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
【摘 要】看圖作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我認為,教學時必須耐心指導,要求學生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先確定中心,再圍繞中心把圖畫的內容詳細地記述下來。
【關鍵詞】小學生 整體觀察 圖畫作文 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52
首先應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
一、仔細推敲寫話要求找出要素
看圖寫話,通常都會配有這樣一段文字。“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想一想他們會說什么?請用幾句話把圖上的意思連起來寫一寫。”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萬不可一看而過,要細細推敲,這段文字就是對寫話的要求,也提示我們如何寫話。寫話要求通常提示我們觀察圖畫要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象他們會說什么。因此在寫話的時候你就要寫上這幅圖所告訴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象他們會說什么。只有這些要素都具備了,才是合格的寫話。
二、對比前后圖畫的不同之處
理清圖意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只舔著嘴巴笑瞇瞇的貓。你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你的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圖中省去了貓吃魚的過程,就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理清圖的意思。請看這篇佳作:“有一只小花貓看到一個魚缸里面有一條金魚,它想來想去:怎么能吃到這條金魚呢?
三、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么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從哪里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么,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再看場地是在公園,人們都在鍛煉身體,顯然人們是在公園里晨練,從而知道圖上畫的是早晨。因此理清圖意,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測很重要。
四、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五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后、從后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并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按順序觀察是前提,能詳略得當地描寫可以使你的作文更顯張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有所側重。你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堆雪人的,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都是什么做成的。也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打雪仗的,他們的動作和表情怎樣。重點觀察后再寫出來,那你的寫話就更出彩了。
五、發揮合理想象豐富語言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象。其實想象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想象可以給你的作文添彩,但如果不根據圖畫進行合理想象,就會使你的作文變成“胡編亂造”。如果你想象圖中的小鳥要去南方過冬、圖中的小鳥正在覓食,就與四個小朋友去植樹沒有關聯,背離了圖意。
1.寫完整。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低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2.寫具體。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寫完整活的能力,其觀察、想象能力都有了發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如下工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系,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
第一是看圖。看圖要仔細,要看清楚圖中所畫人物:包括人和動物。看清楚圖中所畫應該為何地,也就是在哪兒。還要看清楚在干什么,這是最重要的。一般低年級的寫話圖片屬于很簡單的情景畫,看起來很容易找到技巧。首先教孩子們看整體,粗略觀察整體就對整個圖畫有總體上的了解。比如:先教孩子觀察圖中所畫:小朋友,草地,鮮花,小河,房子,小鳥,還有風箏。然后教孩子們看仔細圖畫,這時就開始觀察細節了,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可以由遠及近,由上到下或者由大到小等等。
第二是想圖。因為整體和細節看圖,我們已經掌握了圖中所畫的人物、在哪兒。接下來就該想圖中的小朋友跑著要去干什么呢?這就是想圖。想圖可以分為兩個環節,一是根據老師的提問想問題;二是發揮個人想象能力進行思考。孩子可以根據老師的提問進行觀察想象,這樣可以更加準確的理解圖畫內容。就上幅圖,老師可以在孩子觀察時加入提問:你認為這張圖應該是發生在什么時候的事?另外,圖中的故事會發生在什么地方?小朋友在這個地方為什么要跑而不是走?他們臉上出現的表情是笑的,人在什么時候會笑呢?圖中有個小朋友用手指著什么?指著它會說什么呢?這些問題使孩子能夠正確思考。進而深度理解圖畫內容,寫起來就不會偏“圖”。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盡量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打開想象的翅膀為“話”鋪墊。只要符合圖意,說得越多越好,越新穎越好。
第三是寫圖。觀察結合合理想象就可以組織語言寫話了。低年級看圖寫話是為高年級作文打基礎,做鋪墊的。打好這基礎,寫好作文這高樓就不難了。寫圖時首先應寫完整,有前有后,有頭有尾。把握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一定能把故事講完整。如上圖:有一天放學的時候,小剛帶著妹妹去學校后操場看風箏,這些內容是一個都不能少的,有完整的內容才能把內容寫具體了。
在一二年級,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把圖內容寫具體已經不再是難事,可以教孩子們在把時間具體化,地點具體化,將事件按順序講故事一樣講詳細具體。寫人物可以結合人物在什么時候會說什么話、做這些事情時心情會怎樣、做這些事情會得到哪些結果、或者說可以收獲什么等等把圖中內容寫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