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翳菲
【摘 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必然依靠包括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將心理咨詢引入婦女維權工作中并發揮其作用,能夠幫助女性維權工作順利開展,從而更好維護女性權益。
【關鍵詞】和諧 心理咨詢 婦女維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09
多年以來,我國政府一直致力于婦女的發展和進步。而政府倡導的和諧社會是人人享有同等機遇和權利的社會,也必然是一個注重男女平等和諧發展的社會。當前女性維權話題焦點集中在婚姻家庭問題,此外還有性騷擾,勞動權益等方面,但如何將心理咨詢引入社會性別視角,促進男女平等,已成為女性維權現場咨詢中的亮點。
一、心理咨詢介入女性維權工作的原因及依據
上海市楊浦區婦聯在全國較先將心理咨詢引入到信訪接待工作中。2008年婦聯工作人員聯合心理咨詢人員對來訪人員進行過問卷調查,數據顯示54%的信訪者都覺得“雖然可以正常生活,但覺得心情苦悶,希望得到安慰”,19%的人覺得“非常痛苦,正常生活很受影響”。其中來訪者往往自訴“生不如死”,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已嚴重影響她們的正常生活,還些女性自身具有依賴、軟弱等人格特點,現有的維權模式無法改變其人格缺陷,這都需要運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她們調整情緒,樹立自強自立的人格,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而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思想。心理咨詢的介入彌補了以往婦女信訪接待工作的單一性,正如楊浦區婦聯主席張麗麗在十三屆婦代會中提到“積極推進集婦女信訪、心理疏導、法律援助和維權預警為一體的維權工作網絡建設。”上述只是全國女性維權工作的一個縮影,面對越來越多信訪群眾的不良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在維權工作中變得更有必要。
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師運用專門的心理學知識,在與來訪者的交流中幫助來訪者處理問題、共同協商出擺脫困境的對策,最后增加個體適應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種技術。在實際運用中,心理咨詢實質上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技巧性談話,用來幫助來訪者提高自己,更好適應環境為目的。其中常用的一些咨詢技巧在婦聯信訪接待中也會使用到。
1.共情。共情指心理咨詢師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的想法,準確體會對方的內心感受,領悟其真正要表達的內容,作出正確的及時反應。這種方法常用在信訪工作中,可讓信訪對象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增進對婦聯信訪工作的信任,有利于維權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2.積極關注。積極關注是指咨詢師對求助者言語和行為的積極、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關注,從而使求助者擁有積極的價值觀,擁有改變自己的內在動力。咨詢師常會以肯定的言語幫助來訪者發現潛在的積極因素,從而正視問題,緩解情緒。這種方法能夠鼓勵一些生活受挫,情緒抑郁的婦女,幫助她們調整視野,看到自己的長處,重新樹立生活信心。
3.傾聽。要求咨詢師全神關注、客觀全面地接受信息、留意來訪者的非語言表達。傾聽是一種技巧性的態度,不僅僅是咨詢師在接待信訪工作時要做到,也同樣適用于信訪接待工作人員本身。以傾聽的態度面對信訪對象,首先讓他們感到自身被無條件地接納,從而打消顧慮,信任并聽取信訪意見。
4.解釋。解釋是指咨詢師根據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合理的思考方式或個人經驗,對來訪者的求詢問題進行有說服力的剖析和說明,使來訪者擴展視野,調整思路。事實上,婦聯信訪工作者在接待工作中運用了解釋的技巧。需要注意解釋的要點要扣準主題,適合來訪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著重點出事態中的積極因素。
由此看出,各種心理技巧為婦聯信訪維權工作提供了依據,為維權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女性維權工作引入心理咨詢的方法及途徑
(一)組建心理咨詢師志愿者服務隊
目前許多城市的婦聯維權站與當地心理衛生協會共同合作開展工作。以常州市為例,市婦聯、市社科聯與市心理衛生協會聯合啟動“百名心理咨詢師牽手巾幗維權站”志愿服務行動,心理咨詢師為婦女維權站婦女干部提供心理指導服務,每月集中1-2天為結對的基層婦女維權站來訪群眾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通過這樣的活動進一步營造了和諧社會環境。
(二)加強工作人員的心理培訓
具有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能夠更好更有效地開展維權工作。對工作人員進行心理培訓,一方面讓工作人員運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接待來訪群眾,幫助其解決心理困惑,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面對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
(三)加大宣傳力度,開展相關講座
大多婦女群體缺乏相關心理學知識,由心理咨詢師志愿者隊伍開展講座,涉及到的婚戀技巧,人際關系,親子關系等內容可以幫助婦女群體普及心理學知識,增強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
心理咨詢的介入對女性信訪維權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以專業的視角幫助女性提高生活質量,構建和諧身心。當然,心理咨詢實際運用中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未來的隊伍有待擴大,宣傳力度還需增強,以使心理咨詢更好地為女性維權工作服務,更好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李獻文.樹立婦女工作新理念,探討維權工作新方法.福建教育學報[J].2003,(4):77-79.
[2]李慧.現代女性維權策略[N].唐山勞動日報.2009-03-09.
[3]陸靜.從社會性別視角論我國婦女維權途徑的創新[D].上海:同濟大學.2006.
[4]鹿永建.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婦女能發揮突出作用[N].新華每日電評.2004-12-14.
[5]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