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訊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教學得到了普遍的應用。通過激勵教學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激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輕視的重要手段,一個人在沒有收到激勵的情況下能力僅能發揮20%-30%,如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能力就有可能發揮到80%~90%,以致更多。以“需要”激勵學生,教師必須藝術的去啟發學生形成這種需要,使它產生激勵學生興致盎然的投入學習作用。以“情趣”激勵學生,情趣可以有效的激勵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他們的興趣愛好、內在活力和敬慕、仿效心里,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有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以“環境”激勵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以“競爭”激勵學生,使小學生本就活躍的思想插上了一對強健的翅膀。以良好氛圍激勵學生,才會有人格的自由與舒展,才會有思維的活躍于激蕩,進而才有創新潛能的迸發。“激勵”不僅可以鼓舞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而且由于激勵而培養起來的勇于進取、樂于競爭、奮發向上的精神,也是現代人的重要素質。
關鍵詞:激勵;教學;機制
古人說得好:“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行為科學”也認為,一個人在沒有收到激勵的情況下能力僅能發揮20%-30%,如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能力就有可能發揮到80%-90%,以致更多。所有這些都說明了“激勵”在課堂教學中不可輕視的重要手段。
一、以“需要”激勵學生
上海師范大學盧家楣教授說得好:“需要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應,屬個性傾向。它是客觀事物引起一個人情緒的重要中介物,同樣的客體在不同人身上引起不同情緒反應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需要有關。學生在課堂上‘需要的產生,其機理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必須藝術的去啟發學生形成這種需要,使它產生激勵學生興致盎然的投入學習作用。
教《草船借箭》這一課,如何激勵學生認認真真地去總結課文?就從設計引發學生的“需要”入手:“赤壁之戰可真是一場不簡單的戰斗,仗是打,完了可總得好好總計一下,如果你是周瑜,你怎么總結大獲全勝的經驗在?如果你是曹操,你應當吸取那些失敗的教訓?誰愿意當周瑜?誰愿意當曹操?”我的一席話,激勵了學生的表現欲,產生了想當眾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能的愿望。于是同學們興致來了,大家都相當周瑜,都相當曹操,便爭上講臺總結起這場戰爭來。正是由于引導學生發生了“需要”,才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高漲的情緒下實現了學習目標。
以“情趣”激勵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情趣的作用主要的是“立體型”調節作用:情趣可以有效的激勵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他們的興趣愛好、內在活力和敬慕、仿效心里,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有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教學《草原》一課時,讓學生根據課文中對草原的描寫創作一幅圖畫。學生邊讀課文邊蘸綠色顏料作畫,課堂氣氛活躍。他們通過顏色的“涂抹”,體會的小丘線條的“柔美”;通過顏色的濃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
在此基礎上,我又以生動的教學語言形象的描述了草原的美景。這時,老師提出:你能根據圖畫,想象出羊群在草原的美嗎?用比喻句來描述。這時學生已有了創作的欲望,思維活躍,有的同學說:羊群一會上了小丘,一會又下來,就像天空中漂浮的朵朵白云。有的同學說:羊在悠閑散步,像大海中揚起了點點白帆……
以“環境”激勵學生,以“環境”幫助學習,實現課內外結合,這無疑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這是因為,所謂學習過程,換個角度說,也是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在語文教學中以“環境”激勵學生,有的可以借用社會“大環境”的激勵,如配合課文的參觀、訪問。更多的可借用課堂“小環境”。
在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的第一節,則在初學課文及出生創設了如下情景:打出開追悼會的幻燈片,幻燈片中有魯迅的遺體,有前來參加追悼會的學生、工人在遺體前肅立、默哀,遺體周圍擺放著許多花圈。與此同時,哀樂響起。于是學生很快進入教師創設的這一情景:課堂鴉雀無聲,人人表情莊嚴;學生口述幻燈片內容時,聲音低沉、哽咽;朗讀課文時,沉痛的感情自然六樓,有的學生海邊朗讀邊流淚: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思想高度集中,發言十分踴躍。這就是感情的共鳴,給整堂課構筑了一個很高的起點。為實現教學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以“競爭”激勵學生
古人云:“并逐曰競,對辯曰爭。”語文課堂教學,應當充分運用競爭的激勵機制。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沒有難度的學習任務,一般就較少競爭的刺激力,因此,在教學中,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往往能于平易處設置難度,讓學生必須奮力“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而大家爭摘這不易的果子時,便有了競爭刺激。如一個優秀教師教《威尼斯的小艇》,就設計了有一定難度的想象訓練,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現在老師帶你們乘坐威尼斯小艇,大家高興嗎?我們看到了那些人坐在小艇上,趕什么?加上你的想象說說看。”
于是,課堂氣氛頓時變得熱烈起來,大家爭先恐后的發言:我看到小艇里有趕去上課的老師,帶著書本、作業本。看想象是多么豐富,但又很有道理。競爭使小學生本就活躍的思想插上了一對強健的翅膀。
三、以良好氛圍激勵學生
教師要樹立教學民主的思想,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識,只有在民主的氛圍當中,才會有人格的自由與舒展,才會有思維的活躍于激蕩,進而才有創新潛能的迸發,一要淡化書本權威和教師權威。教師要善于活用教材,要由過去的“教教材”變為“用教材”。二要摒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允許多元思維并存,鼓勵張揚個性,寬容探索中的錯誤、荒誕和越軌,編“一言”為“群言”培養標新立異,敢于挑戰教師,挑戰教材,敢為人先的勇氣。
在課堂教學中探求激勵機制十分重要,這是因為“激勵”不僅可以鼓舞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而且由于激勵而培養起來的勇于進取、樂于競爭、奮發向上的精神,也是現代人的重要素質。
(作者單位:貴州省大方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