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延慶
一、引言
數學課堂管理是數學教師對課堂進行的微觀管理。數學教師利用課堂這一直接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的重要契機,引導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感受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變化,感知學生的學習行為活動。通過課堂管理,數學教師可以隨時有針對性地對自身教學進行調整與完善,以創造出更加有利的條件,促使學生加強對數學這門學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最終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目標。高中數學課堂管理決定了數學教學的質量,也體現了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高中數學課堂管理不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傳播和學習數學知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新課改也對高中數學課堂管理進行了特別強調。但是,在現實的高中數學課堂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二、高中數學課堂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是過于注重課堂控制。高中數學課堂管理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民主式和專制式。當前許多高中數學教師仍然延續著傳統做法,以采取課堂專制式為主,對課堂管理過于注重課堂控制。在這種過于注重課堂控制的管理模式下,高中數學教師對參與授課的高中生關注更多的是課堂紀律,而不是專注于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在一些高中數學教師看來,高中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仍然較弱,必須依靠教師的課堂控制進行外部干預。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由于過于注重課堂教學控制,高中數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依舊停留在學習成績以及是否遵守課堂激勵上。基于該評價,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管理中往往對學生采用較為嚴厲的懲罰措施,由于學生的逆反心理,反而影響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放羊式和粗暴式多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為了順利完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有些教師對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偏向于采取“放羊式”和“粗暴式”的課堂管理方式。“放羊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主要體現在有些教師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影響,對高中數學課堂管理畏首畏尾,不愿管理學生,對其聽之任之,不予管理。面對課堂行為糟糕的學生,這些教師不及時進行糾正,消極處理,進一步增加了高中數學課堂管理難度。“粗暴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主要體現在教師用命令、強迫性的語句進行課堂管理,以及經常使用消極或否定的語言對待學生,更有甚者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言語暴力。
三是課堂管理過程機械化。在以往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以傳授數學知識為主要目的,強調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缺乏對其全面發展的重視。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總是習慣性地思考這堂課該教什么,講什么內容,而不是學生可以從這堂課中學到什么,能否更好地吸收新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習慣于課堂灌輸,讓學生記公式,套公式,走套路,卻很少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機械化的課堂管理過程即便教師在課堂上嘔心瀝血,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甚至失去學習興趣。機械化的課堂管理過程不僅使得高中生不能很好地吸收數學文化知識,感受數學魅力,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沒有任何作用,甚至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
三、高中數學課堂有效管理的對策
一是加強師生溝通與交流。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和學生溝通與交流的主要場所。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是課堂教學、課堂互動的前提。如果缺少師生交流,即便老師學問再好,對學生而言也是無濟于事。新的高中數學課堂強調教師與學生的有效對話,教師通過靈活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仔細處理課堂細節,強化師生溝通效率。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從靈活使用體態語、去掉口頭禪、摒棄消極心理暗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以及妥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等方面著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以形成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友善、和諧的氛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同時,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性格與品德,使學生受用一生。
二是營造有效的課堂環境。課堂管理不僅包括教師和學生,還包括課堂環境,這三個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決定高中數學課堂管理的有效性。課堂環境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都產生重要影響,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的建設對于高中數學課堂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能夠滿足個人基本需求的環境里,高中生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勤奮學習。因而構建健康、積極的高中數學課堂環境,是數學教師課堂管理的有效途徑,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發揮學生潛力。良好的課堂環境的營造與維持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靠教師的引導。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營造一個帶有教育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情境,設計教學活動,運用教學技術,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性情,實現教學目標。
三是提高教師課堂管理能力。高中數學教師的職業價值通過課堂教學得以展現,教師對課堂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一位善于課堂管理的數學教師對數學知識的傳遞更為有效。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學習與總結,提高課堂管理能力,真正實現“啟發而不放任、引導而不灌輸”。高中數學教師應始終堅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第一位,立足于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讓其在課堂中獲得和諧發展。在高中數學課堂,學生的行為并非完全依賴老師,老師應該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全面發展。另外,學校應加強對高中數學教師的培訓,為教師提供各種形式的實踐平臺,讓其不斷將教學理論實踐化,在實踐中檢驗課堂管理有效性,繼而通過總結與調整,完善并提高課堂管理能力。
四、結論
高中數學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一同交流的場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課堂管理水平的提升,影響著高中生更好地收獲未來的生活知識與技能。因而高中數學教學要從加強師生溝通與交流、營造有效的課堂環境和提高教師課堂管理能力等三個方面著手,解決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管理有效性,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賈湘彬,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管理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7).
[2]李素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組織問答活動的策略[J],數學教育研究,2012(66).
[3]申磊,新課改下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院報,2012(1).
[4]于成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答活動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十一中學數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