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云
【摘 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通過學科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如何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全面發展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35
現代教育不僅要培養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人才,還要培養具有較強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我們應該如何通過語文學科教學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教師要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如果單一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那么學生的知識水平就不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會得到有效提升,可見教師在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通過語文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具備較強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
教師要認識到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形式,甚至去預測未來的人才需求形式,進而認識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通過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身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有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能有這樣的感受:已經認識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可是卻不知該從何著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更好的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師積極學習該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將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講究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傳授,當然,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知識點,也是全面發展的一種表現,并且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在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通過提升學生語文理論知識水平的方式,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需要教師講究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講究方法,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覺在語文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十分枯燥。相反,如果教師講究教學方法,那么在講解不同知識點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整個課堂教學就會變得更加具有流動性,學生就會更加積極的進行語文學科學習。當然每個教師所掌握的教學方法都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要積極的學習他人有效的教學方法,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更注重有效教學方法的歸納與總結,切實達到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進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會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部分家長和學生認為,數學、自然學科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實際上語文也是一門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學科。本人在教學中發現,只要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那么語文學科就能夠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思維。例如:教師在講解一些寓言故事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大腦中去勾畫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展開無限的想象,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變得更加活躍,學生的想象力也就得到了有效提升。當然想要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進行有效思維的環境,在實際的教學中本人發現,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的思想處于比較放松的狀態,更有助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展開想象。
四、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感
德育在現代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與學習中,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與挑戰,思想的壓力,往往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導致道德滑坡。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是否擁有良好的思想素質,直接影響到國家、民族與社會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語文就是一門能夠有效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的學科。小學語文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經過千挑百選的精華,不僅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作為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章內容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另一方面還要通過知識點的講解,向學生傳達不同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思想也受到熏陶,進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實現全面發展。
五、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起來,才算真正達到了現代教育的目的,同時也才能使知識更好的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就目前學生的現狀而言,在掌握知識方面效率較高,然而在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方面卻顯得不足,知識往往停留在理論的層次。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為了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人才,要求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就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能力,進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該如何通過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培養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的能力呢?本人認為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要求教師針對講解的知識點,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這樣學生才能夠及時領會到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意義。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僅對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重要意義,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的能力引起重視,并切實的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去,為國家與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本文介紹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該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除了文中提到的這幾方面以外,教師還要從多個角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較強的能力,使學生更好的感受到進行語文學科學習的意義。