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義順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簡單,更加偏向于生活實際的內容。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學生的綜合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小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以兒童的視野去看待生活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定位好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使小學生在兒童的視野下快樂的學習。
關鍵詞:兒童;小學語文;視野;教學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學生學習的成績,教學內容的設置更多的是為了考試而進行的一系列訓練。當前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學習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學生是剛剛從幼兒園畢業走進課堂的一群孩子,對于他們來說,童真是最寶貴的東西,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從兒童的視野出發,從而在歡樂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好語文課程。
一、帶領學生走進課堂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的學習與我們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其中很多的內容會涉及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成語故事、文言文故事、寓言故事等,很多小學生雖然學習了一些古詩、成語以及文言文等,但是對于其中的深意并不了解,作為教師要站在小學生學習的角度,多從兒童的視野與角度出發,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更多的故事情節帶領小學生走進語文學習的情境,讓小學生體會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學習古詩《楓橋夜泊》的時候,很多的小學生對于這首詩描寫的景色以及表達的思想都不太理解,為了讓小學生從兒童的視野出發,進一步走進語文學習的世界,教師就要帶領小學生進入作者所描寫的古詩情境當中,從而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比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閉上眼睛然后給小學生描述月亮漸漸落下去后烏鴉啼叫、到處充滿著涼意的情境,同時江邊的楓樹漆黑一片與漁船上的燈火形成對比,而在半夜傳到船上的只有悠揚回蕩的鐘聲。小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與引導,就能很快進入作者描寫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思想。另外,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媒體網絡,給小學生展示一些動畫故事、圖片以及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更快的融入所要學習的內容,在簡單、生動和富有故事情節的圖片以及動畫世界中感受熟悉的場景,引發小學生的共鳴。而且通過網絡能夠生動、形象的表達出各種形式的圖片,包括漫畫以及寫實的圖片等,從而激發起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帶領小學生走進語文教學的課堂情境,以兒童的視角去發現語文的美,這樣才能讓小學生保持童真,最終學好語文。
二、積極鼓勵學生分享生活小事
任何一門學習的課程都離不開生活實際,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更是如此。因此,讓小學生保持童真同時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去學習語文的關鍵就是讓小學生回歸生活,保持自己兒童時的樂趣,從而更加有效率的學習語文。例如,小學生在語文課本中會學到《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孩子被媽媽給奶奶曬棉被這件事所感染,從而幫奶奶曬棉鞋的故事。這些充滿感情的故事中其實最能打動小學生的心靈,教師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可以先讓小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去認真思考父母為我們做過什么,然后我們又為父母做了什么,這樣學生就能跟隨教師的引導去回想在家里以及幼兒園的時光,之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之間分組對自己的生活小事進行分享,感恩自己的爸爸媽媽,說出他們為自己做過的一些很小但是很感動的事情,小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溝通的時候就能將身邊很多的小故事講給自己的同學,而其他同學也能夠在講述自己的生活小事的同時了解到其他同學經歷的充滿愛的故事,最后教師可以挑選幾個同學分享他們童年的事情讓全班學生感受這份濃濃的親情。這樣在經過討論之后小學生對于親情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已經讓小學生進入學習的氛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再帶領小學生去學習《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的時候,就能一下子明白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其中包含著上一輩對下一輩的愛以及下一輩對上一輩的孝順。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易近人,與兒童的生活更加貼近,容易拉近學生與父母以及教師之間的關系,對于學習語文知識有很大的幫助。在課堂上鼓勵小學生去分享自己兒時的樂趣以及經歷的感動的事情,能夠讓小學生在充滿童真、童趣的學習氛圍中去學習,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
三、充分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兒童時期的特點之一就是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風格要按照兒童的視野出發,而不是把上課的學習形式強加給學生。小學生的很多作品都是童話與故事類型的作品,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和鼓勵小學生發揮充分的想象,這樣才能開動小學生的思維,使語文的學習變得更加有魅力。例如,小學語文中會學到《春天來了》這篇文章,春天對于我們來說是生機勃勃的景象,也許教師對于春天已經形成自己定性的思維,但是兒童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他們能夠把春天的很多特點想象成是動態的東西,不論是春姑娘穿著花裙子還是小燕子可愛的飛回來,亦或是大山叔叔穿上了綠的衣服等等,春天在每個小學生的眼中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自己想象春天的樣子,然后讓小學生動手把它畫出來,并且以五顏六色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后再讓小學生分享自己對春天的想象與感悟,這樣教師就能激發小學生內心純真的感受,會看到春風、春雨、春燕、春花以及穿天的人們等各種各樣春天的姿態。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小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童趣感,從而使小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充分發揮自己創造的潛力,奠定小學生學習與創造的基礎,從而更有效率的學習語文。
四、結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相對較為特殊,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與傳授者,在小學語文的學習課堂中,教師要帶領小學生走進語文教學的情境、將語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同時培養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從兒童的視野出發減輕小學生學習的壓力,同時使小學生在美的世界中更加熱愛語文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吉銀. 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J]. 中國教育學刊,2011,09:60-62.
[2]孫建國. 論兒童文學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J]. 教育導刊,2009,11:57-59.
[3]寧連成. 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開拓[J]. 中國校外教育,2015,35:59.
[4]郭丹丹. 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J]. 中國校外教育,2015,36:93.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黃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