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軍
摘 要:現代教育是以“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為根本任務,語文教育工作者逐漸明確認識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怎樣認識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思維訓練在語文教學中具有怎樣的價值,在語文教學中具體怎樣進行思維訓練,是我們要認真對待的問題。特別又要注意語文教學中思維訓練“度”的把握,萬不能因過分強調語文教學中思維訓練的重要性而走火入魔。
關鍵詞:自主學習;語文教學;思維訓練;語文素養
一、語文教學中思維訓練的目標
1.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所謂思維的敏捷性,就是能夠快速把應該想到的內容思考完畢,同時還要做到合情合理。這兩個方面是并存的。思考問題速度很快, 但不合情理, 這樣的“ 快”,其實是浪費時間。因為它沒有實際意義; 思考問題合乎情理, 但太緩慢了,顯然, 這是思維質量不高的表現。所以, 這兩個方面全都做到, 才可稱之為思維敏捷。
2.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思路通暢是思維廣闊性的必要條件。如果思路不通暢,那么是不可能想得寬和想得遠的。思維面廣指的是思考問題的范圍, 范圍越大, 思維的質量越高。
3.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所謂思維的深刻性,就是指通過事物的表面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及事物間的本質聯系的思維。它是由表及里、 步步深入的去思考和認識事物,從而發現事物本真的思維過程。
4.培養學生思維的周密性
如果遇到問題只是粗略的草草一想, 所得到的認識很可能是片面的或存有漏洞的。培養學生思維的周密性, 要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 不滿足于一得之見, 而是進行多方面的探索, 尋求種種解決辦法,最終選擇最佳解決途徑。
5.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不僅想創新,而且敢于創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與教材與教師與權威的不同見解。語文教學,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談真正個人創造性的解讀。
二、語文教學中思維訓練的方法
1.立足單元教學, 規劃學生思維的訓練
給每一單元設置一個思維訓練的目標,每一單元思維訓練的目標又要環環相扣,螺旋上升。 我在具體的單元教學中,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認識階段, 這是訓練的前提。在此階段,教師通過深刻領會教材, 使得“思維訓練目標” 與“教學知識目標”相一致。其次是訓練階段,精心設計“主問題”, 針對學生的思維定式輔以思維方法的指導, 開拓學生思考的路子,指導學生具體解決問題,在完成知識目標的同時完成思維訓練目標。其三是反饋階段, 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調節教學, 評價教學的依據, 在這個過程中,反饋是對這一階段訓練的“抽樣”, 在檢查知識目標完成情況的同時檢查到了思維訓練目標完成情況。
2.精心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思維的熱情
在教學《隆中對》時,我首先用多媒體播放《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片段,再讓學生談談各自對諸葛亮的看法,在激烈談論中切機進入新課,《隆中對》就這樣在師生茶館式的閑聊中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口技》時,先播放“百鳥爭春”的實況錄音;學《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先播放電影《淮海戰役》中的激烈片段;學《智取生辰綱》時,課前師生激情合唱《好漢歌》,大家一起帶著一種與作品中人物相近的氣勢走進文本。多種多樣的情境創設一下子就能激起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3.聯系生活實際,搭建學生思維的橋梁
說明文《統籌方法》,學生對內容的感知有一定難度。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走進生活,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
假如是成年人,當時的情境是:廚房煤氣爐上的水正好開了。臥室內的孩子哭了,門外響起了敲門聲,電話鈴響了,陽臺上晾著衣服,突然間下雨了,這么多的事情幾乎同時出現了,應該如何做?我還沒說完學生們就情不自禁的討論起來了,之后紛紛舉手爭先恐后的闡述自己的見解。有的認為應先關火,安全第一;有的認為應先抱小孩,孩子磕了碰了怎么辦?有的認為應先開門迎接客人,禮貌第一;有的認為應先接電話,萬一有重要的事請耽誤了怎么辦?……無論答案怎樣,同學們都有一個共識:在這種情況下衣服最好請客人幫忙拿。顯然同學們懂得了應用統籌方法安排工作進程,抓關鍵環節外,還要通力合作。
關鍵不在于是否有了統一的答案。而在于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培養了思維的創新性和周密性。
4.設置遞進式提問,提高學生思維的精度
有時可以就課文中的人、事、景、物、理等,采用遞進提問,層層剝筍,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逐層分析詞句含義、段意篇旨,從而達到深刻理解的目的。這也是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由具體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析到綜合、由現象到本質的思維能力,鍛煉思維的深刻性。如教學《變色龍》,可根據變色龍奧楚蔑洛夫這一形象,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地提出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問題:①什么是變色龍?其特征如何?②文中誰是變色龍似的典型人物?其表現有哪些?③生活中有沒有變色龍似的人?④他為什么會變來變去?⑤這一典型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在對這些問題的討論中,緊緊抓住奧楚蔑洛夫的動作(那些極富表現力的動詞) 和語言(如對狗的稱呼的多次變化)進行深入探究。
三、語文教學中思維訓練的“度”
盡管思維訓練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盡管我們要在教學中致力于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我們一定要明確思維訓練不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思維訓練是一切學科都要承擔起來的任務,語文學科只是眾多學科中的一科。語文學科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是它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建構環節,切不可把思維訓練當作語文教學的全部。
參考文獻:
[1]〔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 教育科學出版杜, 1999.
[2]柳斌. 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M].江蘇教育出版杜, 2000.
[3]劉國正. 葉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杜,1994.
[4]教育部. 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M].三聯書店,2001.
[5]鐘啟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
[6]陳龍安. 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杜, 1999.
[7]馬新國.楊寶山,李亦菲等.課程標準2011導讀與教學實施初中語文,2012.
[8]劉勇,黃明麗.加強思維訓練提高語文素養,2009.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江縣紅光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