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 郝建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深入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應該想方設法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讓我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蘊合思考、融合深度的同時盡可能地生動起來、活躍起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所在,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較大的比例,閱讀教學關注的是學生、教師、課文之間心靈交流的效果,是學生掌握知識,發散思想,培養美學觀,凈化心靈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的課文閱讀能力是逐步發展的,閱讀能力的培養直接關系到將來學生能否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所以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課文的外延擴大,教師對學生的美學修養施加了更多的影響,課堂更加活躍,學生的思維也隨之活躍起來,相比課程改革前,課堂利用率得到了明顯提高,并且效果顯著。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追求形式化、教學方法固定呆板等實際問題。它直接影響到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鑒于此,本文采用問卷法、資料查詢法、談話法、改革試點等多種方法,通過對滄州市多所小學的語文教學效果方法和效果進行研究,找出了部分影響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法,最后在小學進行試點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關注點沒有安排好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仔細考慮哪些是小學生關注的重點,在講課之前沒有起到帶領的作用,比如一篇課文,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具體要講什么內容,讓他們帶著問題,帶著好奇去閱讀,這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抓住了內容的重點,提高了效率,不是那么單一的只是閱讀。
1.2課外閱讀松散化
學生對課外閱讀一直保持很高的熱情,對課外知識充滿向往,課堂上,由于閱讀教學流程化,導致學生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學生沒有清晰的閱讀目的,選擇閱讀材料十分困難,經常是有什么材料就讀什么,喜歡的內容就細細品讀,不喜歡的隨便看看。缺乏時間的統籌安排,缺乏教師的閱讀指導,部分教師把課外閱讀作為學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認為課外閱讀與教師無關,缺少必要的指點。學生這樣易形成不好的閱讀習慣,縱然遇見好書也沒有細讀的準備。
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外到內的過程,這好比學生在學校里精讀個別文章就是為了將來理解成其他文章一樣。掌握課堂內容,再延伸課外內容,它是一個不斷延伸的、不斷創新的學習過程。
1.3教師盲目擴充閱讀內容,學生的研究討論缺乏核心內容
在新課程要求的影響下,大語文觀使語文教學的內涵不斷壯大,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內容和內涵的擴充。外加上語文閱讀教材自己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很多知識匯聚在教材文本之中,課文拓展似乎成了語文教學的必然,教師大量延伸課本的知識,讓學生閱讀能力全面提高,又關注語文教材課文中其他的學科,指引學生擴展學習。同時,教師更重視知識的拓展,但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并沒有引起教師的重視。對于課文的基本內容,閱讀技巧的培養,文本中寫作能力的運用,語言結構規律等沒有得到教師有效的關注,類似這樣的拓展對于語文教學起不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2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建議
閱讀教學的教學規律不單單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理解過程,更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活潑的修養身心的過程。在掌握內容的基本前提下,做到閱讀教學和身心靈魂的融會貫通,將閱讀內容與修養自身的文學能力和身心健康融為一體,才能實現閱讀理解的最終目標。
2.1轉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小學生和其他階段的學生存在的不同之處就是,年齡較小,自主控制能力較弱,存在極強的好奇心,問問題也都存在著比較幼稚的想法。那么對于語文閱讀也會有很大的特點,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抓住學生的心里特征,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來促進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比如上課前就應該做好準備,講一個故事或者用一個成語來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很好的進入閱讀課堂。
2.2結合閱讀主題,進行閱讀教學活動
結合閱讀主題,設置相應的閱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因此,在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活動時,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閱讀主題,創設閱讀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例如,在“認識我國的世界遺產”這一主題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選擇與長城、頤和園等有關的文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說說這些人文景觀的位置、特點等,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3結合實踐活動,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實踐活動,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在主題式閱讀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圍繞閱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和校園,走進生活、社會和自然,拓寬學生的視野。例如,在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和《桂林山水》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以“優美的自然風景”為主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一篇游記,或者讓學生親自拍一些風景圖片,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3結語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小學語文閱讀水平,教師應該分析所有的情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做出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在閱讀中享受樂趣,而不是在單純的完成一項任務,使得課程失去了教學的意義,使課堂也失去了生機,應通過多方面進行教育,發揮他們的特長,利用他們的優勢,激發小學生的思維火花,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促進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睿.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錯位與異化[J].語文建設,2013,(1):34—36.
[2]王陽安.宋元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法理論與實踐述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8):92—97.
(作者單位:滄州市運河區黃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