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科彬
【摘 要】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趣味性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有著非比尋常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將主要從數學教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如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趣味性 創建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18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都會有自己偏愛的科目,這一方面是由學生的思維天賦導致,另一方面也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而教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于自己喜歡科目,不論是在課堂聽講還是課下作業完成方面都會呈現出一種積極的狀態,學習效果也就事半功倍;而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則容易陷入被動型學習狀態,學習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打折扣。所以對于教師來說,要想讓學生在某一門科目上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最終要的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必備科目之一,并且在以后各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學科地位。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在教學過程中明顯感受到大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進而導致課堂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從課堂教學方面入手,在數學知識的直觀性呈現中體現學科的趣味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一、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
小學生的智力還處于發育階段,所以知識學習和理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知識學習過程中對于思維復雜性、刻板性的知識理解能力較弱,而小學課本雖然已經考慮這些方面的因素,但受到知識嚴謹性的限制,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表現形式依舊較為刻板,尤其是在公式和定理等理論性知識的表現方面。這些都容易導致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感到乏味性,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將嚴謹性的知識內容以簡單的語言呈現出來,降低理解難度。
首先,數學的備課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這節課所要講解的例題和內容。那么,在此過程中教師就要做好理論知識的梳理工作,一方面,教師要針對章節性的內容,將整節課需要講解的數學知識串聯起來并且利用自身教學經驗實現將其中較為復雜的內容轉化為簡單的語言;另外,在例題設置方面,教師不一定非要選擇課本中所列出的例題,尤其是對于一些和學生生活實際有距離的例題,教師完全可以將其替換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通過這兩方面的準備,教師教案中所呈現出的知識內容更加貼近學生,這樣在接下來的授課過程中,學生的理解難度就會大大減少,從理論方面為趣味性課堂的建立打好基礎。
其次,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隨機應變能力。和初高中教師不同,小學數學教授的知識由于處于初級階段,所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知識的把握性也就更加隨意,自由發揮的空間也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有這樣的體驗,授課過程中,尤其是例題講解過程中,經常會有靈光一現的感覺,想出比備課時所事先準備的更為有趣的例子。此時,教師應當做到隨機應變,適當的從備課時事先設置好的思路中跳出來,融會入新的方法和內容,從而利用好靈感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整個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知識傳授方式多樣化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實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再就局限于“一講一聽”的死板教學模式,而是要不斷豐富教學方法,根據每節課的知識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以小學數學來說,單純的數字計算和初步具備邏輯分析的應用題是教學的重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和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演繹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應用題為例,小學階段的應用題邏輯性較為簡單,并且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較為密切。例如倍數問題、相遇問題、時間差問題、買賣問題等等,這些應用題大部分都可以通過場景演繹的方式進行呈現。以買賣問題為例,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扮演店主和顧客,講應用題直接轉化為“話劇”,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理清解題思路,繼而發現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思維模式,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小學生在簡單的數字計算題上更容易出錯,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計算開火車”“打地鼠”等游戲展開計算教學。以“開火車”為例,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題幾組題目,然后讓學生分小組的形式進行解答,小組成員輪番上臺一人一題,最終統計哪個小組答對的題目多,哪隊組成的火車就最長,獲勝的小組成員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數學課堂呈現出“體育課”的狀態,既滿足了學生知識學習的需要,還能滿足學生課堂上“自由活動”的愿望,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氛圍的活躍度。
三、教師要融入學生群體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配合度直接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態度、情緒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融入學生之中,做好學生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陪伴者。
首先,在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一方面在例題講解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聽課反應,并且根據學生表現出的聽課狀態來調整課堂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始終對于知識的學習呈現出積極地狀態;另一方面,在課堂游戲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地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解答問題,一起“歡鬧”,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教師情緒方面的鼓勵和肯定還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
其次,在問題探討過程中,教師可以暫時放下知識傳授者的架子, 做好學生思維上的引導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有難度性的題目,此時,教師不能直接進行講解而是要一步步進行啟發、指導,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正確的答案,這樣既可以給學生以學習上的成就感,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上就是我對于如何創建趣味性小學數學課堂方面的建議和看法,希望為其他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總之,希望每個數學教師都能夠結合自身的教師實際情況找到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