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澤
摘 要:媒體傳播的關鍵是“快”,即我們編輯的內容必須新穎,更新要快,編輯播放的形式也要多種多樣。由于當前我們的編輯人員技術上不完善,在編輯內容創新方面還明顯不足,這就導致所播出的新聞缺乏深度,在報道中常常愛套用一些固定模式和語言習慣。總喜歡采用一些格式化的套路,使得高質量的新聞編輯稿件匱乏。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如何走出一條編輯工作良性發展的道路,更好地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好務,這是我們新聞編輯人員必須長期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此問題提出自己的一點見解,以供同行交流學習。
關鍵詞:基層;電視;新聞;編輯;思考
一、當前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現狀
1.會議和常規工作新聞較多基層電視臺,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充當著政府機構和人民之間上傳下達的使命,我們同時還為各類國家政策來展開宣傳和引導功能
對于地方一些重要的會議和政府決策,我們都要第一時間進行編輯報道,因為這些工作直接關系到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所以本地區的重要會議,都是我們新聞編輯的重點,這樣不僅可以全面為基層提供高效準備的信息,而且便于整合力量,從而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的將政府各項政策報道好。但是,一些日常性工作會議也被當作新聞,充斥基層電視熒屏。這也是我們缺乏新聞素材的一個具體表現。
2.服務“三農”的新聞編輯內容較少
我們作為最底層的廣播和電視媒體組織,我們的觀眾大多數是農民群體,因此,我們廣電系統欄目的編輯工作應當面對廣大農村農民群體,在“三農”方面做足文章,這就需要我們根據農時特點以及農民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向農村提供切實可行的、題材豐富的三農信息和科學技術。但是我們對于這方面的編輯工作做得很不到位,對服務“三農”的信息報道遠遠不夠,需要我們不斷加以完善。
3.模式化報道多,高質量的編輯內容欠缺
我們知道基層廣電系統,通常在收視覆蓋率、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局限性比較大,與上級廣播電視媒體相比處于弱勢,明顯呈現發展滯后的情況。在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發展過程中,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節目的編輯工作遇到的難題較多,這使得基層廣播電視臺在編輯工作中面臨嚴重的考驗。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及辦法
1.加大新聞編輯的力量,進一步提升新聞編輯工作
當前各級群眾對新聞資訊的關注度在不斷上升,“編輯立臺”已上升到基層廣播電視臺的發展戰略高度。由于體制因素和基層廣電系統的實力所限,富有藝術氣息、大眾娛樂類節目不是我們基層電視節目的優勢,我們基層系統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只有新聞欄目,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新聞編輯能力才是基層電視臺唯一的發展出路和對策。這方面就要我們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打好精品仗。在高質量完成縣委、縣政府各項重大宣傳任務的基礎上,尤其要面向農村,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農民,架建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充分反映民情,依托其貼近當地百姓生活的優勢,走打造新聞節目之路,不斷拓展新聞宣傳內容,創新宣傳報道形式,豐富節目形態,提高節目質量。在搞好時政新聞的同時,豐富民生新聞,積極增加文化娛樂類、知識類、專業類等節目內容,只有用特色新聞立臺、用品牌欄目豐臺,用地方文藝活臺,才能把我基層廣播電視臺辦成政府指導全縣工作的重要工具,廣大群眾獲取新聞信息、專業知識的主要渠道,豐富文化娛樂生活的主流載體,建設成為本地的信息綜合平臺。
2.堅持“三貼近”,努力加強我們新聞編輯工作
在日常編輯工作中,我們應注意將當前的新聞熱點與新聞事件快速編輯到位,這樣無論是從獲取信息的角度,還是快速從快速宣傳播報的角度出發,都有非常好的社會價值和宣傳意義,這樣不僅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同時也能在群眾的日常社會活動中,發掘更多的有價值的編輯素材,如果我們欄目的編輯內容如果離開了廣大農民朋友,可想而知也就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沒有了根基。因此,我們要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進行采訪報道,特別關注廣大農民群眾的喜怒哀樂,真實反映他們身邊發生的人和事,積極提供他們需要的生產生活信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這樣既保證了新聞的時效性,又及時滿足了受眾的信息需求,使廣播電視臺節目的收視率大大提升,不斷增強基層廣播電視媒體的公信力。
3.突出地方特色,全力打造品牌欄目
品牌欄目是我們編輯工作的基石,也是媒體傳播的有效手段。我們基層廣播電視臺要想有所突破和提升,缺乏品牌欄目的支撐是不行的,我們編輯工作者都清楚,缺乏知名欄目作提升,我們的電視節目收視率就很難有所突破。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欄目的編輯能力進行再提高,多打造精品欄目,樹立知名品牌欄目,從而確保基層廣播電視臺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同時也要突出地方獨特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這些主題去積極尋找和發掘編輯題材。
4.改革編輯的管理機制,展現生機與活力
就目前而言,基層廣播電視臺處于局臺合一的管理體制,勵機制不健全,編輯人員缺乏創新意識,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基于此,要辦好基層廣播電視臺,首先是必須改革內部管理機制,行政主管部門要適當放權,把握大方向,提出宣傳目標,讓基層廣播電視臺的編輯人員放手去干,電視臺實行臺長負責制,各部門實行制片人制,制片人對臺長、副臺長負責。其次是改革用人制度,拓展用人渠道,不斷引進人才,實行雙向選擇,一級聘一級,制定考核目標和激勵機制,并嚴格兌現,充分調動采、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三是加強業務培訓,努力提高編輯人員的整體素質,不斷增強編輯人員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平臺、干成事的人有回報。只有這樣,基層廣播電視臺才能夠充滿生機與活力。綜上所述,要提高基層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編輯的質量,除了基本的投入和編輯人員業務培訓之外,必須堅持以編輯為主線,以創新觀念為抓手,同時積極調整優化內部管理的工作思路,積極爭取政府和上級部門的支持,充分發揮我們基層廣播電視自身的優勢,為當地群眾制作宣傳更好更多的優秀節目。
(作者單位:遷安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