之友,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